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射频电缆连接的低互调固定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3418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射频电缆连接的低互调固定座,包括固定在地板上的固定座体,去护套电缆接触穿过固定座体上的孔,在固定座体上、与地板的接触表面处设置突鳍结构;将固定座体的结构设置为圆柱形固定座体,在其上下端面四周各有一个圆形的突鳍,在其中轴两端各有一个尽量向中心靠近的固定孔;或者将固定座体的结构设置为方形固定座体,其上下表面呈“H”形截面,在上下两侧有两面突鳍,在突鳍所形成的槽内设置两个以上的固定孔,电缆穿孔在每两个固定孔之间垂直穿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大压力而减小接触面积,导致射频电流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密度更均匀,单位面积压力增大使原有接触表面不平整导致电流密度不一致现象消失。(*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提高各种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移相器、滤波器等无源 器件的无源互调指标的射频接地装置,特别涉及射频同轴电缆或微波腔体谐振 器的低互调固定座。
技术介绍
无源互调(Passive Intermodulation)是指射频无源产品的非线性失真 表现,它广泛存在于类似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射频同轴电缆、滤波器、双工器、 耦合器、避雷器等各种射频无源器件当中。它是由于①产品的设计制造缺陷, ②含有磁性物质成份材料(如铁、镍、铬、不锈钢等),③不同电价的金属连接, ④不良焊接,⑤连接处理不当,⑥接触面不平整及污损、腐蚀等诸多因素产生。 除磁性材料的影响外,另一个对互调影响较大的是连接接触界面造成的接触噪 声,它的产生机理是在均匀电场下,由于两个接触面的压力不均匀、表面有 毛刺或不平整、污损等,其接触面在微观下会产生通过的电流不均匀现象(见 图2a、图2b、图2c)和电晕放电(Corona)现象,使接触面局部呈现不符合 欧姆定律的非线性特征,此时当有2个以上频率的射频能量通过时,该接触面 会产生大量的与这两个频率和功率相关的多阶信号,其中3阶或7阶信号会落 入当前的几个移动通信上行接收频段中而形成干扰。在现有技术当中,对于上述几种造成互调产生的原因,前四种是可以通过 产品的优化设计、加强生产质量管理监督和选用抗磁铜材,禁用镍、铬、钴, 以及采用镀银和三元合金等得到适当的控制,而后两种则尚未在工艺上完全避 免或解决,特别是在基站天线、平板式移相器的生产组装上面,由于电缆输入 端接地和焊接处理不当造成的互调问题占无源器件互调问题总数的50%以上。 此外双工器、滤波器等,在射频信号馈接传送上也由于类似原因一直存在互调 干扰的问题。目前用于射频电缆的固定座其结构如图la、图lb所示将图la中的U 型夹1-1 (或图lb中的长方块1-2)固定在地板3上,去护套电缆2穿过U型夹卜l (或长方块l-2)。该结构由于连接处理不当、接触面不平整及污损、腐蚀等诸多因素会产生较强的无源互调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出一种用于射频电 缆连接的低互调固定座,该固定座可以使射频同轴电缆或谐振器接地时不易产 生无源互调和干扰现象。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固定在地板上的固定座体,去护套电 缆接触穿过固定座体上的孔,在固定座体上、与地板的接触表面处设置突鳍结 构。将固定座体的结构设置为圆柱形固定座体,在其上下端面四周各有一个圆 形的突鳍,在其中轴两端各有一个尽量向中心靠近的固定孔,电缆穿孔与固定 孔呈90度。将固定座体的结构设置为方形固定座体,其上下表面呈"H"形截面,在上 下两侧有两面突鳍,在突鳍所形成的槽内设置两个以上的固定孔,电缆穿孔在 每两个固定孔之间垂直穿过。本技术采用突鳍结构的接触面,增大压力而减小接触面积,导致射频 电流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密度更均匀,单位面积压力增大使原有接触表面 不平整导致电流密度不一致现象消失。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la是
技术介绍
安装示意图。图中1-l.U型夹;2.去护套电缆;3.地板。 图lb是
技术介绍
安装示意图。图中1-2.长方块;2.去护套电缆;3.地板。 图2a是两块金属板接触的实际状况示意图;图中5.接触良好处(电流密 度均匀),6.接触不良处(电流密度不均匀)。图2b是两块金属板接触良好处5(电流密度均匀)的局部放大图。 图2c是两块金属板接触不良好处6(电流密度不均匀)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圆柱形固定座体7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方形固定座体8的安装示意图。图5a是图3中圆柱形固定座体7的外形结构图。 图5b是图5a的中剖图。 图6a是图4中方形固定座体8的外形结构图。 图6b是图6a在A—A方向上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图5a、 5b所示是一种可以用在移动基站天线输入电缆端口或移相 器端口的低互调同轴电缆固定座的安装结构,固定座体4固定在地板3上,固定 座体4呈圆柱形结构的固定座体7,上下端面四周各有一个圆形的突鳍9-l,圆 柱形两面中轴位置各有一个固定孔11-1,与固定孔11-1垂直的横截面有一个电 缆穿孔10-1,去护套电缆2接触穿过固定座体7上的电缆穿孔10-1。固定孔11-1 与突鳍9-l见于同一个面上,突鳍9-1的高度和宽度各为0.5 2mm。固定座体 7可以镀银或三元合金。在图3的结构上,地板3在安装时不限于单面安装,也 可双面安装,也就是上下端的突鳍9-1分别接触安装在上下双面的地板3上。如图4、图6a、 6b所示,是一种可以用在移动基站天线输入电缆端口或移 相器端口的低互调同轴电缆固定座的安装结构,固定座体4固定在地板3上, 固定座体4根据安装空间的限制或要求设计呈"H"形截面的固定座体8,上、 下两面各加工成2道高0. 5 2腿的突鳍9-2,固定孔11-2与电缆穿孔10-2相 互垂直,并尽量向中心靠近,这样接地效果会更好。固定孔ll-2与突鳍9-2见 于同一个面上。固定孔11-2可以设置两个以上,此时电缆穿孔10-2就设置相 应的个数并且在每两个固定孔之间垂直穿过。固定座体8可以镀银或三元合金。 在图4的结构上,地板3在安装时不限于单面安装,也可双面安装,也就是上 下端的突鳍9-2分别接触安装在上下双面的地板3上.如图3、 4所示的电缆固定座体7、 8固定在单面或双面地板3上时,固定 座体7、 8每一面通过2条突鳍与地板3相接而不是整个固定座的平面。这种设 计的优点是,它使得固定座体7、 8与地板的接触面积比原先大为减少,但压力 增大许多倍(压力与减小面积的比例成正比),新的单位面积压力F' =F/A', A' =A-S (A是固定座的总面积,S是减少的区域面积),例如,令S=2/3XA, A=l,则A' =1/3即新的单位面积压力F' =3F。射频电缆焊接在电缆穿孔10-1、 10-2上,然后通过固定座两面的突鳍与地 板3连接,这种连接相当于减少了接地面积,而令到单位面积压力增大,从而 可以改善射频电缆接地的互调性能表现。实验证明,这种方案可以解决大部分 无源射频系统内部电缆接地和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输入电缆端口接地引发的无 源互调超标问题,在900M/1800M频段的基站天线系统中,采用这种接地方式的 输入电缆互调电平要低于一117 一120dBm(这个指标对于合格标准为一107dBm 的基站天线系统是有较多富余的)。本技术的电缆固定座体7、8可以用挤拉模具拉制铝质或铜质型材进行 加工和电镀,借减小接触面积和增大单位压力来改善接触面局部的电流密度的 均匀性,从而降低了互调的产生水平,这一结论可以推广到无源射频系统的其 它应用中,例如,对于传统腔体滤波器的谐振柱接地形式,可以将其接地的圆 柱面改成一个厚度为0. 5 lmm的外圈突鳍形式,这样处理后的无源互调指标会 有3 6dB以上的改善,而且总体性能更加稳定。实验证明,这一概念还可以 推广到各种规格的射频连接器当中,例如将N型连接器法兰盘靠近绝缘体或中 心导体平面的周围做一个宽度为1 2mm、高度为0. 1 0.3rnm的圆形突鳍(突 沿)后,不仅其互调性能稳定和得到改善,而且它在整个传输频率的高段部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射频电缆连接的低互调固定座,包括固定在地板(3)上的固定座体(4),去护套电缆(2)接触穿过固定座体上的孔,其特征是:在固定座体(4)上、与地板(3)的接触表面处设置突鳍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长英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新区澳华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