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窑大齿轮的防漏油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3589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回转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回转窑大齿轮的防漏油罩,其包括位于在回转筒体(1)上和罩体(2)间隙中的迷宫式密封结构(3),迷宫式密封结构(3)包括固装在回转筒体(1)上的第一密封板(31)和固装在罩体(2)的第二密封板(32),第一密封板(31)和第二密封板(32)相互交错设置并形成弯折的油液流道;迷宫式密封结构(3)还包括中空的环形储油道(4),环形储油道(4)上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油孔(4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迷宫式密封结构和鱼鳞式密封结构的配合,并结合环形储油槽的设置,能更大限度地增加整体结构的密封性,有效避免油液外溢。液外溢。液外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转窑大齿轮的防漏油罩


[0001]本技术涉及回转窑
,尤其涉及了一种回转窑大齿轮的防漏油罩。

技术介绍

[0002]大型回转窑使用回转圆筒设备对固体物料进行机械、物理或化学处理,已广泛应用于建材、矿山、冶金、化工、环保等各种生产行业。其中,回转窑的托轮对整个回转窑窑体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托轮轴的轴承大多为滑动轴承结构,采用稀油循环润滑。在上述滑动轴承结构中,托轮轴承座密封主要采用骨架油封,托轮在窑体运转过程中会产生轴向滑移,一般而言托轮使用寿命较长,长期运行导致的托轮轴密封位磨损不可避免。这样,由于托轮轴密封位磨损导致的油封漏油,不仅会造成润滑油的大量浪费,而且在极端情况下润滑缺油会导致轴承轴瓦烧瓦等严重设备事故。常规的解决方法是停产下线更换托轮,但托轮备件费用高昂,更换施工吊装重量大,检修技术要求高,且施工及后续调整的工期时间长,由此导致的停工损失巨大,施工成本大幅增加。
[0003]如何有效解决大型回转窑托轮轴密封位磨损导致的托轮漏油难题,一直是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努力探索的课题,但目前尚未取得满意的进展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回转窑大齿轮的防漏油罩。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6]一种回转窑大齿轮的防漏油罩,包括安装在回转筒体上的罩体,还包括位于在回转筒体上和罩体间隙中的迷宫式密封结构,迷宫式密封结构包括固装在回转筒体上的第一密封板和固装在罩体的第二密封板,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相互交错设置并形成弯折的油液流道;迷宫式密封结构还包括中空的环形储油道,环形储油道上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油孔。
[0007]作为优选,环形储油道固装在罩体的内壁上并向回转筒体方向延伸,环形储油道靠近油液流动路径的末端处设置。
[0008]作为优选,进油孔均位于在环形储油道上朝向油液流动路径末端的一侧,进油孔的直径由内向外逐渐增大。
[0009]作为优选,罩体上还设有与环形储油道连通的排油道,排油道外接有排油软管,排油软管上设有密封夹并隔断排油软管与外界的连通,排油软管上安装有吸油泵并通过吸油泵将环形储油道内的油吸出。
[0010]作为优选,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均设有多个,定义回转筒体和罩体的间隙宽度为A,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的延伸高度为0.55~0.8A。
[0011]作为优选,第一密封板上设有截面为三角形的乱流凸起。
[0012]作为优选,罩体上还安装有鱼鳞密封片,鱼鳞密封片位于油液流动路径的末端,回转筒体上固装有与鱼鳞密封片配合的密封座。
[0013]作为优选,鱼鳞密封片通过螺钉固定在罩体的外边缘处。
[0014]作为优选,密封座的上端面安装有可拆卸的耐磨块。
[0015]作为优选,鱼鳞密封片为石墨密封片。
[0016]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迷宫式密封结构和鱼鳞式密封结构的配合,并结合环形储油槽的设置,能更大限度地增加整体结构的密封性,有效避免油液外溢。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9]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0020]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回转筒体、2—罩体、3—迷宫式密封结构、4—环形储油道、5—鱼鳞密封片、6—密封座、31—第一密封板、32—第二密封板、311—乱流凸起、41—进油孔、61—耐磨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2]实施例1
[0023]一种回转窑大齿轮的防漏油罩,如图所示,包括安装在回转筒体1上的罩体2,还包括位于在回转筒体1上和罩体2间隙中的迷宫式密封结构3,迷宫式密封结构3包括固装在回转筒体1上的第一密封板31和固装在罩体2的第二密封板32,第一密封板31和第二密封板32相互交错设置并形成弯折的油液流道;迷宫式密封结构3还包括中空的环形储油道4,环形储油道4上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油孔41。
[0024]环形储油道4固装在罩体2的内壁上并向回转筒体1方向延伸,环形储油道4与第二密封板32并列在罩体2的内壁上并与第一密封板31交叉设置,环形储油道4靠近油液流动路径的末端处设置。
[0025]进油孔41均位于在环形储油道4上朝向油液流动路径末端的一侧,进油孔41的直径由内向外逐渐增大。
[0026]油液在迷宫式密封结构3中弯折流动,由于油液的粘稠特性,因此能有效避免油液外漏,申请人通过在迷宫式密封结构3中设置环形储油道4的方法,使环形储油道4成为迷宫密封结构的一部分,不仅保证了迷宫的弯折结构,而且使迷宫密封结构中形成一个反向回流的空腔,从而对即将溢出的油液进行一个分流,当回转筒体1上和罩体2间隙中的油液过多时,油液通过进油孔41进入环形储油道4内,可以对多余的油液进行存储,而进油孔41的孔径变化设置,能起到利于油液流入且不利于流出的目的。
[0027]罩体2上还设有与环形储油道4连通的排油道,排油道外接有排油软管,排油软管上设有密封夹并隔断排油软管与外界的连通,排油软管上安装有吸油泵并通过吸油泵将环形储油道4内的油吸出。通过油泵可以吸取环形储油道4内的油液,提高迷宫式密封结构3的使用寿命。
[0028]实施例2
[0029]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第一密封板31和第二密封板32均设有多个,定义回转筒体1和罩体2的间隙宽度为A,第一密封板31和第二密封板32的延伸高度为0.65A。
[0030]第一密封板31上设有截面为三角形的乱流凸起311。乱流凸起311能将迷宫式密封结构3内的油液流动路径复杂化,起到阻止油液流动速度的作用。
[0031]实施例3
[0032]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罩体2上还安装有鱼鳞密封片5,鱼鳞密封片5位于油液流动路径的末端,回转筒体1上固装有与鱼鳞密封片5配合的密封座6。
[0033]鱼鳞密封片5通过螺钉固定在罩体2的外边缘处。
[0034]密封座6的上端面安装有可拆卸的耐磨块61。
[0035]鱼鳞密封片5为石墨密封片。
[0036]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窑大齿轮的防漏油罩,包括安装在回转筒体(1)上的罩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在回转筒体(1)上和罩体(2)间隙中的迷宫式密封结构(3),迷宫式密封结构(3)包括固装在回转筒体(1)上的第一密封板(31)和固装在罩体(2)的第二密封板(32),第一密封板(31)和第二密封板(32)相互交错设置并形成弯折的油液流道;迷宫式密封结构(3)还包括中空的环形储油道(4),环形储油道(4)上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油孔(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大齿轮的防漏油罩,其特征在于:环形储油道(4)固装在罩体(2)的内壁上并向回转筒体(1)方向延伸,环形储油道(4)靠近油液流动路径的末端处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回转窑大齿轮的防漏油罩,其特征在于:进油孔(41)均位于在环形储油道(4)上朝向油液流动路径末端的一侧,进油孔(41)的直径由内向外逐渐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大齿轮的防漏油罩,其特征在于:罩体(2)上还设有与环形储油道(4)连通的排油道,排油道外接有排油软管,排油软管上设有密封夹并隔断排油软管与外界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美善张学彦楼凯翔龚贞赵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虎鹰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