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深度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4598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深度利用系统,该余热深度利用系统包括:烟道,用于向外排出高温烟气;换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烟道上;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沿所述烟道中烟气的排出方向,所述第一换热部位于所述第二换热部的上游;热泵机组,所述热泵机组设置有冷凝侧和蒸发侧;所述冷凝侧设置有供热管路,所述供热管路经过所述第一换热部后向外供热;所述蒸发侧设置有换热管路,所述换热管路经过所述第二换热部;所述余热深度利用系统的制热能效在7.5至8之间。如此设置,可将烟气温度由160℃左右降至约35℃以下,使得余热深度利用系统的制热能效在7.5至8之间,提高该余热深度利用系统的供热温度和制热能效值。利用系统的供热温度和制热能效值。利用系统的供热温度和制热能效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深度利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余热深度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因发电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烟气向外排出的过程中,不但会损失大量的显热损失,还会有水蒸汽的潜热损失。现有技术中通常设置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但其制热出口温度提高的同时制热能效会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随着制热温度的提高制热能效降低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在提高制热温度的同时制热能效升高的余热深度利用系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余热深度利用系统,该余热深度利用系统包括:烟道,用于向外排出高温烟气;换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烟道上;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沿所述烟道中烟气的排出方向,所述第一换热部位于所述第二换热部的上游;热泵机组,所述热泵机组设置有冷凝侧和蒸发侧;所述冷凝侧设置有供热管路,所述供热管路经过所述第一换热部后向外供热;所述蒸发侧设置有换热管路,所述换热管路经过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深度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烟道(1),用于向外排出高温烟气;换热装置(2),设置在所述烟道(1)上;所述换热装置(2)包括第一换热部(21)和第二换热部(22),沿所述烟道(1)中烟气的排出方向,所述第一换热部(21)位于所述第二换热部(22)的上游;热泵机组(3),所述热泵机组(3)设置有冷凝侧和蒸发侧;所述冷凝侧设置有供热管路(4),所述供热管路(4)经过所述第一换热部(21)后向外供热;所述蒸发侧设置有换热管路(5),所述换热管路(5)经过所述第二换热部(22);所述余热深度利用系统的制热能效在7.5至8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深度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管路(4)的回水端与所述冷凝侧的冷水端连接,所述冷凝侧的热水端与所述第一换热部(21)的冷水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部(21)的热水端与所述供热管路(4)的供水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余热深度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的温度在150℃至165℃之间,烟气水露点温度在45℃至50℃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余热深度利用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莉李建标胡永锋马兰芳王佑天张爱平袁艳宏董淑梅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综合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