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染色体核型AI分析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4213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核型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染色体核型AI分析检测仪,包括顶部敞开的壳体、用于放置载玻片的载玻台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摄像装置,还包括动力传导机构,所述动力传导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主动辊以及与主动辊传动连接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主动辊的反向和正向转动驱使活动板带动载玻台往复滑动,以使所述摄像装置与所述载玻片的相对位置分别处于正对应状态和错开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只需要将载玻片放置在处于错开状态的载玻台上的指定位置,不会受到摄像装置的阻碍,操作方便,并可自动将载玻片移动至摄像装置的正下方进行分析检测,不需要手部再次反复移动载玻片位置,可节省操作时间。可节省操作时间。可节省操作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染色体核型AI分析检测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型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染色体核型AI分析检测仪。

技术介绍

[0002]染色体核型分析是分析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的长度、着丝点位置、臂比、随体大小等特征,其分析以体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为研究对象。
[0003]现有技术中染色体检查的常规操作是用外周血在细胞生长刺激因子—植物凝集素(PHA)作用下经37℃,72小时培养,获得大量分裂细胞,然后加入秋水仙素使进行分裂的细胞停止于分裂中期,以便染色体的观察;再经低渗膨胀细胞,减少染色体间的相互缠绕和重叠,最后用甲醇和冰醋酸将细胞固定于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
[0004]但是由于染色体数量较多,紧紧通过肉眼在显微镜下观察效率太低,而且检测分析精度较低。为此,出现了技术含量更高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其通过将荧光素标记的探针进行染色体核型特定位点的检测和标记,可以精确地检测染色体DNA链中单个碱基的突变,从而大大提高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精度。
[0005]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需要分析检测仪的配合使用,将固定有细胞的载玻片放置在分析检测仪的载玻台上,通过高精度摄像装置将染色体的实时图像拍摄下来并传输到电脑上,再利用染色体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图像调节处理、分割粘连和重叠的染色体、核型识别与排列、报告设计等操作,最后经检验医生确认后即可打印出图文并茂,清晰直观的染色体检查报告。
[0006]通过现有的分析检测仪利用高精度摄像装置将染色体的实时图像拍摄下来并传输到电脑上之后,再利用染色体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图像调节处理和分析的方法,相比于肉眼在显微镜下观察,可大大提高观察的准确度和观察的速度。
[0007]但是现有的分析检测仪在进行染色体核型AI分析时,每次将载玻片放置在载玻台上时,都需要花费时间使用手部反复移动载玻片位置,使载玻片位于摄像装置的正下方以便于观察,而由于摄像装置位于载玻台的正上方,导致手部移动载玻片位置时,摄像装置会对操作者的视线和手部动作造成阻碍,导致操作极不便利,且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染色体核型AI分析检测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染色体核型AI分析检测仪,包括顶部敞开的壳体、用于放置载玻片的载玻台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摄像装置,还包括动力传导机构,所述动力传导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主动辊以及与主动辊传动连接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主动辊的反向和正向转动驱使活动板带动载玻台往复滑动,以使所述摄像装置与所述载玻片的相对位置分别处于正对应状态和错开状态。
[0010]上述的染色体核型AI分析检测仪,所述主动辊为齿轮,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固定安
装有与主动辊啮合配合的水平齿板。
[0011]上述的染色体核型AI分析检测仪,所述动力传导机构还包括与壳体滑动连接的从动机构,所述从动机构的一端与载玻台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活动板通过从动机构带动载玻台滑动。
[0012]上述的染色体核型AI分析检测仪,所述从动机构包括管体以及通过插杆与管体的一端动密封连接的竖向杆,所述竖向杆与载玻台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供竖向杆穿过的穿孔。
[0013]上述的染色体核型AI分析检测仪,所述管体上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贯穿壳体一侧的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卡接,正对应状态下,所述滑块的侧面与滑槽的侧面相抵接。
[0014]上述的染色体核型AI分析检测仪,正对应状态下,所述主动辊的反向和正向转动驱使载玻台上下往复移动。
[0015]上述的染色体核型AI分析检测仪,所述竖向杆上固定安装有与主动辊啮合配合的竖直齿板,正对应状态下,所述主动辊与竖直齿板啮合与水平齿板分离。
[0016]上述的染色体核型AI分析检测仪,所述活动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倾斜槽,所述壳体上固定安装有与两个倾斜槽一一对应的倾斜板,所述倾斜板与倾斜槽滑动连接。
[0017]上述的染色体核型AI分析检测仪,所述管体的另一端动密封插接有用于推动活动板的推杆。
[0018]上述的染色体核型AI分析检测仪,在所述载玻台的滑动方向上,所述穿孔的内壁与竖向杆的外侧面之间设置有距离。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染色体核型AI分析检测仪,通过增加设置动力传导机构,使得载玻台可以往复移动至指定位置,而放置在载玻台上的载玻片可跟随载玻台的往复移动,分别实现与摄像装置的正对应状态和错开状态,当进行检测时,摄像装置与载玻片正对应,当放置和拿取载玻片时,摄像装置与载玻片相错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只需要将载玻片放置在处于错开状态的载玻台上的指定位置,不会受到摄像装置的阻碍,操作方便,之后在动力传导机构的作用下,自动将载玻片移动至摄像装置的正下方(正对应状态)进行分析检测,不需要手部再次反复移动载玻片位置,可节省操作时间,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染色体核型AI分析检测仪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染色体核型AI分析检测仪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去掉壳体一侧面后的染色体核型AI分析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错开状态下染色体核型AI分析检测仪的正面剖视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正对应状态下染色体核型AI分析检测仪的正面剖视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壳体;101、滑槽;102、插接槽;2、活动板;201、倾斜槽;202、穿孔;3、载玻台;301、第一凹槽;302、第二凹槽;4、管体;5、增压管;6、推杆;7、倾斜板;8、弯杆;9、摄像装置;10、挡板;11、压缩弹簧;12、推压垫;13、驱动电机;14、滑块;15、竖向杆;16、插杆;17、主动辊;18、竖直齿板;19、水平齿板;20、密封圈;21、弹性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31]如图1

7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染色体核型AI分析检测仪,包括顶部敞开的壳体1、用于放置载玻片的载玻台3以及设置在壳体1上的摄像装置9,还包括动力传导机构,动力传导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1上的主动辊17以及与主动辊17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染色体核型AI分析检测仪,包括顶部敞开的壳体(1)、用于放置载玻片的载玻台(3)以及设置在壳体(1)上的摄像装置(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传导机构,所述动力传导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1)上的主动辊(17)以及与主动辊(17)传动连接的活动板(2),所述活动板(2)与壳体(1)滑动连接,所述主动辊(17)的反向和正向转动驱使活动板(2)带动载玻台(3)往复滑动,以使所述摄像装置(9)与所述载玻片的相对位置分别处于正对应状态和错开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体核型AI分析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辊(17)为齿轮,所述活动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主动辊(17)啮合配合的水平齿板(1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染色体核型AI分析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导机构还包括与壳体(1)滑动连接的从动机构,所述从动机构的一端与载玻台(3)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活动板(2)通过从动机构带动载玻台(3)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染色体核型AI分析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机构包括管体(4)以及通过插杆(16)与管体(4)的一端动密封连接的竖向杆(15),所述竖向杆(15)与载玻台(3)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2)上开设有供竖向杆(15)穿过的穿孔(20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染色体核型A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栋毅陈红梅叶有亮燕玉曼徐晓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千麦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