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棘切球囊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988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棘切球囊导管,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通的导管座、推送杆、导管外管和球囊,导管外管和球囊的内部设有可供指引导丝穿过的导管内管,导管内管的末端与导管尖端连接;球囊的内外表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棘突条,棘突条与球囊本体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棘突条与球囊一体成型缩小整体尺寸,球囊表面棘突条能够有效抑制球囊扩张时的长度形变,使扩张后球囊长度保持恒定;球囊设有向内突出部,可以有效抑制外径增大,提高球囊导管的通过性和球囊扩张后的收缩性能;球囊直管部与锥部均有棘突条,可以有效增强球囊的耐压性;球囊直管部的棘突条能够在球囊扩张膨胀时压入血管内壁,具有切割轻微钙化病变及防滑功能。化病变及防滑功能。化病变及防滑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棘切球囊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介入类医疗器械
,特别是指一种棘切球囊导管。

技术介绍

[0002]在经皮血管成形术、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等手术中常常用到球囊导管,其导管前端具有能够扩张和收缩的球囊。球囊导管在球囊收缩状态下进入血管病变位置,之后球囊扩张重建血运。对于钙化类病变,使用普通球囊不能充分扩张病变,且容易出现血管内膜夹层撕裂,或存在支架植入困难,严重的钙化会增加支架扩张不完全、再狭窄和支架血栓的风险等;另外,采用普通球囊扩张冠状动脉后的再狭窄率约为25%

40%。对于上述钙化类病变,采用高压球囊会增加球囊破裂、冠状动脉撕裂、穿孔和无复流等手术风险。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产生了切割球囊技术,切割球囊未到达病变位置时,刀片被紧密包绕在经过特殊折叠的球囊材料内,不会损伤所过路径的正常血管;待切割球囊到达病变位置后,扩张球囊时刀片伸出球囊外面,造成血管中膜的纵形切口。与普通球囊的钝性、无序扩张相比,切割球囊能以较低的压力获得充分扩张,对血管内膜不规则撕裂损伤小,减少反应性平滑肌细胞增殖,降低再狭窄率。但该技术由于刀片的存在,致使其通过性差,通过近端弯曲病变较困难,增加手术失败率;另外,扩张后球囊的回撤性能差,在病变迂曲严重时,回撤球囊可能会造成血管损伤,多次重复扩张及回撤时对血管损伤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棘切球囊导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球囊导管外形尺寸大、对于迂曲病变情况无法使用,回撤时对血管创伤较大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棘切球囊导管,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通的导管座、推送杆、导管外管和球囊,所述导管外管和球囊的内部设有可供指引导丝穿过的导管内管,所述导管内管的末端与导管尖端连接;所述球囊的外表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外棘突条,所述球囊的内表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内棘突条,所述外棘突条、所述内棘突条与所述球囊本体一体成型;所述指引导丝由所述导管外管插入所述导管内管、并由所述导管尖端伸出。
[0007]作为优选,所述外棘突条、所述内棘突条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半圆形或四边形。
[0008]作为优选,所述外棘突条、所述内棘突条的数量均至少为1个,且均沿所述球囊的径向等间隔分布。
[0009]作为优选,所述球囊由中间的直管段和两端的锥形段组成。
[0010]作为优选,所述球囊的内侧对称设有一对显影标记环。
[0011]作为优选,所述推送杆和所述导管外管的表面均涂覆有润滑涂层。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将棘突条与球囊采用相同的弹性材料一体成型,可以缩小整体球囊外形尺寸,球囊表面的棘突条能够有效抑制球囊在扩张时的长度形变,使扩张后的球囊长度保持恒定;
球囊设有向内突出部,可以有效抑制外径增大,提高球囊导管的通过性和球囊扩张后的收缩性能;球囊直管部与锥部均有棘突条,可以有效增强球囊的耐压性;球囊直管部的棘突条能够在球囊扩张膨胀时压入血管内壁,具有切割轻微钙化病变及防滑功能。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所述棘切球囊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球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球囊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
[0018]1、导管座,2、推送杆,3、指引导丝,4、导管外管,5、导管内管,6、球囊,7、导管尖端,8、显影标记环,9、直管段,10、锥形段,11、外棘突条,12、内棘突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

图3所示的实施例可知,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棘切球囊导管,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通的导管座1、推送杆2、导管外管4和球囊6,导管外管4和球囊6的内部设有可供指引导丝3穿过的导管内管5,导管内管5的末端与导管尖端7连接;球囊6的外表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外棘突条11,球囊6的内表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内棘突条12,外棘突条11、内棘突条12与球囊6本体一体成型;指引导丝3由导管外管4插入导管内管5、并由导管尖端7伸出。
[0021]上述外棘突条11、内棘突条12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半圆形或四边形。
[0022]上述外棘突条11、内棘突条12的数量均至少为1个,且均沿球囊6的径向等间隔分布。
[0023]上述球囊6由中间的直管段9和两端的锥形段10组成。
[0024]上述球囊6的内侧对称设有一对显影标记环8。显影标记环8用于在X射线照射下提升球囊6的定位性,从而方便对球囊6的治疗部位进行定位。
[0025]上述推送杆2和导管外管4的表面均涂覆有润滑涂层。推送杆2可以使用镍钛合金、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具有一定弹性,可以顺利通过血管,提供较好的推送力。表面涂覆的润滑涂层主要采用聚四氟乙烯或聚乙烯吡咯烷酮,用于减小推送杆2进入或撤出人体时所产生的摩擦力。
[0026]上述导管座1带有鲁尔接口,可以与其他医疗器械配合使用。
[0027]上述球囊6可以由热塑性的聚酰胺弹性体制成,根据流体的充压和释放进行扩张和收缩。球囊6也可以由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氨酯、聚酰胺、聚酰亚
胺、聚酰亚胺弹性体或硅橡胶材料等制成。
[0028]导管外管4提供使球囊6扩张或收缩用流体流动的管腔;导管内管5的内腔提供指引导丝3穿过的通道。
[0029]内棘突条12与外棘突条11与球囊6均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与球囊6具有相同的顺应性,可以与球囊6仪器进行折装,从而使外形轮廓更小。内棘突条12可以有效抑制扩张后球囊6的大小,提高通过性和耐压性。
[0030]棘突条在球囊6内外表面均匀分布,且球囊6直管段9和两个锥形段10的棘突条以相对于球囊6轴线方向倾斜的方式平滑连接。
[0031]本实施例中,各连接部位主要采用热合工艺进行连接。在一定温度和工艺条件下进行球囊的折装,使球囊6具有良好的折叠记忆性,在多次膨胀收缩后,仍能维持原有折装瓣数。
[0032]本技术采用球囊6本体与棘突条一体成型方式,与传统非一体结构的棘突球囊、切割球囊相比较,外形轮廓更小,球囊6长度形变更小、回撤性能更好。尤其在迂曲病变位置,扩张后收缩尺寸较小,不会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棘切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通的导管座(1)、推送杆(2)、导管外管(4)和球囊(6),所述导管外管(4)和球囊(6)的内部设有可供指引导丝(3)穿过的导管内管(5),所述导管内管(5)的末端与导管尖端(7)连接;所述球囊(6)的外表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外棘突条(11),所述球囊(6)的内表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内棘突条(12),所述外棘突条(11)、所述内棘突条(12)与所述球囊(6)本体一体成型;所述指引导丝(3)由所述导管外管(4)插入所述导管内管(5)、并由所述导管尖端(7)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切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金才卓达孙艳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特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