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箱梁大循环智能压浆施工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2329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箱梁大循环智能压浆施工工法,包括如下步骤:A)施工前准备:1)钢绞线张拉完成后,利用切割机切断端头多余的钢绞线,严禁采用电弧焊切割,保证锚具外预留钢绞线3cm,采用无收缩水泥砂浆封头,安装一次性止浆阀,采用串连管道连接压浆孔道,保证整个压系统可正常使用,为预应力管道压浆做好准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步骤的配合使用,在压浆过程中可完全排除管道内空气、同时能精确控制浆液质量、亦能即时调控压浆压力大小和稳压时间,解决了传统的压浆方法采用普通拌料,加人工操作单活塞压浆泵的方式施工,从而导致浆液水胶比控制不严、压浆泵压力不稳定、单孔道压浆工效偏低的问题。浆工效偏低的问题。浆工效偏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箱梁大循环智能压浆施工工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浆施工
,具体为一种预应力箱梁大循环智能压浆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压浆方法采用普通拌料加人工操作单活塞压浆泵的方式施工,存在浆液水胶比控制不严、压浆泵压力不稳定、单孔道压浆工效偏低等弊端;本申请在预制箱梁孔道压浆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大循环智能压浆工法配合“一次性止浆阀+二次封锚”施工工艺,通过采用智能张拉设备,采用双孔道外接管路,引入“循环”压浆新概念,在压浆过程中完全排除管道内空气、精确控制浆液质量、即时调控压浆压力大小和稳压时间,从而确保预应力管道压浆密实,形成了一整套大循环智能压浆工法,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箱梁大循环智能压浆施工工法,具备在压浆过程中可完全排除管道内空气、同时能精确控制浆液质量、亦能即时调控压浆压力大小和稳压时间的优点,解决了浆液水胶比控制不严、压浆泵压力不稳定、单孔道压浆工效偏低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应力箱梁大循环智能压浆施工工法,包括如下步骤:A)施工前准备:1)钢绞线张拉完成后,利用切割机切断端头多余的钢绞线,严禁采用电弧焊切割,保证锚具外预留钢绞线3cm,采用无收缩水泥砂浆封头,安装一次性止浆阀,采用串连管道连接压浆孔道,保证整个压系统可正常使用,为预应力管道压浆做好准备;2)预应力筋张拉后,孔道应尽早压浆,一般在48小时内压浆完成,压浆前检查确认制浆机、注浆泵、压力表、储浆桶、串联管、连接阀设备工作状态良好,水泥和外加剂准备充足;3)制浆、压浆一体机数据设置:水胶比:0.28高速搅拌:3min浆液管道内大循环时间:3min管道内浆液保压时间:2min保压压力:0.6MPa高速搅拌电机:1420r/min低速搅拌储料电机:40r/min;B)浆液拌合:高速搅拌制浆、低速搅拌储浆,通过电子称量系统、自动上料系统、配合比计算,将所需要的压浆料与水投入搅拌机内进行高速搅拌,制成符合规范要求的浆液,将制拌好的浆液放入低速搅拌储料桶内,等待压浆;C)压浆:当浆液拌制完成,各项指标满足要求后开始压浆工序,双孔压浆应连续作业,一次压浆完成,压浆由位置较低的孔道压入,浆液由位置较低孔道冲出,进浆压力控制
在0.5~0.7MPa,在浆液由出浆孔道流出后,观察浆液情况,直至不含水沫气泡的浆液排出后,将回浆管接入储浆桶后开始循环,保持注浆压力,循环3分钟后,关闭回浆管阀门,保压2分钟,压力控制在0.6Mpa;D)压浆后:在泄压后关闭一次性止浆阀门,使止浆阀管道内仍存留一部分浆液,按规定清理废液和施工场地,大循环智能压浆施工结束。
[0005]优选的,所述步骤A)的1)中注意外部串联管连接顺序按照压浆顺序自上而下进行,具体由N6

N6

、N5

N5

、N4

N3、N4
’→
N3

、N2

N1、N2
’→
N1


[0006]优选的,所述步骤B)注意浆液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拌制,留存6组尺寸为40mm*40mm*160mm试件,标准养护28天,进行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试验,作为质量评定的标准。
[0007]优选的,所述步骤C)压浆前,应对孔道进行清洁处理,对抽芯成型的混凝土空心孔道应冲洗干净并使孔壁完全湿润;金属管道、塑料管道必要时应冲洗以清除有害材料;对孔道内可能发生的油污,可采用已知对预应力筋和管道无腐蚀作用的中性洗涤剂或皂液,用水稀释后进行冲洗,冲洗后,应使用不含油的压缩空气将孔道内的所有积水吹出。
[0008]优选的,所述步骤C)压浆前,浆体自拌制至压人孔道的延续时间,视浆体的性质和气温情况而定,一般在30~45min 范围内,浆体在使用前和压注过程中应连续搅拌,浆体在孔道中的流束不宜过快,对于因延迟使用所致的流动度降低的水泥浆,不得通过加水来增加其流动度。
[0009]优选的,所述步骤C)压浆时,对曲线孔道应从最低点的压浆孔压入,由最高点的排气孔排气和泌水,压浆顺序宜先压注下层孔道,同一管道压浆应连续进行,一次完成,较集中和邻近的孔道,宜尽量先连续压浆完成,不能连续压浆时,后压浆的孔道应在压浆前用压力水冲洗通畅。
[0010]优选的,所述步骤C)压浆时,压浆应使用活塞式压浆泵,不得使用压缩空气,压浆的最大压力宜为 0.5~0.7MPa;当孔道较长或采用一次压浆时,最大压力宜为 1.0MPa,压浆应达到孔道另一端饱满和出浆,并应达到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为保证管道中充满灰浆,关闭出浆口后,应保持不小于0.5MPa 的一个稳压期,该稳压期不宜少于5min。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步骤的配合使用,在压浆过程中可完全排除管道内空气、同时能精确控制浆液质量、亦能即时调控压浆压力大小和稳压时间,解决了传统的压浆方法采用普通拌料,加人工操作单活塞压浆泵的方式施工,从而导致浆液水胶比控制不严、压浆泵压力不稳定、单孔道压浆工效偏低的问题,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大循环智能压浆工作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施工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请参阅图1

图2,一种预应力箱梁大循环智能压浆施工工法,包括如下步骤:A)施工前准备:
1)钢绞线张拉完成后,利用切割机切断端头多余的钢绞线,严禁采用电弧焊切割,保证锚具外预留钢绞线3cm,采用无收缩水泥砂浆封头,安装一次性止浆阀,采用串连管道连接压浆孔道,保证整个压系统可正常使用,为预应力管道压浆做好准备;2)预应力筋张拉后,孔道应尽早压浆,一般在48小时内压浆完成,压浆前检查确认制浆机、注浆泵、压力表、储浆桶、串联管、连接阀设备工作状态良好,水泥和外加剂准备充足;3)制浆、压浆一体机数据设置:水胶比:0.28高速搅拌:3min浆液管道内大循环时间:3min管道内浆液保压时间:2min保压压力:0.6MPa高速搅拌电机:1420r/min低速搅拌储料电机:40r/min;B)浆液拌合:高速搅拌制浆、低速搅拌储浆,通过电子称量系统、自动上料系统、配合比计算,将所需要的压浆料与水投入搅拌机内进行高速搅拌,制成符合规范要求的浆液,将制拌好的浆液放入低速搅拌储料桶内,等待压浆;C)压浆:当浆液拌制完成,各项指标满足要求后开始压浆工序,双孔压浆应连续作业,一次压浆完成,压浆由位置较低的孔道压入,浆液由位置较低孔道冲出,进浆压力控制在0.5~0.7MPa,在浆液由出浆孔道流出后,观察浆液情况,直至不含水沫气泡的浆液排出后,将回浆管接入储浆桶后开始循环,保持注浆压力,循环3分钟后,关闭回浆管阀门,保压2分钟,压力控制在0.6Mpa;D)压浆后:在泄压后关闭一次性止浆阀门,使止浆阀管道内仍存留一部分浆液,按规定清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箱梁大循环智能压浆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施工前准备:1)钢绞线张拉完成后,利用切割机切断端头多余的钢绞线,严禁采用电弧焊切割,保证锚具外预留钢绞线3cm,采用无收缩水泥砂浆封头,安装一次性止浆阀,采用串连管道连接压浆孔道,保证整个压系统可正常使用,为预应力管道压浆做好准备;2)预应力筋张拉后,孔道应尽早压浆,一般在48小时内压浆完成,压浆前检查确认制浆机、注浆泵、压力表、储浆桶、串联管、连接阀设备工作状态良好,水泥和外加剂准备充足;3)制浆、压浆一体机数据设置:水胶比:0.28高速搅拌:3min浆液管道内大循环时间:3min管道内浆液保压时间:2min保压压力:0.6MPa高速搅拌电机:1420r/min低速搅拌储料电机:40r/min;浆液拌合:高速搅拌制浆、低速搅拌储浆,通过电子称量系统、自动上料系统、配合比计算,将所需要的压浆料与水投入搅拌机内进行高速搅拌,制成符合规范要求的浆液,将制拌好的浆液放入低速搅拌储料桶内,等待压浆;压浆:当浆液拌制完成,各项指标满足要求后开始压浆工序,双孔压浆应连续作业,一次压浆完成,压浆由位置较低的孔道压入,浆液由位置较低孔道冲出,进浆压力控制在0.5~0.7MPa,在浆液由出浆孔道流出后,观察浆液情况,直至不含水沫气泡的浆液排出后,将回浆管接入储浆桶后开始循环,保持注浆压力,循环3分钟后,关闭回浆管阀门,保压2分钟,压力控制在0.6Mpa;D)压浆后:在泄压后关闭一次性止浆阀门,使止浆阀管道内仍存留一部分浆液,按规定清理废液和施工场地,大循环智能压浆施工结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箱梁大循环智能压浆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的1)中注意外部串联管连接顺序按照压浆顺序自上而下进行,具体由N6

N6

、N5

N5

、N4

N3、N4
’→
N3

、N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泽南张奉池袁阳张彦强何智浩刑凯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