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184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50
本申请涉及折叠装置和电子设备,折叠装置包括:固定架;转动架组件,转动架组件包括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布置在固定架两侧的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第一转动架与固定架之间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架与固定架之间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架与第二转动架相向转动时,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向远离固定架的方向运动。折叠装置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第一转动架与第二转动架相向转动的同时,能够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带动下沿远离固定架的方向运动,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不移动相比,能够增大折叠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的容纳空间,降低折叠装置对柔性屏的挤压,提高柔性屏的可靠性。柔性屏的可靠性。柔性屏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折叠式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折叠组件和柔性屏,其中,壳体包括分体设置的左壳体和右壳体,折叠组件位于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同时,柔性屏安装于左壳体和右壳体。当左壳体和右壳体在折叠组件的驱动下折叠时,能够带动柔性屏折叠,以使该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在该折叠状态,电子设备的体积较小,便于收纳存储;左壳体和右壳体在折叠组件的驱动下展开时,带动柔性屏展开,以使该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在该展开状态,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较大,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3]目前,现有的折叠式电子设备在折叠过程中,在折叠组件的折叠位置处会对柔性屏造成拉扯或挤压,导致柔性屏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时,能够减小柔性屏在展开和折叠过程中被拉扯或挤压的风险,提高柔性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05]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折叠装置,所述折叠装置包括:固定架;转动架组件,所述转动架组件包括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布置在所述固定架两侧的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所述第一转动架与所述固定架之间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转轴可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相对所述固定架运动;所述第二转动架与所述固定架之间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转轴可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相对所述固定架运动;所述第一转动架与所述第二转动架相向转动时,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向远离所述固定架的方向运动。
[0006]具体地,折叠装置在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第一转动架与第二转动架相向转动的同时,还能够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带动下沿远离固定架的方向运动,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不移动相比,能够增大折叠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的容纳空间。
[000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折叠装置还包括:摆臂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所述转动架组件通过所述摆臂组件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架滑动连接且可相对转动,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摆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架滑动连接且可相对转动,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架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
[0008]传动组件,包括传动组和推动组;所述传动组,包括位于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第一传动连杆和第二传动连杆;所述第一传动连杆与所述第一转动架滑动连接且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连杆与所述第二转动架滑动连接且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推动组,包括第一推动件和第二推动件,所述第一推动件与所述第二摆臂之间通
过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推动件还与所述第一传动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推动件与所述第一摆臂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推动件还与所述第二传动连杆转动连接;
[0009]其中,所述第一传动连杆相对所述固定架转动所绕轴线与所述第一传动连杆相对所述第一推动件转动所绕轴线为不同轴线,所述第二传动连杆相对所述固定架转动所绕轴线与所述第二传动连杆相对所述第二推动件转动所绕轴线为不同轴线;所述第一传动连杆用于传递所述第一转动架的运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推动件推动所述第二转轴向远离所述固定架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传动连杆用于传递所述第二转动架的运动以带动所述第二推动件推动所述第一转轴向远离所述固定架的方向运动。
[0010]本方案中,第一摆臂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动架和第二推动件连接,第二摆臂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转动架和第一推动件连接,因此,该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之间通过第一传动连杆、第一推动件和第二摆臂连接,还通过第二传动连杆、第二推动件和第一摆臂连接,此时,该第一传动连杆、第一推动件、第二摆臂以及第二传动连杆、第二推动件、第一摆臂用于实现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的联动。该第一传动连杆用于传递第一转动架的运动,第二传动连杆用于传递第二转动架的运动,以使当第一转动架与第二转动架相向转动的过程中,第一转动架通过第一传动连杆带动第一推动件推动第二转轴向远离固定架的方向运动,第二转动架通过第二传动连杆带动第二推动件推动第一转轴向远离固定架的方向运动,以增大折叠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的容纳空间。同时,第一摆臂与第一转动架之间转动连接时,能够降低折叠装置折叠或展开过程中第一摆臂与第一转动架之间卡死的风险,第二摆臂与第二转动架之间转动连接时,能够降低折叠装置折叠或展开过程中第二摆臂与第二转动架之间卡死的风险。
[00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限位组,所述限位组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推动件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摆臂和所述第一推动件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推动件沿第一预设轨迹运动,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推动件沿第二预设轨迹运动。
[0012]本方案中,第一传动连杆的第一摇杆、第一推动件、第二限位件与固定架形成第一双摇杆机构,第二传动连杆的第二摇杆、第二推动件、第一限位件与固定架形成第二双摇杆机构,此时,当该折叠装置通过上述第一双摇杆机构和第二双摇杆机构实现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之间的传动时,由于双摇杆机构的各运动构件均在同一平面内运动,从而能够降低折叠装置的复杂程度,并简化折叠装置各部件的运动,提高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运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且该折叠装置的传动组件通过双摇杆机构实现时,上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可以与双摇杆机构的连杆连接,当连杆做平面运动时,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做平面运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相对于固定架(机架)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运动。
[00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预设轨迹和所述第二预设轨迹均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本方案中,在该第一双摇杆机构中,当第一摇杆和第二限位件的长度相同时,表示该第一双摇杆机构的两个连架杆的长度相同,此时,该第一双摇杆机构的连杆(第一推动
件)的运动为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的平移,即第一预设轨迹为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直线;同样地,在该第二双摇杆机构中,当第二摇杆和第一限位件的长度相同时,表示该第二双摇杆机构的两个连架杆的长度相同,此时,该第二双摇杆机构的连杆(第二推动件)的运动为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的平移,即第二预设轨迹为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直线。当第一推动件和第二推动件的运动轨迹均为沿宽度方向的直线时,能够进一步提高二者的运动稳定性,从而提高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沿固定架的宽度方向运动的稳定性。
[00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预设轨迹和所述第二预设轨迹均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向所述固定架的厚度方向倾斜;且所述第一预设轨迹和所述第二预设轨迹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推动件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运动的过程中沿所述固定架的厚度方向倾斜;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装置包括:固定架;转动架组件,所述转动架组件包括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布置在所述固定架两侧的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所述第一转动架与所述固定架之间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转轴可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相对所述固定架运动;所述第二转动架与所述固定架之间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转轴可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相对所述固定架运动;所述第一转动架与所述第二转动架相向转动时,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向远离所述固定架的方向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装置还包括:摆臂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所述转动架组件通过所述摆臂组件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架滑动连接且可相对转动,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摆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架滑动连接且可相对转动,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架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传动组件,包括传动组和推动组;所述传动组,包括位于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第一传动连杆和第二传动连杆;所述第一传动连杆与所述第一转动架滑动连接且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连杆与所述第二转动架滑动连接且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推动组,包括第一推动件和第二推动件,所述第一推动件与所述第二摆臂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推动件还与所述第一传动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推动件与所述第一摆臂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推动件还与所述第二传动连杆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传动连杆相对所述固定架转动所绕轴线与所述第一传动连杆相对所述第一推动件转动所绕轴线为不同轴线,所述第二传动连杆相对所述固定架转动所绕轴线与所述第二传动连杆相对所述第二推动件转动所绕轴线为不同轴线;所述第一传动连杆用于传递所述第一转动架的运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推动件推动所述第二转轴向远离所述固定架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传动连杆用于传递所述第二转动架的运动以带动所述第二推动件推动所述第一转轴向远离所述固定架的方向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限位组,所述限位组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推动件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摆臂和所述第一推动件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推动件沿第一预设轨迹运动,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推动件沿第二预设轨迹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轨迹和所述第二预设轨迹均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延伸,并向所述固定架的厚度方向倾斜;且所述第一预设轨
迹和所述第二预设轨迹的倾斜方向相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限位组,所述限位组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均与所述固定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架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推动件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推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限位件沿所述固定架的厚度方向运动;所述第二限位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架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推动件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推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限位件沿所述固定架的厚度方向运动;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推动件沿第三预设轨迹运动,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推动件沿第四预设轨迹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相对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的侧壁设置有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滑槽滑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均沿所述固定架的厚度方向凹陷;所述第一推动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推动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槽。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推动件,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推动件;所述固定架相对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侧壁设置有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滑槽滑动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装置还包括支撑板组件,所述支撑板组件包括沿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布置在所述固定架两侧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转动架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传动连杆滑动连接并可相对转动;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转动架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传动连杆滑动连接并可相对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架和所述第二转动架相向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传动连杆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板靠近所述固定架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固定架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传动连杆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所述固定架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固定架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所述第一转动架和所述第二转动架相向转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杨明田海强吴伟峰黄涛汪尚云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