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成形系统及椎体成形支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4327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椎体成形系统及椎体成形支架,椎体成形支架包括控制轴、壳体及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驱动梁、从动梁及支撑板,控制轴从中空的壳体内穿过,支撑板通过驱动梁与控制轴铰接,支撑板通过从动梁与壳体铰接。向前推动推送杆,与推送杆连接的控制轴被向前推动,控制轴的远端带动驱动梁转动并开始翘起,支撑板开始撑开,带动与中空的壳体铰接的从动梁随之翘起,当支撑板撑开到指定高度后,停止向前推动推送杆,支撑板保持撑开状态,推送杆与椎体成形支架脱离,完成释放。完成释放。完成释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椎体成形系统及椎体成形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椎体成形系统及椎体成形支架。

技术介绍

[0002]椎体支架成形术(VBS,vertebral body stenting system)主要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通过微创技术将可扩张支架置入椎体,通过支架扩张使椎体复位,扩张后支架需保留在椎体内,以稳定扩张后的椎体,并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缓解患者疼痛。之后向椎体内注射骨水泥进行填充以恢复椎体高度,缓解患者疼痛。
[0003]目前,现有的椎体支架在扩张后均保留在椎体内,不可回收。现有的椎体支架其材质大都采用不锈钢、钴铬合金或镍钛合金等材质。而不锈钢材质、钴铬合金和镍钛合金的力学性能与骨组织难以良好匹配,尤其是不锈钢弹性模量 (约200Gpa)与骨组织(10

40Gpa)相差较大,使得椎体内支架承担大部分载荷,最终导致椎体骨组织出现萎缩或进一步疏松。
[0004]镁合金、锌合金等的弹性模量与骨组织接近,生物相容性好,是一种理想的植入骨科的材质。但与不锈钢、镍钛合金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体成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成形支架包括:控制轴,所述控制轴的外侧面设置有单向传动齿;壳体,两端开口且呈中空状,所述壳体套设于所述控制轴的外侧,且所述控制轴远端伸出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单向传动齿相互啮合的单向齿槽;及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驱动梁、至少一个从动梁及支撑板,所述驱动梁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控制轴的远端,所述驱动梁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从动梁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壳体的外周侧,所述从动梁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成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轴的远端设置有第一铰接凸块,所述第一铰接凸块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驱动梁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销轴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以使所述驱动梁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轴的远端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体成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凸块位于所述控制轴的远端的周侧面或者控制轴的远端的端面上;所述驱动梁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第一避让槽的相对两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体成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远端设置有第二铰接凸块,所述第二铰接凸块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驱动梁的另一端开设有第四通孔,通过第二销轴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内以使所述驱动梁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铰接;所述驱动梁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避让槽,所述第四通孔贯穿所述第二避让槽的相对两侧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成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周侧设置有第三铰接凸块,所述第三铰接凸块上开设有第五通孔,所述从动梁的一端开设有第六通孔,通过第三销轴穿设于所述第五通孔和所述第六通孔内以使所述从动梁的一端与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孙灿姚瑶葛亮李俊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