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注射药物的双腔导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267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01
一种便于注射药物的双腔导尿管,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后端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后端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的后端有第二连接管,引流管的上方有注射管,注射管的后端有注射头,注射管的上方有注射壳,引流管的内部有气管,气管的后端有第三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的后端有测压机构,测压机构的后端有单向阀,气管的前端有空腔,空腔的外侧有支撑气囊,引流管的前部有引流孔,引流管的外侧有防漏气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方便了医护人员对患者膀胱上药,有效的方便了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膀胱冲洗,有效的减少了患者在使用导尿管时候出现漏尿的现象,有效的达到了将患者膀胱内尿液排空的目的。空的目的。空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注射药物的双腔导尿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注射药物的双腔导尿管。

技术介绍

[0002]导尿管用于辅助或控制来自患者膀胱的尿流,当患者需要较长时间使用导尿管时,他们可能会使用留置导尿管,留置导尿管具有通过患者尿道或直接经由腹部切口(耻骨上导尿管)引入的管,然后通过导尿管前端的气囊将导尿管固定在膀胱口处,膀胱内的尿液通过导尿管上的导尿孔排出患者体外,传统的导尿管由于气囊在导流孔下端,会造成一部分尿液残留在膀胱无法排出,容易造成细菌的滋生,同时在使用导尿管的时候会出现漏尿的现象,常规的导尿管分为双腔导尿管与三腔导尿管,对于膀胱正常无膀胱出血者可采用双腔输尿管,但对于血尿患者,应采用三腔输尿管以满足持续的膀胱冲洗,而在使用双腔导尿管时,当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上药时就会用注射器刺入引流管进行上药,稍不注意就会刺破气管,操作起来十分不便,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方便上药同时实现膀胱排空的双腔导尿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注射药物的双腔导尿管,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方便了医护人员对患者膀胱上药,有效的减少了医护人员在对患者上药时将气管扎破的现象,有效的方便了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膀胱冲洗,有效的减少了患者在使用导尿管时候出现漏尿的现象,能够清楚地知道导尿管前端在患者体内的位置,有效的达到了将患者膀胱内尿液排空的目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后端连通有一个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后端连通有一个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后端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管,所述引流管的上方连通有一个可伸缩的注射管,注射管的后端连通有一个注射头,所述注射管的上方设有一个与第一连接管固定连接的注射壳,所述引流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气管,所述气管的后端连通有一个第三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的后端连通有一个测压机构,测压机构的后端连通有一个单向阀,所述气管的前端连通有一个空腔,空腔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气囊,所述单向阀、测压机构、第三连接管、气管与支撑气囊相互配合形成引流管固定的结构,所述引流管的前部开设有多个引流孔,所述引流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一个防漏气囊,防漏气囊与气管连通。
[0005]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一个可转动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内部设有多个调节块,每个调节块的后方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圆形限位杆,所述调节机构的内部开设有多个腰型限位槽,每个所述圆形限位杆均能在对应的腰型限位槽内滑动,每个调节块的前方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方形限位块,所述调节机构的前方转动连接有一个固定环,所述固
定环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方型限位槽,每个所述方形限位块均能在对应的方型限位槽内滑动,所述调节机构、腰型限位槽、圆形限位杆与固定环、方型限位槽、方形限位块相互配合形成调节块收缩的结构。
[0006]优选的,所述测压机构包括有一个测压管,所述测压管的后端开设有多个测压孔,所述测压管的外侧固定套装有一个测压壳,测压壳的内部设有一个可前后滑动的测压环,所述测压环的前方固定连接有一个测压弹簧,所述测压壳的外侧设有一个刻度表,所述测压壳与测压弹簧相互配合形成测压环前后滑动的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前方设有一个与第一连接管固定连接的支撑块,所述引流管的外侧设有一个长度表,注射头的后端螺纹连接有一个注射盖。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具有测压壳、测压管、测压弹簧、测压环和测压孔等,有效的减少了患者在使用导尿管时候出现漏尿的现象,使用时,医护人员通过单向阀向气管内部注射气体或液体,进一步将气管前端的支撑气囊撑开,在注射的同时气体或液体,通过测压管上的测压孔进入到测压壳推动测压环向前滑动,在测压弹簧的作用下测压环向前滑动的压力较大,只能推动一定距离,当支撑气囊撑开到合适的大小后,在内部气体或液体的作用下防漏气囊向外撑开,当撑开到合适的大小后,患者尿道内壁会对防漏气囊产生一个压力,进而加大测压环向前滑动的动力,当测压环到达刻度表上警戒线时停止注射,此时防漏气囊与患者尿道贴合到了合适的程度;2.本技术具有调节机构、腰型限位槽、圆形限位杆、固定环、方型限位槽、方形限位块和调节块等,方便了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间歇性膀胱冲洗,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膀胱冲洗时,可以逆时针转动调节机构,调节块在圆形限位杆的带动下沿腰型限位槽,同时调节块在方形限位杆与方型限位槽的作用下向外撑开,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第二连接管向患者膀胱注射一定量的清洗液,然后顺时针转动调节机构,调节块向内收缩阶段第二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的连通关系十五到二十分钟后可以逆时针转动调节机构将清洗液排出患者体外,重复以上动作可以完成对患者的间歇性膀胱冲洗。
附图说明
[000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中注射管的位置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中测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技术中支撑气囊收缩的状态示意图。
[0015]图中:1

引流管、2

第一连接管、3

调节机构、31

调节机构、32

调节块、33

圆形限位杆、34

腰型限位槽、35

方形限位块、36

固定环、37

方型限位槽、4

第二连接管、5

注射管、6

注射头、7

注射壳、8

气管、9

第三连接管、10

测压机构、101

测压管、102

测压孔、103

测压壳、104

测压环、105

测压弹簧、106

刻度表、11

单向阀、12

空腔、13

支撑气囊、14

引流孔、15

防漏气囊、16

支撑块、17

长度表、18

注射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实施例一,由图1

2和图5给出,本技术包括引流管1,为了方便对患者膀胱上药,所述引流管1的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注射药物的双腔导尿管,包括引流管(1),所述引流管(1)的后端连通有一个第一连接管(2),第一连接管(2)的后端连通有一个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的后端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管(4),所述引流管(1)的上方连通有一个可伸缩的注射管(5),注射管(5)的后端连通有一个注射头(6),所述注射管(5)的上方设有一个与第一连接管(2)固定连接的注射壳(7),所述引流管(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气管(8),所述气管(8)的后端连通有一个第三连接管(9),第三连接管(9)的后端连通有一个测压机构(10),测压机构(10)的后端连通有一个单向阀(11),所述气管(8)的前端连通有一个空腔(12),空腔(1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气囊(13),所述单向阀(11)、测压机构(10)、第三连接管(9)、气管(8)与支撑气囊(13)相互配合形成引流管(1)固定的结构,所述引流管(1)的前部开设有多个引流孔(14),所述引流管(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一个防漏气囊(15),防漏气囊(15)与气管(8)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注射药物的双腔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有一个可转动的调节机构(31),所述调节机构(31)的内部设有多个调节块(32),每个调节块(32)的后方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圆形限位杆(33),所述调节机构(31)的内部开设有多个腰型限位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漫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