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荧光增白剂连续合成的反应装置及工艺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1842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精细化工领域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荧光增白剂连续合成的反应装置及工艺方法,其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反应装置包括第一微混合器、反应器组、延时反应器、第二微混合器、配料储罐、甲醇溶液储罐、溶剂储罐、醋酸储罐、混合溶液储罐和反应液接收罐,本发明专利技术以4,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荧光增白剂连续合成的反应装置及工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精细化工领域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荧光增白剂连续合成的反应装置及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荧光增白剂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其属于光学无色染料,它的作用原理是利用光效应增白物质,其年产量约占全球染料年产量的10%~12%,目前已发展为15个类型,359个品种,共计4000多个型号,并广泛应用于日化、纺织、造纸、合成树脂和合成纤维等工业。我国荧光增白剂的生产和使用已有了较长的时间,目前已发展为十几个品种,产量占染料的4%~5%。其消费组成为:约1%荧光增白剂应用于高分子合成,20%应用于纺织品业,34%应用于造纸业,45%应用于日用化学业。目前,国内每年仅用于洗涤剂行业的增白剂约10000吨。
[0003]荧光增白剂二苯乙烯联苯二磺酸钠(简称CF-351),分子式为C
28
H
20
S2O6Na2,它是荧光增白剂行业最重要的产品,其属于一种荧光染料,又称为白色染料,属阴离子性。其结构是一种单双键共轭结构的苯系衍生物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荧光增白剂连续合成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微混合器(R1)、反应器组(R2)、延时反应器(R3)、第二微混合器(R4)、配料储罐(V1)、甲醇溶液储罐(V2)、溶剂储罐(V3)、醋酸储罐(V4)、混合溶液储罐(V5)和反应液接收罐(V7),其中配料储罐(V1)、混合溶液储罐(V5)、反应器组(R2)、延时反应器(R3)、第二微混合器(R4)依次串联,且在所述配料储罐(V1)和所述混合溶液储罐(V5)之间的第一管路(L1)上设有第一转料泵(P1),在所述混合溶液储罐(V5)和所述反应器组(R2)之间的第二管路(L2)上依次设有第一计量泵(P4)、第一质量流量计(F1)和第一换热器(H1),甲醇溶液储罐(V2)和溶剂储罐(V3)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微混合器(R1)的不同输入端相连,且所述甲醇溶液储罐(V2)与第一微混合器(R1)之间的第三管路(L3)上设有第二转料泵(P2),所述溶剂储罐(V3)与第一微混合器(R1)之间的第四管路(L4)上设有第三转料泵(P3),所述第一微混合器(R1)输出端通过第五管路(L5)与所述反应器组(R2)另一个入料端相连,且所述第五管路(L5)上依次设有第二计量泵(P5)、第二质量流量计(F2)和第二换热器(H2),醋酸储罐(V4)通过第六管路(L6)与所述第二微混合器(R4)另一个入料端相连,且所述第六管路(L6)上设有第三计量泵(P6),所述第二微混合器(R4)的出料端与反应液接收罐(V7)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荧光增白剂连续合成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组(R2)包括碰撞微混合器(21)、集换热板式微反应器(22)和延时管(23),其中碰撞微混合器(21)设于反应器组(R2)的输入侧,所述碰撞微混合器(21)的第一入料端(211)通过所述第二管路(L2)与所述混合溶液储罐(V5)相连,所述碰撞微混合器(21)的第二入料端(212)通过所述第五管路(L5)与所述第一微混合器(R1)相连,集换热板式微反应器(22)和延时管(23)交错串联,且每一个集换热板式微反应器(22)与其后相邻的延时管(23)形成一组换热延时单元,所述碰撞微混合器(21)的出料端(213)通过管路与相邻一组换热延时单元中的集换热板式微反应器(22)相连,远离所述碰撞微混合器(21)的一组换热延时单元中的延时管(23)输出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微混合器(R4)的一个入料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荧光增白剂连续合成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微混合器(21)为Y型流道式多级碰撞混合器,包括反应器上盖(73)、反应器下盖(78)、分流板(74)、直流通道板(75)和碰撞混合通道板(76),所述反应器上盖(73)与碰撞混合通道板(76)之间以及所述反应器下盖(78)与碰撞混合通道板(76)之间均由外到内设有分流板(74)和直流通道板(75),所述分流板(74)设有中间通道(742)和多个分流通道(741),所述反应器上盖(73)中部和所述反应器下盖(78)中部均设有入料口与对应侧分流板(74)内的中间通道(742)连通,所述分流通道(741)呈Y型并设有一个输入端(744)和两个输出端(743),且所述输入端(744)与对应中间通道(742)连通,所述输出端(743)与相邻直流通道板(75)上对应的直流细孔相通,所述碰撞混合通道板(76)设有中间碰撞通道(761)和多个汇聚碰撞通道(762),所述汇聚碰撞通道(762)呈Y型并设有两个入料端(763)和一个出料端(765),且所述入料端(7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冬茂周川杨林涛王珂刘嵩闫士杰廉鹏飞胥维昌龚党生王振元弓玮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新纪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