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3698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可相互活动连接的盖体和座体、收容于座体中的底座,以及固定于座体一侧以扣合盖体与座体的摇杆,该座体一侧上接近固定摇杆的相对端向外延伸设有舌片,以在摇杆闭合后能固定住摇杆,该座体设有通孔,该底座一部分伸入该通孔中,其特征在于:该底座伸入该通孔中的部分在四个角落位置向内凹进,使其在组装后与座体通孔边缘相隔一定距离。(*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组件,用以电性连接芯片模块与电路板的电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业界普遍采用将芯片模块经由电连接器组件连接至电路板上从而达成将芯片模块和电路板间接电性导通的目的。请参考图1及图2,该电连接器组件1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盖体2和座体3、收容于座体3中用以承载芯片模块(图中未画出)的底座4,以及固定于座体3一侧以扣合盖体2与座体3的摇杆5。该座体3一侧上接近固定摇杆5的相对端向外延伸设有舌片6,以在摇杆闭合后能固定住摇杆5。该座体3在大致中央位置设有通孔7,该底座4具有上下两部分,其中下部伸入通孔7中,且其侧面与通孔7边缘相邻接。该现有技术缺陷在于当摇杆闭合后,座体上的四个角落均会受到摇杆或上盖向上的拉力,从而致使座体四个角落向上翘曲变形,这时可能会使座体角落处的侧面抵紧底座相应边缘(如图2A所示),并对底座四周位置产生将其向上抬起的力,该力作用一定时间后便会使底座四角向上翘曲变形(如图2B所示),从而导致焊接到电路板上的焊接点等部位产生锡裂。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电连接器组件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以保证电连接器组件与电路板可靠焊接。本技术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可相互活动连接的盖体和座体、收容于座体中的底座,以及固定于座体一侧以扣合盖体与座体的摇杆,该座体一侧上接近固定摇杆的相对端向外延伸设有舌片,以在摇杆闭合后能固定住摇杆,该座体设有通孔,该底座一部分伸入该通孔中,该底座伸入该通孔中的部分在四个角落位置向内凹进,使其在组装后与座体通孔边缘相隔一定距离。本技术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可相互活动连接的盖体和座体、收容于座体中的底座,以及固定于座体一侧以扣合盖体与座体的摇杆,该座体一侧上接近固定摇杆的相对端向外延伸设有舌片,以在摇杆闭合后能固定住摇杆,该座体设有通孔,该底座一部分伸入该通孔中,该座体通孔的四个角落向外延伸一定距离,使其在组装后与底座对应部位相隔一定距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电连接器组件通过底座伸入该通孔中的部分在四个角落位置向内凹进,或座体通孔的四个角落向外延伸一定距离,使座体通孔四角落的边缘在组装后与底座对应部位相隔一定距离,从而在摇杆闭合后座体通孔边缘也不会接触到底座的四个角落,也因此不会对底座产生将其向上抬起的力而引起焊接点的锡裂,故可保证电连接器组件与电路板可靠焊接。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电连接器组件呈开启状态的立体图。图2A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组件组装后的剖视图。图2B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组件组装后底座的示意图。图3A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组件底座的仰视立体图。图3B是图3A所示电连接器组件底座的仰视图。图4A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组件组装后的仰视立体图。图4B是图4A所示电连接器组件组装后的仰视图。图5A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电连接器组件座体的仰视立体图。图5B是图5A所示电连接器组件座体的俯视图。图6A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电连接器组件组装后的仰视立体图。图6B是图6A所示电连接器组件组装后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3A、图3B、图4A及图4B所示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该电连接器组件10包括可相互活动连接的盖体11和座体12、收容于座体12中用以承载芯片模块(图中未画出)的底座13,以及固定于座体12一侧以扣合盖体11与座体12的摇杆14。该座体12一侧上接近固定摇杆14的相对端向外延伸设有舌片15,以在摇杆14闭合后能固定住摇杆14。该座体12在大致中央位置设有通孔16,该底座13具有上下两部分,其下部伸入通孔16中,且其四个角落向内凹进,使其在组装后与座体通孔16边缘相隔一定距离,从而当摇杆14闭合后该座体通孔16边缘不会接触到底座13下部的四个角落,也因此不会对底座13产生将其向上抬起的力而引起焊接点的锡裂,故可保证电连接器组件10与电路板(图中未画出)可靠焊接。图5A、图5B、图6A及图6B所示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组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点在于其不在底座下部的四个角落向内凹进一部分,而是在座体22通孔26的四个角落向外延伸一定距离,使其在组装后与底座23对应部位相隔一定距离,从而当摇杆24闭合后该座体通孔26边缘不会接触到底座23的四个角落,也因此不会对底座23产生将其向上抬起的力而引起焊接点的锡裂,故可保证电连接器组件20与电路板可靠焊接。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可相互活动连接的盖体和座体、收容于座体中的底座,以及固定于座体一侧以扣合盖体与座体的摇杆,该座体一侧上接近固定摇杆的相对端向外延伸设有舌片,以在摇杆闭合后能固定住摇杆,该座体设有通孔,该底座一部分伸入该通孔中,其特征在于该底座伸入该通孔中的部分在四个角落位置向内凹进,使其在组装后与座体通孔边缘相隔一定距离。2.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可相互活动连接的盖体和座体、收容于座体中的底座,以及固定于座体一侧以扣合盖体与座体的摇杆,该座体一侧上接近固定摇杆的相对端向外延伸设有舌片,以在摇杆闭合后能固定住摇杆,该座体设有通孔,该底座一部分伸入该通孔中,其特征在于该座体通孔的四个角落向外延伸一定距离,使其在组装后与底座对应部位相隔一定距离。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可相互活动连接的盖体和座体、收容于座体中的底座,以及固定于座体一侧以扣合盖体与座体的摇杆,该座体一侧上接近固定摇杆的相对端向外延伸设有舌片,以在摇杆闭合后能固定住摇杆,该座体设有通孔,该底座一部分伸入该通孔中,该底座伸入该通孔中的部分在四个角落位置向内凹进,使其在组装后与座体通孔边缘相隔一定距离。文档编号H01R13/46GK2669407SQ200320117938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1日专利技术者朱德祥 申请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德祥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