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扣合装置的电连接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471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扣合装置的电连接器,包括一本体及一扣合装置;本体形成有一插入端;扣合装置架设于本体上;扣合装置包括:一扣合部及一施力部;扣合部,沿本体的插入端方向延伸出至少一扣合臂,藉由扣合臂达成扣合的连接与分离;扣合臂根部延伸至本体的外缘面上;施力部,设于扣合臂根部的外侧;扣合部与施力部间设有一楔形运动部,藉由楔形运动部,使施加于施力部上的力,得以使扣合臂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一种具有扣合装置的电连接器。在电子工业中,连接器常被用于将讯号或电气缆线连接至另一装置插座的接头上,通常,一连接器包括一固定装置,用以将连接器确实地固定在配合装置的插座上;因应不同的使用场合,常见的连接器固定装置有固定螺栓(如运用于电脑界面的连接缆线)、扣合键装置(如通用型电源插座的二块体间的连接件)或是扣合装置(如行动电话或小型电子装置的之缆线连接头)。一般固定螺丝式的固定装置大都运用于较大型的设备上,以藉由其强固的锁紧能力、确保插头与插座间的结合,但因螺栓具有较大的外形,因此对于小型或要求外形美观的装置,通常是不会采用这固定螺丝种式固定装置的。运用于如通用型电源插座的二块体间连接的扣合键装置,该装置通常包括设于一块体上的卡槽及设于另一块体上的按键,而习知的按键装置又包括有枢轴、弹簧、按键体及设置槽;明显地,此按键装置需要较大的设置空间,故通常运用于具有一定体积的块体构形的连接器。常见的扣合装置,其结构简单,通常直接附加于连接器上。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其为一习知技术中利用扣合装置式的连接器示意图,此连接器1包括有本10及一架设于本体10上的扣合装置20;其中,本体10又形成有一配合插座100的插槽101尺寸的插入端11及一位于本体10另一侧用以与一电气或讯号缆线131连接的连线端13,通常插入端11与连接端13于本体10中形成电连接;而扣合装置20是由一薄板冲压制成,设置于本体10的适当处;如图1所示的连接器1,其扣合装置20的大部分包覆于本体10外,并沿插入端11方向延伸出二扣合臂21,每一扣合臂21并以其上端突出形成一扣合勾211,此扣合臂21于自由状态时超出于插入端11的上缘面110,并可藉由二扣合臂21的共同根部210的一可触及处设一按压点23,以藉由按压控制扣合勾211得降至插入端11的上缘面110以下,以方便插入端11与配合插座100的插置作业。如图1所示,连接器1于扣合操作时,以一手指按压二扣合臂21的共同根部210的按压点23,使扣合臂21的扣合勾211下降至插入端11的上缘面110下,以便插入端11置入所配合装置插座100的插槽101中,待插置完成后,随即释放按压点23,使扣合勾211回复至突出插入端11上缘面110的位置,而通常在所配合装置的插座100的插槽101中,亦设有配合扣合勾211的凹陷103,以使插槽101与插入端11配合后,供扣合勾211嵌入配合;如果扣合勾211的前方具有一引导倾角,则于插置时,仅需将插入端11推入插槽101中即可,不需另外施加按压动作。(明显地,当推入作业时,因插槽101的外形与扣合勾211的倾角关系,扣合勾211可因插槽101壁的楔形挤压而自动下降,并于前进至凹陷103处时,藉由扣合装置20本身的弹力,自动回复至与凹陷103嵌合的位置。)当需要将连接器1自一插座100上拔下时,则必须先施力于按压点23上,以使扣合勾211下降至与凹陷103分离位置,而后再将插入端11自插槽101中抽出。但,在如图1所示的习知连接器扣合装置中,按压点23的施力方向(上下方向)恰与连接器的插置平面(水平面)相垂直,呈九十度角,此一配置,使单手插置或分离连接器的操作极为不方便,施力不顺;试想,以拇指及中指分持连接器的两侧,而以食指按压上方的按压点,或是以食指及拇指上下施压于扣合件的按压点,之后,再进行连接器的水平插置或抽离作业,此种施力与运动方式,施力也不方便。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扣合的连接器,藉由改变扣合件按压施力的方向,简化扣合操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措施本技术的具有扣合装置的电连接器,包括一本体及一扣合装置;本体形成有一插入端;扣合装置架设于本体上;扣合件包括一扣合部及一施力部;扣合部,沿本体的插入端方向延伸出至少一扣合臂,藉由扣合臂的上下移动以进行扣合的连接与分离;扣合臂根部延伸至本体的外缘面上;施力部,设于扣合臂根部的外侧;扣合部与施力部间设有一楔形运动部,藉由楔形运动部,使施加于施力部上且指向本体中心方向的力,得以使扣合臂上下移动。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运动部,由设于所述扣合臂根部的突起及一可自突起外侧边顶于突起的施力部的延伸臂组合而成,而突起面向施力部的一面为一斜面;当施力部因受一指向本体中心方向的力时,施力部的延伸臂推移该突起,藉由突起的斜面作用,该突起、根部及扣合臂得以向下移动。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为一圆弧形突起。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为一楔形突起。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运动部,由所述扣合臂根部形成一折角及一靠抵于折角且向本体中心及上方延伸的施力部的倾斜延伸臂组成,倾斜延伸臂面向折角的面为一斜面;当施力部因受一指向本体中心方向的力时,该折角即沿施力部的延伸臂向下移动,藉此,折角、根部及扣合臂得以向下移动。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角为所述根部的一外缘角。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运动部,由所述扣合臂根部外缘形成一斜面及一顶于斜面的施力部末端组成;当施力部因受一指向本体中心方向的力时,该末端即推移斜面,藉此,该斜面、根部及扣合臂得以向下移动。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特征说明如下附图简单说明图1为一种习知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扣合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的扣合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中的扣合装置的截面示意图。请参阅图2,其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本技术连接器的扣合装置20,设于一连接器上,而所配合的连接器具有一本体10,由本体10又形成有一突出的插入端11,插入端11用以与配合插座的插槽;扣合装置20包括有一扣合部25及一施力部27。如图2所示,扣合部25设置于适当处,并沿本体10的插入端11的方向延伸出至少一个扣合臂21,藉由扣合臂21的上下移动而达到连接件与所配合插座的扣合连接与分离,而扣合部25中的扣合臂21的根部210延伸至本体10的外缘面上。施力部27,设于扣合臂21的根部210的外侧,其用以作为连接件与所配合插座的扣合连接与分离作业,亦为徒手持取操作连接器的手持部,如图所示,施力部27对称地设于扣合部25的两侧边外侧。本技术中,扣合部25与施力部27间又设有一楔形运动装置30,藉由楔形运动装置30,使施加于施力部27上且指向本体10中心方向的力,得以使扣合臂21进行上下移动的扣合操作。如图2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楔形运动装置30可由设于扣合臂21根部210的突起213及一可自突起213外侧边顶于突起213的施力部27的延伸臂271组合而成;突起213面向施力部27的一面为一斜面;当施力部27因受一指向本体10方向的力时,施力部27的延伸臂271即推移扣合部25根部210的突起213,此时,藉由突起213的斜面的作用,突起213、根部210及扣合臂21得以向下移动。本技术中,由于扣合臂21根部210的突起213面向施力部27的一面为斜面,在形成一楔形块,以于施力部27的延伸臂271受到水平推移时,因突起213侧边为一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扣合装置的电连接器,包括一本体及一扣合装置;本体形成有一插入端;扣合装置架设于本体上;扣合装置包括:一扣合部及一施力部;扣合部,沿本体的插入端方向延伸出至少一扣合臂,藉由扣合臂的上下移动达成扣合的连接与分离;扣合臂根部延伸至 本体的外缘面上;施力部,设于扣合臂根部的外侧;扣合部与施力部间设有一楔形运动部,藉由楔形运动部,使施加于施力部上且指向本体中心方向的力,得以使扣合臂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隆智
申请(专利权)人:明碁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