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触控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触控显示基板是一种将触控与显示驱动集成(touch and display driver inte gration,TTDI)的显示基板,也称为TTDI显示基板。
[0003]相关技术中,TTDI显示基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以及与该多个触控电极一一对应连接的触控信号线。每条触控信号线还均与触控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连接,每条触控信号线用于在显示阶段为所连接的触控电极提供公共电极信号,以及在触控阶段在所连接的触控电极和触控IC之间传输触控信号。
[0004]但是,由于每个触控电极均需要与一条触控信号线连接,因此导致引线区域的走线数量较多,不利于窄边框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可以解决相关技术引线区域的走线数量较多,不利于窄边框设计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具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多个触控电极;以及,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多个信号传输电路、多条第一控制线、多条第二控制线、目标信号线以及多条触控信号线;其中,每个所述信号传输电路均分别与一条所述第一控制线、一条所述第二控制线、所述目标信号线、一条所述触控信号线以及一个所述触控电极连接;每个所述信号传输电路均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控制线提供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触控电极和所述目标信号线的通断状态,以及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控制线提供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触控电极和所述触控信号线的通断状态;至少两个所述信号传输电路与同一条所述触控信号线连接,且与同一条所述触控信号线连接的至少两个所述信号传输电路中,任意两个所述信号传输电路与不同的所述第一控制线连接,且与不同的所述第二控制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信号传输电路包括:第一信号传输子电路和第二信号传输子电路;所述第一信号传输子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线、所述目标信号线和所述触控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信号传输子电路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控制线提供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触控电极和所述目标信号线的通断状态;所述第二信号传输子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线、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触控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信号传输子电路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控制线提供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触控电极和所述触控信号线的通断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子电路包括:第一信号传输单元和第二信号传输单元;所述第一控制线包括:第一子控制线和第二子控制线;所述第一信号传输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子控制线、所述目标信号线和一个所述触控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信号传输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子控制线提供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触控电极和所述目标信号线的通断状态;所述第二信号传输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二子控制线、所述目标信号线和一个所述触控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信号传输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子控制线提供的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触控电极和所述目标信号线的通断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互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单元包括:第一N型晶体管;所述第二信号传输单元包括:第一P型晶体管;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子控制线连接,所述第一P型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子控制线连接;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一P型晶体管的第一极均与所述目标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的第二极和所述第一P型晶体管的第二极均与一个所述触控电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传输子电路包括:第三信号传输单元和第四信号传输单元;所述第二控制线包括:第三子控制线和第四子控制线;所述第三信号传输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三子控制线、所述触控信号线和一个所述触控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信号传输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三子控制线提供的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触控电极和所述触控信号线的通断状态;所述第四信号传输单元分别与所述第四子控制线、所述触控信号线和一个所述触控电极连接,所述第四信号传输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四子控制线提供的第四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触控电极和所述触控信号线的通断状态;其中,所述第三控制信号与所述第四控制信号互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信号传输单元包括:第二N型晶体管;所述第四信号传输单元包括:第二P型晶体管;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子控制线连接,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四子控制线连接;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的第一极均与所述触控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的第二极和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的第二极均与所述触控电极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信号传输子电路中的P型晶体管的宽长比大于宽长比阈值。8.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信号传输子电路包括的两个晶体管,沿所连接的触控信号线的延伸方向排布,且每个所述信号传输子电路包括的两个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距离大于距离阈值。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信号传输子电路包括的两个晶体管中,一个所述晶体管的源极在所述触控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上的延伸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另一个所述晶体管的源极在所述触控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上的延伸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叠;且,每个所述信号传输子电路包括的两个晶体管中,一个所述晶体管的漏极在所述触控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上的延伸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另一个所述晶体管的漏极在所述触控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上的延伸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叠。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信号传输电路与同一条所述触控信号线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与同一条所述触控信号线连接的至少两个所述信号传输电路所连接的各个触控电极位于同一列,或,同一行。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各条所述第一控制线和各条所述第二控制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各条所述触控信号线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14.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和所述显
示区沿所述触控信号线的延伸方向排列。15.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在所述触控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宽度阈值。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子电路包括:第一信号传输单元和第二信号传输单元;所述第一控制线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霍培荣,刘弘,梁朝,丁爱宇,肖振宏,张永强,刘雨生,徐敬义,刘建涛,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鄂尔多斯市源盛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