一种冷凝水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4820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凝水利用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气液分离罐,气液分离罐上连接有输入管、出气管和两个出液管,两个出液管与回收泵连接,回收泵另一端连接有除氧器,出气管与空预泵连接,空预泵另一端连接有空预罐,空预罐通过通气管与锅炉空预器连接,锅炉空预器通过排放管与除氧器连接,出液管内设有控制装置,气液分离罐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罐体和下罐体,上罐体内固定有除沫器,下罐体的底部设有两个排水腔,排水腔出液管连接,下罐体内设有可拆卸连接有分离漏斗且分离漏斗可相对支撑架水平滑动,分离漏斗与滑动件连接,输入管插入分离漏斗并与下罐体可拆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气液分离罐分离出的冷凝水排出效率高且对管道压力小的功能。道压力小的功能。道压力小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水利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凝水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冷凝水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涂布机是一种主要用于薄膜和纸张等表面涂布工艺生产的机器,此机能够将程娟的基材涂上特定的胶、涂料和油墨等,再烘干收卷,在机器使用过程中通过加热的蒸汽来对机器能需要加热的部分进行加热,然后将使用后的蒸汽通过气液分离后,将冷凝水送入除氧器进行回收利用。现有的气液分离罐在进行气液分离时,液体通过单一的管道排出,使得管道内压力较大容易损坏且影响排水效率,并且损坏后整机需停机维修影响日常加工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冷凝水利用系统,具有气液分离罐分离出的冷凝水排出效率高且对管道压力小的功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凝水利用系统,包括气液分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罐上连接有输入管、出气管和两个出液管,两个出液管与回收泵连接,回收泵另一端连接有除氧器,出气管与空预泵连接,空预泵另一端连接有空预罐,空预罐通过通气管与锅炉空预器连接,锅炉空预器通过排放管与除氧器连接,所述出液管内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气液分离罐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罐体和下罐体,所述上罐体内固定有除沫器,所述下罐体的下侧为锥形且底部设有隔板,隔板将下罐体底部分隔成两个排水腔,两个排水腔底部分别与两个出液管连接,所述下罐体内设有可拆卸连接有分离漏斗且分离漏斗可相对支撑架水平滑动,所述分离漏斗与滑动件连接,所述输入管插入分离漏斗并与下罐体可拆卸连接。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使用时,经过机器使用带有冷凝水的蒸汽从输入管输入到气液分离罐中,蒸汽在分离漏斗的导向下向上经过除雾器后排出,然后通过在空预泵作用下辅助加热锅炉空预器进行热量再利用,而冷凝水在分离漏斗的导向下流入两个排水腔,通过出液管排入到除氧器中回收利用,同时通过滑动件来回滑动分离漏斗,使得分离漏斗的下端可在两个排水腔之间来回切换,使得冷凝水能够均匀的通过两个出液管快速排出,提高排水效率的同时降低出液管内压力,使得出液管不易损坏,并且来回推动分离漏斗能够加快冷凝水的下落,提高排水效率,并且可通过控制装置来开启和关闭出液管,使得人们可根据冷凝水的量来选择开启单一出液管还是双出液管,适用范围更广。
[000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罐体和下罐体螺纹连接,所述输入管通过螺栓与下罐体连接,所述分离漏斗包括锥形的上斗,上斗下侧连接有导水筒,输入管通过螺栓与下罐体内壁连接并插入上斗内侧,下罐体内壁上固定有滑动气缸,滑动气缸上固定有推板,推板贴合在导水筒外侧,所述下罐体内设有限位架,限位架包括两个均布在上斗外侧的安装座,安装座的一端与下罐体的内壁连接,另一端设有伸缩槽,伸缩槽内滑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与
伸缩槽底部之间设有辅助弹簧,所述连接槽的底部固定有卡位环,在连接杆靠近上斗一侧固定有延伸杆,延伸杆上固定有弧形的卡位杆,连接杆远离上斗一侧固定有操作杆,操作杆穿出上罐体并固定有操作轮,上斗的外侧壁上均布有两个安装块,安装块位置与安装座对应,安装块靠近连接杆一侧设有连接槽,操作轮上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在下罐体外侧壁上设有与定位螺栓配合的定位槽。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分离漏斗时,拉动两个操作轮使得连接杆缩入伸缩槽内,然后移动分离漏斗使得连接杆与连接槽位置对应,然后松开操作轮使得连接杆在辅助弹簧的作用下插入到连接槽内,此时卡位杆与连接槽底部抵接,转动操作轮使得定位螺栓与定位槽位置对应即可使得卡位杆插入到卡位环内,实现连接杆与上斗的连接,然后转动定位螺栓嵌入到定位槽内,即可使得连接杆与上斗连接不易分离,如此使得分离漏斗拆装方便易于更换维护。
[0008]在进行使用时,启动滑动气缸推动导水筒,能够使得上斗在辅助弹簧和滑动气缸的作用下来回滑动,使得分离漏斗内的水分更易落下,同时使得导水筒在两个排水口之间来回切换,使得冷凝水能均匀的通过两个出液管排出,从而提高冷凝水的排出效率并降低出液管内的水压,减轻出液管压力使得出液管不易损坏,不易产生水锤效应的。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罐体内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包括均布在下斗外侧的四个支撑杆,四个支撑杆相邻的一端通过支撑环连接,在下斗的外侧固定有限位板,限位板抵接在支撑环的上侧。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分离漏斗时,可通过支撑环对限位板进行支撑限位使得分离漏斗的高度确定便于将连接杆与连接槽配合,同时降低连接杆处的承重,使得连接杆不易损坏。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罐体的外侧设有保护环,保护环的上侧固定有密封环,密封环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并与上罐体的外侧壁过盈配合。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环与上罐体的配合,提高整个气液分离管的气密性,使得蒸汽不易泄露。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出液管内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上固定有调节板,两个调节杆相对的一端伸出出液管连接有扭簧,扭簧另一端与出液管连接,两个调节杆相对一端设有方形的传动槽,所述下罐体底部固定有的安装杆,安装杆的下端固定有中转杆,中转杆的左右两端均套设有传动杆,传动杆远离安装杆的一端设有与传动槽配合的传动块,所述中转杆中部转动定位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上固定有旋转板,所述传动杆与旋转板滑动定位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扭簧处于正常状态时,调节板处于水平状态将出液管封闭;在需要同时调节两个调节板实现对出液管流量控制时,传动块在挤压弹簧的作用下插入传动槽内,通过控制杆旋转转动,从而带动两个传动杆同步转动,进而带动调节杆及调节板转动,实现对调节板位置的控制,并将控制杆固定实现对调节板位置的固定;在需要单一控制其中一个调节板时,滑动无需控制的调节板使其对应的传动杆,使其传动块与传动槽分离并定位,从而使得无需控制的调节板对应的调节杆与传动块分离,使得人们可通过控制杆单一控制所需控制的调节板。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板的内侧设有滑槽,传动杆上设有与滑槽滑动连
接的滑条,在滑条远离传动杆一侧设有卡块,在控制板左右两侧设有与卡块配合的L形的卡槽。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单独控制其中一个调节板时,可将另一调节板对应的传动杆向安装杆滑动使其卡块与卡槽配合,从而使得无需控制的调节板对应的传动块与传动槽分离,使得人们转动控制杆时可单独带动锁芯的调节板转动,便于单独控制一个出液管的流量。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杆内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限位螺栓为蝶形螺栓,在调节槽的底部均布有多个限位槽,控制杆和控制板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杆和控制板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便于人们观察限位螺栓的位置,通过限位螺栓与不同限位槽的配合来实现对控制杆不同角度的定位,从而实现对调节板不同角度位置的定位。
[0019]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水利用系统,包括气液分离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罐(1)上连接有输入管(11)、出气管(12)和两个出液管(13),两个出液管(13)与回收泵(3)连接,回收泵(3)另一端连接有除氧器(4),出气管(12)与空预泵(5)连接,空预泵(5)另一端连接有空预罐(6),空预罐(6)通过通气管(7)与锅炉空预器(8)连接,锅炉空预器(8)通过排放管(9)与除氧器(4)连接,所述出液管(13)内设有控制装置(2),所述气液分离罐(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罐体(14)和下罐体(15),所述上罐体(14)内固定有除沫器(141),所述下罐体(15)的下侧为锥形且底部设有隔板(153),隔板(153)将下罐体(15)底部分隔成两个排水腔(154),两个排水腔(154)底部分别与两个出液管(13)连接,所述下罐体(15)内设有可拆卸连接有分离漏斗(18)且分离漏斗(18)可相对支撑架(16)水平滑动,所述分离漏斗(18)与滑动件连接,所述输入管(11)插入分离漏斗(18)内并与下罐体(15)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罐体(14)和下罐体(15)螺纹连接,所述输入管(11)通过螺栓与下罐体(15)连接,所述分离漏斗(18)包括锥形的上斗(181),上斗(181)下侧连接有导水筒(182),输入管(11)通过螺栓与下罐体(15)内壁连接并插入上斗(181)内侧,下罐体(15)内壁上固定有滑动气缸(19),滑动气缸(19)上固定有推板(191),推板(191)贴合在导水筒(182)外侧,所述下罐体(15)内设有限位架(17),限位架(17)包括两个均布在上斗(181)外侧的安装座(171),安装座(171)的一端与下罐体(15)的内壁连接,另一端设有伸缩槽,伸缩槽内滑设有连接杆(172),连接杆(172)与伸缩槽底部之间设有辅助弹簧(173),所述连接槽(185)的底部固定有卡位环(186),在连接杆(172)靠近上斗(181)一侧固定有延伸杆,延伸杆上固定有弧形的卡位杆(177),连接杆(172)远离上斗(181)一侧固定有操作杆(174),操作杆(174)穿出上罐体(14)并固定有操作轮(175),上斗(181)的外侧壁上均布有两个安装块(184),安装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信德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特富热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