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杆头部导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1937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极杆头部导电装置,包括电极杆和导电环,电极杆头部下端设置有导电法兰,导电环为圆环形,导电环与电极杆头部的凹凸面相契合,导电环的底部下表面与导电法兰的上表面紧密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电极杆头部增加导电环,增加电极杆与导电法兰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接触电阻,增强电极杆头部的导电性,有利于大电流通过,避免电极杆与导电法兰之间的接触面出现局部高温甚至放电起弧现象,延长电极杆的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极杆头部导电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钛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极杆头部导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真空自耗电弧(VAR)熔炼是生产钛及钛合金铸锭的基本方法,真空自耗电弧熔炼技术广泛用于优质高温合金和航空钛合金铸锭的生产,是一种成熟的工业熔炼方法,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自耗电极与熔池间的电弧放电所产生的高温不断将自耗电极熔化,在坩埚内便可得到经提纯后的金属钛锭。其特点在于能将熔炼和铸造结合在一起,金属不与空气及耐火材料发生作用,并有独特的结晶条件,能有力地排除金属中的杂质,如非金属夹杂和溶于金属中的气体等,使被熔金属得到很好的提纯。
[0003]在真空自耗电弧炉熔炼过程中熔炼电流很大,通常有几十千安,电极杆通过导电法兰与辅助电极连接成一体作为电弧熔炼的一极,大电流要从此通过。在熔炼过程中,电极杆自身非纯铜,导电法兰的材料为纯铜,两种金属的电阻率不同,在它们之间必定会产生电压降,从而产生接触电阻,接触电阻过大,造成电极杆与其下部的导电法兰之间的导电能力减弱,不利于大电流通过,在接触面会出现局部高温甚至起弧现象,导致电极杆烧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极杆头部导电装置,在电极杆头部增加导电环,降低现有电极杆与导电法兰之间的接触电阻,增强电极杆头部的导电性,提高电极杆的使用寿命。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极杆头部导电装置,包括电极杆和导电环,电极杆头部下端设置有导电法兰,导电环为圆环形,导电环与电极杆头部的凹凸面相契合,导电环的底部下表面与导电法兰的上表面紧密相接。
[0006]所述电极杆头部沿圆周方向开设有环形凹槽,导电环的上部向内设置有环形凸缘。
[0007]所述电极杆头部沿圆周方向设置有环形凸缘,导电环的上部向内开设有环形凹槽。
[0008]所述导电环与电极杆头部之间的环形凹槽、环形凸缘尺寸相契合一致,安装后紧密贴合。
[0009]所述导电环为两半分体结构,导电环的外周设置有抱箍,将导电环固定在电极杆头部位置。
[0010]所述导电环由铜制成。
[0011]这种电极杆头部导电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在真空自耗电弧炉熔炼前,先根据熔炼铸锭的牌号,选取相应的辅助电极。在电极杆头部沿圆周方向设置有环形凹槽或环形凸缘,将两半分体结构的导电环上部的环形凸缘或环形凹槽卡入电极杆头部的环形凹槽或环
形凸缘内,外部用抱箍固定,导电环内壁与电极杆头部外壁的凹凸面相贴合,导电环的底部下表面与导电法兰的上表面紧密相接;辅助电极通过电极连接夹头与电极杆连接,并将辅助电极与电极杆锁紧,电极杆导电法兰的下表面与辅助电极的上表面紧密相接,辅助电极再通过焊接的方式与需要熔炼的金属自耗电极连接,电极杆经导电环、导电法兰连接辅助电极后与熔炼电极焊接作为一极,以水冷坩埚作为另一极,自耗电极在低电压、高电流的电弧高温作用下迅速融化并在水冷坩埚中凝固,来进行金属熔炼。
[0012]所述导电环与电极杆头部之间的环形凹槽、环形凸缘尺寸相契合一致,安装后紧密贴合;导电环由铜制成;这样设置的目的是:电极杆自身非纯铜,导电法兰的材料为纯铜,两种金属的电阻率不同,在它们之间必定会产生电压降,从而产生接触电阻,在电极杆头部设置铜制的导电环,增加电极杆头部与导电法兰的接触面积,降低接触电阻,增强电极杆与其下部的导电法兰之间的导电能力,有利于大电流通过,避免电极杆与导电法兰在接触面会出现局部高温甚至起弧现象,延长电极杆的使用寿命。
[0013]所述导电环为两半分体结构,导电环的外周设置有抱箍,将导电环固定在电极杆头部位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导电环为两半分体结构,方便安装固定,导电环与电极杆头部紧密贴合,保证熔炼电流通过,避免在接触处放电起弧而造成电极杆熔断事故。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电极杆头部增加导电环,增加电极杆与导电法兰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接触电阻,增强电极杆头部的导电性,有利于大电流通过,避免电极杆与导电法兰之间的接触面出现局部高温甚至放电起弧现象,延长电极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电极杆与导电环第一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电极杆与导电环第二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导电环与导电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记: 1、电极杆;2、导电环;3、导电法兰;4、辅助电极;5、电极连接夹头;6、抱箍;7、环形凹槽;8、环形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如图所示,一种电极杆头部导电装置,包括电极杆1和导电环2,电极杆1头部下端设置有导电法兰3,导电环2为圆环形,导电环与电极杆头部的凹凸面相契合,导电环2的底部下表面与导电法兰3的上表面紧密相接。
[0021]如图1所示,电极杆与导电环第一种连接方式:电极杆1头部沿圆周方向开设有环形凹槽7,导电环2的上部向内设置有环形凸缘8。
[0022]如图2所示,电极杆与导电环第二种连接方式:电极杆1头部沿圆周方向设置有环形凸缘8,导电环的上部向内开设有环形凹槽7。
[0023]所述导电环2与电极杆1头部之间的环形凹槽7、环形凸缘8尺寸相契合一致,安装后紧密贴合。通过导电环2增加电极杆1头部与导电法兰3的接触面积,降低接触电阻,增强电极杆1与其下部的导电法兰3之间的导电能力,有利于大电流通过。
[0024]所述导电环2为两半分体结构,导电环2的外周设置有抱箍6,将导电环2固定在电
极杆1头部位置。这样可以方便导电环2的安装固定,导电环2与电极杆1头部紧密贴合,保证熔炼电流通过,避免在接触处放电起弧而造成电极杆熔断事故。
[0025]所述导电环2由铜制成。
[0026]这种电极杆头部导电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在真空自耗电弧炉熔炼前,先根据熔炼铸锭的牌号,选取相应的辅助电极4。在电极杆1头部沿圆周方向开设有环形凹槽7或环形凸缘8,将两半分体结构的导电环2上部的环形凸缘8或环形凹槽7卡入电极1杆头部的环形凹槽7或环形凸缘8内,外部用抱箍6固定,导电环2内壁与电极杆1头部外壁的凹凸面相贴合,导电环2的底部下表面与导电法兰3的上表面紧密相接;辅助电极4通过电极连接夹头5与电极杆1连接,并将辅助电极4与电极杆1锁紧,电极杆1导电法兰3的下表面与辅助电极4的上表面紧密相接,辅助电极4再通过焊接的方式与需要熔炼的金属自耗电极连接,电极杆1经导电环2、导电法兰3连接辅助电极4后与熔炼电极焊接作为一极,以水冷坩埚作为另一极,自耗电极在低电压、高电流的电弧高温作用下迅速融化并在水冷坩埚中凝固,来进行金属熔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杆头部导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杆和导电环,电极杆头部下端设置有导电法兰,导电环为圆环形,导电环与电极杆头部的凹凸面相契合,导电环的底部下表面与导电法兰的上表面紧密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极杆头部导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极杆头部沿圆周方向开设有环形凹槽,导电环的上部向内设置有环形凸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极杆头部导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松伟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顺易钛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