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基本电器元件中的端接头,尤指一种具抗拉力、避免电源线摆动、拉扯而脱落,且能达到坚固、耐撞击、防水、防止漏电的改良结构的防水连接插头。习用的电源插头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分解示意图,其是于内座11的适当处,分别设有二容置槽111以容纳电源线20端部的铜片21,用以接续电源,且该容置槽111是由分隔板112所分隔;该内座11的前端部设有可连接电源的插孔113,而其后端部纵向设有两通孔,用以供走线之用。将该电源线20的导电铜片21压置于内座11内使其互相结合,并使导电铜片33插置入内座11所设的插槽114内,同时将保险丝80置入于容置槽111后,再将其整组套入至外壳体12所设开口结构的内缘中,予以套合即完成组装。但此种电源连接插头的结构,仍存在有诸多的缺点,无法达到完全防水的功能。由于内座11与外壳体12之间,以及盖板13与外壳体12之间,仍存在诸多的缝隙,若电源线20与铜片21的压接端部22压接不良,很容易导致电源线脱落或造成电源短路的危险,且盖板13无法有效阻绝水的渗透;且长久使用后,电源线20的压接端部22亦因无任何的保护措施,易因拉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结构的防水连接插头,包括有内座、外壳体、导电铜片、盖板、电源线、保险丝及铜片,其特征在于:该内座的内缘间,设有防水隔板及凸肋,而其前端部插孔后方之间,设有弧形线槽及防水凸肋;而该外壳体内缘间设有滑槽及导槽,使其可分别与盖板的凸肋及内座的防水隔板相卡合,且于外壳体前端部内缘上设有一凹槽,可与内座的凸肋相结合;另于外壳体的前端下方设有一缺口,其纵向内缘壁上,分设有弧形线槽,而于弧形线槽的端面上设有数道防水凸肋,且该内座的凸肋恰与防水隔板垂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