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酯型儿茶素-茶氨酸加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4802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酯型儿茶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酯型儿茶素

茶氨酸加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产物制备和分离纯化
,尤其涉及一种酯型儿茶素

茶氨酸加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茶叶因加工工艺的不同,分为六大类茶,分别包括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黑茶和青茶(乌龙茶),其独特的风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而热加工处理(高温加热)是茶叶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步骤,不仅能显著改善茶叶的风味,还会对茶叶的健康功效产生一定的影响。茶叶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化学成分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产生一些茶鲜叶不存在或比茶鲜叶含量更高或更低的化学成分。
[0003]近年来,在许多茶叶中发现的N

乙基
‑2‑
吡咯烷酮取代黄烷三醇类物质(EPSFs),即儿茶素

茶氨酸加合物。2004年首次从红茶中分离出来(Zhou Z H.,Zhang Y J.,Xu M.,et al.Puerins A and B,Two New 8

C Substituted Flav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酯型儿茶素

茶氨酸加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茶氨酸、pH调节剂和水混合,在密闭和加热条件下进行亲核反应,得到加合产物;将所述加合产物与水混合,进行复溶,将所得加合产物水溶液进行萃取,得到萃取相;所述萃取所用萃取剂为乙酸乙酯或正丁醇;将所述萃取相依次进行旋蒸浓缩和柱层析纯化,得到具有式I、式II、式III和式IV所示结构的酯型儿茶素

茶氨酸加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茶氨酸的质量比为(1~20):(20~1);所述亲核反应过程中,所述水的质量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茶氨酸总质量的50~5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剂为酸或碱,所述亲核反应的pH值为3~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的温度为60~180℃,所述亲核反应的时间为10~180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所述萃取相进行检测,确定酯型儿茶素

茶氨酸加合物存在;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所用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

Aq C18色谱柱,流动相包括A相和B相,所述A相为体积浓度0.2%的甲酸水溶液,B相为甲醇;流速为1mL/min,洗脱条件:0~5min,5%甲酸水溶液~20%甲酸水溶液;5~16min,20%甲酸水溶液~25%甲酸水溶液;16~25min,25%甲酸水溶液;25~38min,25%甲酸水溶液~45%甲酸水溶液;38~40min,45%甲酸水溶液~100%甲醇;
40~42min,100%B相~5%甲酸水溶液;42~55min,5%甲酸水溶液。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层析纯化的过程包括:将旋蒸浓缩所得浓缩物溶解于甲醇后,将所得混合液与硅胶混合,蒸干,得到待分离样品;将所述待分离样品进行第一次柱层析分离,得到第一次柱层析分离产物;将所述第一次柱层析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宛晓春陈琪张梁姜宗德王小倩夏雨琴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