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设备介质管道的清洗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861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清洗工艺设计,主要用于钢材生产过程中连铸设备介质管线的清洗。所述管道清洗工艺主要包括管路的拆装与连接、冲洗、试漏、脱脂、一次酸洗、二次酸洗、钝化、烘干、废液回收、管路重新安装等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介质管线的酸洗钝化工艺结合起来,在酸洗过程中进行脱脂双重清洗,解决了连铸设备中介质管线因介质种类多、介质复杂等原因所造成的清洗困难、清洗质量低、清洗不均匀等问题。提高了现有工艺的清洗效率,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清洗成本,并且在清洗过后,对废液进行统一的回收处理,减轻了化学污染品给环境保护带来的负担。减轻了化学污染品给环境保护带来的负担。减轻了化学污染品给环境保护带来的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铸设备介质管道的清洗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管道化学清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铸设备介质管线清洗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钢铁工业是一个工业化国家的基础工业,钢产量和质量是衡量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指标,连铸技术和设备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相比于普通铸造来说优势明显。而在连铸设备中敷设有种类繁多的介质管线,主要介质包括液压、氧气、氮气、氩气、压缩空气、润滑油、水、蒸汽等。其中,液压管路管径最大可达到Φ89*6,管路长度超过1.1*104m。因此,如何缩短连铸设备介质管道化学清洗的时间,同时保证管道清洗效果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0003]传统意义上的管道吹扫除锈工艺,针对污染物多、锈蚀严重的金属管道,气源使用量不能满足吹扫工艺要求,清洗质量不理想;而采用离线槽式管道清洗工艺,清洗时间长,对总工期有较大影响。因此在现行技术下,连铸设备的介质管线需要一种能适应多种管线介质的清洗速度快,清洗质量好的管道清洗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现有的连铸设备介质管道的生锈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介质管道的清洗工艺,通过化学清洗实现管道的清洗钝化,以使管道达到有效的服役时长。
[0005]本专利技术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介质管道的清洗工艺,其特征在与,工艺步骤如下。
[0007]将介质管线的上原有的液压元器件拆除,用连接管、软管等将其连接成冲洗回路,冲洗回路分别与气泵、40fp

18耐腐蚀离心泵相连。
[0008]将循环管路连接好后,首先用0.75MPa中压氮气对管路进行吹扫,以此达到清理部分介质管内颗粒浮尘的目的。
[0009]将压力为1MPa的清水注入冲洗回路中,检查是否有漏液点,以防止酸洗钝化过程中因泄露而影响清洗质量,造成环境污染。
[0010]将已经试漏完成的冲洗管路进行脱脂处理,脱脂处理也可理解为碱洗,利用耐腐蚀泵将45℃温度条件下的金属清洗剂与10%的NaOH溶液混合后通入冲洗回路中进行循环脱脂,脱脂工序根据介质条件持续2小时左右。脱脂结束后排放废液并冲洗至管路内循环溶液为中性,将废液收集等待进一步处理。
[0011]酸洗工序分为一次冲洗和二次冲洗两个步骤,一次酸洗利用耐腐蚀泵将酸洗液通入循环管路中,酸洗液为10%HCL和乌洛托品缓蚀剂溶液,根据锈蚀情况清洗时间保持在0.5小时至1小时。二次酸洗的同样利用耐腐蚀泵将酸洗液通入循环管路中,酸洗液成分为5%的(CH2)6N4溶液,酸洗时间大约20分钟。酸洗结束后将废液排出等待处理。
[0012]将酸洗过后的循环管路中和钝化,钝化液为10%的亚硝酸钠溶液,利用pH检测仪确保循环管路内的pH值维持在13左右,钝化液常温循环30分钟以上,待到回流口200目滤网无
显著浑浊物和絮状物视为合格。注意,此处通入钝化液时不应采用较大的速度,亚硝酸钠溶液快速注入易产生褐色有害气体,影响钝化质量。钝化结束后,将压力为1MPa的清水通入循环回路中冲洗,直至管道内循环液体为中性。
[0013]将过热蒸汽通入循环管路中对管道进行烘干,如果没有烘干条件,则可以继续采用中压氮气进行吹扫直至吹干。
[0014]将废液统一回收进行处理,至此,连铸设备中介质管线的清洗完成。
[0015]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工艺的优势在于:针对连铸设备介质管线设计了一种清洗工艺,解决了该种管道因管路复杂、介质种类繁多而清洗困难的问题。
[0016]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工艺工序合理,金属管道表面处理步骤能够有序进行,且能够有效地将不同介质管线中的颗粒、废渣、油污、锈渍洗去,清洗速度快,清洗质量高,清洗均匀。且酸洗液、钝化液均为常见的工业药品,成本相对较低,将废液统一收集处理对减轻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连铸设备介质管线清洗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管道清洗整体工艺流程以及具体实施案例,对该管道清洗工艺做进一步说明。
[0019]下面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案例,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案例中的具体条件均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并限定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为准。
[0020]以某钢铁企业的板坯连铸设备液压管线清洗为例,管道材质为不锈钢,介质为矿物石油基液压油,管路最大尺寸为Φ89*6,现对该管道进行清洗钝化。
[0021]将液压管线的上原有的液压元器件拆除,用液压软管等将其连接成冲洗回路,冲洗回路分别与气泵、40fp

18耐腐蚀离心泵相连。
[0022]将循环管路连接好后,采用0.75MPa中压氮气对管路进行吹扫,清理介质管道内可能存在的颗粒状污染物。
[0023]将压力为1MPa的清水注入冲洗回路中,检查是否有漏液点,漏液处应及时处理,以防止酸洗钝化过程中因泄露而影响清洗质量,造成环境污染。
[0024]将已经试漏完成的冲洗管路进行脱脂处理,利用耐腐蚀泵将45℃温度条件下的金属清洗剂与10%的NaOH溶液混合后通入冲洗回路中进行循环脱脂,脱脂工序根据介质条件持续2小时左右。脱脂结束后排放废液并冲洗至液压管路内循环溶液为中性,将废液收集等待进一步处理。
[0025]酸洗工序分为一次冲洗和二次冲洗两个步骤,一次酸洗利用耐腐蚀泵将酸洗液通入循环管路中,酸洗液为10%HCL和乌洛托品缓蚀剂溶液,清洗时间为45min。二次酸洗的同样利用耐腐蚀泵将酸洗液通入循环管路中,酸洗液成分为5%的(CH2)6N4溶液,酸洗时间大约20分钟。酸洗结束后将废液排出等待处理。
[0026]将酸洗过后的液压管路中和钝化,钝化液为10%的亚硝酸钠溶液,利用pH检测仪确保循环管路内的pH值维持在13左右,钝化液常温循环30分钟以上,待到回流口200目滤网无
显著浑浊物和絮状物视为合格。钝化结束后,将压力为1MPa的清水通入循环回路中冲洗,直至管道内循环液体为中性。
[0027]将过热蒸汽通入循环管路中对管道进行烘干,如果没有烘干条件,则可以继续采用中压氮气进行吹扫直至吹干。
[0028]将废液统一回收进行处理,至此,该连铸设备中液压管线的清洗完成。
[0029]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适用的金属管道材质并不局限于碳钢和不锈钢,对介质管线采用的其他的一些金属材质,本专利技术依然有较好的清洗效果。
[0030]进一步的所述脱脂、清洗、钝化等工序的药品均可替代为工业上常用的清洗剂,具有一定的兼容性。
[0031]进一步的所述钝化工序,由于工业生产中对钝化膜厚度没有明确要求,为了验证清洗后的管道能够达到有效的服役时长,可以采用光学测厚仪、中性盐雾腐蚀试验来验证。
[0032]本文虽然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特征和具体流程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势,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的实施例进行改变。上述实例只是示例性的,不应以本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设备介质管线的清洗工艺,其特征是:主要用于钢材生产过程中连铸设备介质管线的清洗,主要包括管路的拆装与连接、冲洗、试漏、脱脂、一次冲洗、二次冲洗、钝化、烘干、废液回收、管路重新安装等工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工艺,其特征是:冲洗试漏工序中,由于连铸设备不同介质管线的材质强度不同,因此为了保证清洗效果,在冲洗时分别采用0.75MPa中压氮气以及1MPa洁净压力水进行冲洗试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工艺,其特征是:脱脂工序中,连铸设备金属介质管线输送的介质种类繁多,因此脱脂剂采用金属清洗剂与10%的NaOH混合溶液,循环脱脂时间为2小时,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宏超蔡朔朱丰运裴未迟崔哲刘浡轩龙海洋吴佳桐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