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2406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有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等构造,其中绝缘本体设有若干收容区,于收容区内开设有收容孔及收容槽。导电端子设有U形安装臂,其包括有两连接部及焊接部,由连接部一端延伸出基部,另一端则延伸出支撑部,且基部与支撑部间设有一接触臂,接触臂的自由端是搭接于支撑部上。当芯片底板向下压时,所生的应力将均匀分散于靠近支撑部及基部的两端。(*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指一种用于电性连接芯片底板与电路板的电连接器。相关现有技术可参阅美国专利第5,395,252号、5,324,205号、5,653,600号、4,553,192号及第5,820,389等案,其中典型的现有结构如图6所示,电连接器200包括有绝缘本体70及弹性导电端子80,其中绝缘本体70设有延伸于第一侧面74及第二侧面76间的收容区72,收容区72内设置有一卡槽78,导电端子80通过其安装翼82而固定于卡槽78中,导电端子80设有两弹性臂84用以抵接收容区72的内壁,该弹性臂84的末端为延伸出绝缘本体70外的接触端86,芯片底板92及电路板94上各设有接触片96。当芯片底板92及电连接器200压接于电路板94时,接触片96便与接触端86相接触,直至芯片底板92及电路板94分别紧贴于第一侧面74及第二侧面76上。然而现有的电连接器200只能用接触端86抵接接触片96这一种方式达成电讯导通,不能满足多种接合方式(如表面粘接方式)的需要。且其接触端86分别位于安装翼82两侧,当该两接触端86分别与芯片底板92及电路板94相抵压接触时,作用于该两接触端86的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芯片底板与电路板,其包括有绝缘本体,其设有若干收容区;若干导电端子,收容于收容区内,且导电端子设有一安装臂,安装臂包括有焊接部及两连接部,其特征在于:安装臂的连接部一端延伸出基部,另一端则设有支撑部,基部与支撑部间向上搭接有一接触臂,接触臂末端设有自由端,其搭接于支撑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星宇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