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灰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02321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灰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除灰剂包括如下组分:C12烷烃、有机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除灰剂通过加入C12烷烃、有机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使得其对不锈钢冲压清洗中产生的炭灰具有优异除灰效果。另外,由于避免使用了传统方案的强酸或强碱体系,所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环保且后处理成本更低,该除灰剂可以用于去除不锈钢中的炭灰。中的炭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灰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不锈钢冲压清洗
,尤其涉及一种除灰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不锈钢广泛应用于重工业、轻工业和生活用品等行业。不锈钢在成型过程中,通常采用液压机冲压定型来得到所需形状。在冲压过程中往往需要在不锈钢表面涂上一层润滑油

冲压油来减少摩擦,但因冲压瞬间在不锈钢表面产生高温高压使得润滑油部分碳化,同时不锈钢表面也会有碳析出。所以加工后的不锈钢往往会有一层黑灰,行业内称为炭灰。炭灰通过黏附、静电吸附等方式伴随着润滑油附着在不锈钢表面,较难清洗。传统工艺是使用强酸或强碱体系类水性除灰剂,此类除灰剂腐蚀性强、气味大、更换频繁、对人体及环境不友好、废液中重金属含量高和废液难处理等问题。
[0003]目前,有学者公开了一种除灰剂,包括3~15重量份的氯化铵、1~4重量份水溶性醋酸盐,3~10重量份的无机酸、2~10重量份的氨基三甲叉膦酸、0.1~1重量份的水溶性柠檬酸盐以及60~120重量份的水。但是上述的方法是以强酸或中强酸为主再加入强氧化剂,对人体伤害大且不环保,废液中重金属含量高、后期处理成本高。
[0004]因此开发一款成本低、对工人友好、减少废液的除灰剂具有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灰剂。
[000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除灰剂的制备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除灰剂的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除灰剂,所述除灰剂包括如下组分:C12烷烃、有机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
[0009]本专利技术关于除灰剂的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本专利技术中的C12烷烃利用其相似相溶原理有效的去除不锈钢表面的冲压油,避免了冲压油的黏附作用吸附炭灰,有机胺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可以加速冲压油的去除效率,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抗静电性能可以去除利用静电吸附作用产生的炭灰,分散剂吸附在去除下来的炭灰表面,使其均匀分布在清洗剂中,防止二次吸附。本专利技术利用以上组分的协同作用使得其对不锈钢冲压清洗中产生的炭灰具有优异除灰效果。另外,避免使用了传统方案的强酸或强碱体系,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相对传统的方案更加环保,且后期处理成本低。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除灰剂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算的组分:
[0012][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有机胺与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0.5~1)。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胺作为碱剂。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有机胺包括二环己胺或2

氨基
‑2‑
甲基
‑1‑
丙醇中至少一种。
[0016]本专利技术中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分子中含有在水溶液中不离解的醚基为主要亲水基的表面活性剂,其表面活性由中性分子体现出来。其具有优良的去污、乳化、润湿、分散和抗静电等性能。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N.N

双羟乙基烷基酰胺。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分散剂包括醚羧酸。
[001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分散剂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湿润性、乳化性、分散性和钙皂分散力。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C12烷烃包括正构烷烃或异构烷烃。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C12烷烃为正十二烷烃。
[0022]本专利技术中的C12烷烃馏程在170~180℃,利用其相似相溶原理可以有效清洗掉不锈钢表面的冲压油及附着在表面的炭灰。馏程窄,纯度高,有利于废液蒸馏回收再利用,减少后续处理成本。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除灰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将C12烷烃、有机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混合至均匀即得。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混合的时间为30~45min。
[002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上述所述的除灰剂在去除不锈钢中炭灰中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8]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
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
[0029]以下实施例及对比例中采用的原料如下:
[0030]C12烷烃:正十二烷烃;
[0031]有机胺:二环己胺;
[003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N

双羟乙基烷基酰胺;
[0033]分散剂:醚羧酸。
[0034]上述原料均为市售。
[0035]实施例1
[0036]实施例1提供一种除灰剂,其组分和制备方法如下:
[0037][0038]依次往生产釜中加入C12烷烃、有机胺充分搅匀后再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常温搅拌均匀透明后即得除灰剂。
[0039]实施例2
[0040]实施例2提供一种除灰剂,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其组分含量如下:
[0041][0042]实施例3
[0043]实施例3提供一种除灰剂,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其组分含量如下:
[0044][0045]实施例4
[0046]实施例4提供一种除灰剂,制备方法和组分含量同实施例1,其区别在于,有机胺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1,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0份。
[0047]实施例5
[0048]实施例5提供一种除灰剂,制备方法和组分含量同实施例1,其区别在于,有机胺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0.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5份。
[0049]对比例1
[0050]对比例1提供一种除灰剂,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其组分含量如下:
[0051]C12烷烃
ꢀꢀꢀꢀꢀꢀꢀꢀꢀꢀꢀꢀꢀꢀꢀꢀꢀ
85份;
[005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6.7份;
[0053]分散剂
ꢀꢀꢀꢀꢀꢀꢀꢀꢀꢀꢀꢀꢀꢀꢀꢀꢀꢀ
1.3份。
[0054]对比例2
[0055]对比例2提供一种除灰剂,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其组分含量如下:
[0056]C12烷烃
ꢀꢀꢀꢀꢀꢀꢀꢀꢀꢀꢀꢀꢀꢀꢀꢀꢀ
85份;
[0057]有机胺
ꢀꢀꢀꢀꢀꢀꢀꢀꢀꢀꢀꢀꢀꢀꢀꢀꢀꢀ
7份;
[0058]分散剂
ꢀꢀꢀꢀꢀꢀꢀꢀꢀꢀꢀꢀꢀꢀꢀꢀꢀꢀ
1.3份。
[0059]对比例3
[0060]对比例3提供一种除灰剂,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其组分含量如下:
[0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灰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灰剂包括如下组分:C12烷烃、有机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灰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算的组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灰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胺与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0.5~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灰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胺包括二环己胺或2

氨基
‑2‑
甲基
‑1‑
丙醇中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灰剂,其特征在于,所述C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腾飞苏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红日星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