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先学专利>正文

一种琴键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3096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琴键开关,在原有的琴键开关的基础上把动触片(6)设计呈“*”形,位于键杆(3)的中部,并固定在键杆(3)上的支杆(5)上;零线静触片(8)和档位静触片(10)设计呈“*”;壳体(13)内的插线盒一侧带一定的倾角,其内的卡簧(14)设计呈“*”。使用上述方案后可以使琴键开关接线牢固,接触可靠,且体积小,内部结构合理紧凑,同时也克服了在震动情况下出现接触不良现象。(*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器开关。目前市面上已有的琴键开关因插线的粗细波动出现插线卡不紧,特别是在震动的情况下,易产生因卡线不紧而造成接触不良现象,另外现有的琴键开关尺寸偏大。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更加紧凑合理,接线牢靠,长期使用而不出现接触不良现象。尤其适合电风扇的插线盒部分朝着小巧型方向发展的趋势。为解决上述任务,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在原有的琴键开关的基础上,把壳体内的插线盒一侧设计成有一定角度的斜面。插线盒内有呈 形的卡簧,卡簧的一边卡入插线盒内一侧的小槽内。动触片设计呈两边水平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其上有一朝下凸台,呈 形,固定在键杆的支杆上;零线静触片、档位静触片设计呈 形,零线静触片一端卡在装零线条的槽内,其反折面压在零线条之下;档位静触片一端卡在壳体内,带反折面的另一端则卡入插线盒里面的小槽内,其反折面由卡簧压住。由于使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可以使琴键开关接线牢固,接触可靠,体积小,内部结构合理紧凑,组装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技术的剖面图;图3是技术的插线盒局部剖面图。附图中1为琴键帽,2为琴键帽复位弹簧,3为键杆,4为面盖,5为支杆,6为动触片,7为滑块,8为零线静触片,9为零档条,10为档位静触片,11为滑条,12为滑条复位弹簧,13为壳体,14为卡簧。动触片6固定在键杆3上的支杆5上,将壳体13内的插线盒的一个侧面设计成一定倾角,将卡簧14设置在插线盒内;零线静触片8的一端卡于壳体(13)内的小槽,带反折面的一端卡入装零线条的小槽内,其反折面压在零线条9之下;档位静触片10的一端卡于壳体13内的另一小槽内,带反折面的另一端则卡入插线盒里面的小槽内,其反折面由卡簧14压住。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从壳体13一侧的插线盒开口处插入电线,通过插线盒内卡簧14卡紧而牢牢固定,当按琴键帽1后,键杆3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键杆3上的支杆5上的动触片6向下移动,使得动触片6左右两触点同时与档位静触片10和零线静触片8相接触,从而实现电路的导通;当键杆3向上运动,则带动动触片6向上移动,从而实现电路断开。权利要求1.一种琴键开关,包括琴键帽(1)、琴键帽复位弹簧(2)、键杆(3)、面盖(4)、滑块(7)、壳体(13)、滑条(11)、滑条复位弹簧(12),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动触片(6)两边水平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其上有一朝下凸台,呈形,动触片(6)位于键杆(3)的中部并固定在键杆(3)上的支杆(5)上;b.所述的卡簧(14)呈形,壳体(13)内的插线盒的一侧带有一定的倾角;c.所述的零线静触片(8)、档位静触片(10)均呈形,位于键杆(3)的两侧。专利摘要一种琴键开关,在原有的琴键开关的基础上把动触片(6)设计呈“文档编号H01R13/70GK2369375SQ99235840公开日2000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20日专利技术者何先学, 郑玉群, 郑锦锐 申请人:何先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琴键开关,包括琴键帽(1)、琴键帽复位弹簧(2)、键杆(3)、面盖(4)、滑块(7)、壳体(13)、滑条(11)、滑条复位弹簧(12),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动触片(6)两边水平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其上有一朝下凸台,呈“*”形,动触片 (6)位于键杆(3)的中部并固定在键杆(3)上的支杆(5)上;b.所述的卡簧(14)呈“*”形,壳体(13)内的插线盒的一侧带有一定的倾角;c.所述的零线静触片(8)、档位静触片(10)均呈“*”形,位于键杆(3)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先学郑玉群郑锦锐
申请(专利权)人:何先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