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箱梁大循环智能压浆施工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2329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箱梁大循环智能压浆施工工法,包括如下步骤:A)施工前准备:1)钢绞线张拉完成后,利用切割机切断端头多余的钢绞线,严禁采用电弧焊切割,保证锚具外预留钢绞线3cm,采用无收缩水泥砂浆封头,安装一次性止浆阀,采用串连管道连接压浆孔道,保证整个压系统可正常使用,为预应力管道压浆做好准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步骤的配合使用,在压浆过程中可完全排除管道内空气、同时能精确控制浆液质量、亦能即时调控压浆压力大小和稳压时间,解决了传统的压浆方法采用普通拌料,加人工操作单活塞压浆泵的方式施工,从而导致浆液水胶比控制不严、压浆泵压力不稳定、单孔道压浆工效偏低的问题。浆工效偏低的问题。浆工效偏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箱梁大循环智能压浆施工工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浆施工
,具体为一种预应力箱梁大循环智能压浆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压浆方法采用普通拌料加人工操作单活塞压浆泵的方式施工,存在浆液水胶比控制不严、压浆泵压力不稳定、单孔道压浆工效偏低等弊端;本申请在预制箱梁孔道压浆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大循环智能压浆工法配合“一次性止浆阀+二次封锚”施工工艺,通过采用智能张拉设备,采用双孔道外接管路,引入“循环”压浆新概念,在压浆过程中完全排除管道内空气、精确控制浆液质量、即时调控压浆压力大小和稳压时间,从而确保预应力管道压浆密实,形成了一整套大循环智能压浆工法,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箱梁大循环智能压浆施工工法,具备在压浆过程中可完全排除管道内空气、同时能精确控制浆液质量、亦能即时调控压浆压力大小和稳压时间的优点,解决了浆液水胶比控制不严、压浆泵压力不稳定、单孔道压浆工效偏低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箱梁大循环智能压浆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施工前准备:1)钢绞线张拉完成后,利用切割机切断端头多余的钢绞线,严禁采用电弧焊切割,保证锚具外预留钢绞线3cm,采用无收缩水泥砂浆封头,安装一次性止浆阀,采用串连管道连接压浆孔道,保证整个压系统可正常使用,为预应力管道压浆做好准备;2)预应力筋张拉后,孔道应尽早压浆,一般在48小时内压浆完成,压浆前检查确认制浆机、注浆泵、压力表、储浆桶、串联管、连接阀设备工作状态良好,水泥和外加剂准备充足;3)制浆、压浆一体机数据设置:水胶比:0.28高速搅拌:3min浆液管道内大循环时间:3min管道内浆液保压时间:2min保压压力:0.6MPa高速搅拌电机:1420r/min低速搅拌储料电机:40r/min;浆液拌合:高速搅拌制浆、低速搅拌储浆,通过电子称量系统、自动上料系统、配合比计算,将所需要的压浆料与水投入搅拌机内进行高速搅拌,制成符合规范要求的浆液,将制拌好的浆液放入低速搅拌储料桶内,等待压浆;压浆:当浆液拌制完成,各项指标满足要求后开始压浆工序,双孔压浆应连续作业,一次压浆完成,压浆由位置较低的孔道压入,浆液由位置较低孔道冲出,进浆压力控制在0.5~0.7MPa,在浆液由出浆孔道流出后,观察浆液情况,直至不含水沫气泡的浆液排出后,将回浆管接入储浆桶后开始循环,保持注浆压力,循环3分钟后,关闭回浆管阀门,保压2分钟,压力控制在0.6Mpa;D)压浆后:在泄压后关闭一次性止浆阀门,使止浆阀管道内仍存留一部分浆液,按规定清理废液和施工场地,大循环智能压浆施工结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箱梁大循环智能压浆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的1)中注意外部串联管连接顺序按照压浆顺序自上而下进行,具体由N6

N6

、N5

N5

、N4

N3、N4
’→
N3

、N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泽南张奉池袁阳张彦强何智浩刑凯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