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474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插座连接器,主要藉由正极导电杆的直杆,乃置于插座连接器绝缘壳体的槽孔中,由于直杆上具有卡榫结构,因而对插座连接器的绝缘壳体产生紧配合卡掣,使正极导电杆可固定于插座连接器上,不易松脱。(*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关于一种插座连接器,尤指电源连接器正极导电杆的结构改良。
技术介绍
习知插座连接器,如电源连接器、音源连接器,其为两种不同的结构,但因现今许多电子产品均包含此两种功能,兹以行动电话为例,其即包含电源连接器及音源连接器两种结构,这种分离式的插座连接器,在使用上来说,对一般使用者来说并无太大的问题,但对于制造业者而言,此种插座连接器,势必更加简化,由于电源连接器及音源连接器,其外型构造大体相同,其讯号端子、接地端子及负极端子为焊接于电路板上,其结构差异亦不大,因此,将其两种连接器合并,成为双插座连接器,不但降低生产制作成本,亦使组装焊接时提高组装效率,且亦降低使用者在费用上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主要是使组装正极导电杆后,其不易摇晃或松脱。本技术系为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含音源插座及电源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正极导电杆的设计为前端为长型直杆及末端折弯的接触端,并于直杆外侧具有卡榫,且直杆前端由插座连接器绝缘壳体的槽孔置入,使直杆上的卡榫结构对插座连接器的绝缘壳体产生紧配合卡掣,使正极导电杆可固定于插座连接器上,不易松脱,再由接触端抵止于绝缘壳体背面的固定槽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配于双插座连接器所属电源插座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配于一般插座连接器电源插座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实配于双插座连接器分解图图4为双插座连接器另一角度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立体图图号说明 10正极导电杆 11直杆111卡榫112插入端12接触端 121焊接部20插座连接器 21绝缘壳体22音源插座 221音源插槽222讯号端子23电源插座231电源插槽232接地端子233负极端子234槽孔235固定槽 236观察孔30一般插座连接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
技术实现思路
得以获得更具体的了解,兹阐明一个较佳实例并配合图标详细说明如下;另外,除该详细描述外,本技术亦可广泛地施行于其它实施例中。首先,请参考图1及图2,为本技术实配于双插座连接器所属电源插座及一般插座连接器电源插座的立体图本技术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具有正极导电杆10,其可适用于双插座连接器20所属电源插座23上或一般插座连接器30的电源插座23上。由于双插座连接器20所属电源插座23所示的构造同样适用于一般插座连接器30的电源插座23,故基于说明方便,以下说明,均仅对双插座连接器20所属的电源插座23做详细说明,但未提及的一般插座连接器30的电源插座23亦同样适用。再来,请参考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图本技术所揭示的正极导电杆10由金属制成呈细长圆棒状构造,其前端为一直杆11及其末端弯曲形成一接触端12,于直杆11延圆径外侧构成数个卡榫111,卡榫111可为不同大小、不同形状。请参考图3及图4,为本技术实配于双插座连接器的分解图及双插座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双插座连接器20系由音源插座22及电源插座23所构成,音源插座22及电源插座23并具有一共同的绝缘壳体21结构,且音源插座22包含一音源插槽221和一对讯号端子222;电源插座23则具有一电源插槽231、一接地端子232、一负极端子233与一正极导电杆10,并且,于绝缘壳体21对应电源插座23的电源插槽231处,开设一道前后贯穿的槽孔234,该槽孔234的孔径略大于正极导电杆10的杆径,而正极导电杆10穿入其中,同样地,于绝缘壳体21对应电源插座23的背面,凹设一固定槽235,该固定槽235的宽度亦略大于正极导电杆10的杆径,正极导电杆10末端的接触端12容置于中,此外,于绝缘壳体21顶部设有数个观察孔236,恰可见绝缘壳体21内部的讯号端子222、接地端子232与负极端子233。接着,请参考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本技术所揭示的正极导电杆10,于其直杆11前端设置一插入端112,插入端112可为导角或圆角,使装置正极导电杆10时,更加容易;且其接触端12末端形成一焊接部121,焊接部121上具有数个平坦面,可使焊接更过程更加容易。以上系为本技术各组件构造、位置及相互连接关系的概述,接着,再将本技术组件结合及所预期达成的功效陈述如后请继续参考图3及图4组装正极导电杆10时,正极导电杆10的直杆11前端首由绝缘壳体21背面嵌入于绝缘壳体21的槽孔234内,直杆10并顺着槽孔234滑入,装配过程直至正极导电杆10末端的接触端12抵触绝缘壳体21背面的固定槽235为止,此际,因正极导电杆10的两侧卡榫111的构造及作用,乃使装配时如同一紧配合卡掣,可稳固地固定正极导电杆10的直杆11于槽孔234内,同时,因正极导电杆10末端的接触端12容纳于固定槽235内,更可使正极导电杆10确实定位。另外,当接入音源接头时(图未绘出),音源接头系由音源插座22的音源插槽221接入,并藉由讯号端子222,使音源接头插入后构成电性接触;同样地,接入电源接头时(图未绘出),电源接头系由电源插座23的电源插槽231接入,并藉由接地端子232、负极端子233与正极导电杆10,使电源接头插入后构成电性接触,而后,再利用观察孔236来检视音源接头及电源接头是否与该讯号端子222、接地端子232、负极端子233及正极导电杆10构成良好的电性接触。综合以上所述结构及作用,本技术具有较佳实用性。本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是仅限定在前面所述的实施例而已,举凡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与所能达成的效果系构成等效或均等者,或属本专利技术的变形或改良,均应属本专利技术得涵盖之范围。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诚符合专利法之规定,爰依法提出申请,盼早日准予专利。权利要求1.一种插座连接器,包含一电源插座及一音源插座,该电源插座具有一正极导电杆,其特征在于该正极导电杆具有一直杆及一接触端,直杆上具有若干卡榫,该直杆位于电源插座所对应的绝缘壳体的槽孔内,该接触端则抵止于绝缘壳体背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接触端系固定在绝缘壳体背面的固定槽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直杆前端设一插入端,该插入端可为导角或圆角。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接触端末端形成一焊接部,该焊接部上并具有数个平坦面。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插座连接器,主要藉由正极导电杆的直杆,乃置于插座连接器绝缘壳体的槽孔中,由于直杆上具有卡榫结构,因而对插座连接器的绝缘壳体产生紧配合卡掣,使正极导电杆可固定于插座连接器上,不易松脱。文档编号H01R13/02GK2751457SQ20042011675公开日2006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日专利技术者黄海清 申请人: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禾昌兴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座连接器,包含一电源插座及一音源插座,该电源插座具有一正极导电杆,其特征在于:该正极导电杆具有一直杆及一接触端,直杆上具有若干卡榫,该直杆位于电源插座所对应的绝缘壳体的槽孔内,该接触端则抵止于绝缘壳体背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清
申请(专利权)人: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