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含有白叶藤碱类似物和小分子酚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179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白叶藤碱或新白叶藤碱和小分子酚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有效成分为白叶藤碱,新白叶藤碱和百里酚,香芹酚,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白叶藤碱类似物和小分子酚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杀菌组合物,是以白叶藤碱或新白叶藤碱和小分子酚类化合物为有效成分,适用于防治立枯丝核菌、油菜菌核病、番茄灰霉病、小麦赤霉病、稻瘟病和棉花枯萎病引起的植物病害上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在防治植物病原真菌的诸多措施中,化学防治仍是目前主流的防治手段,在防治初期一般都能取得高效的防治效果。但是由于长期的不合理使用,细菌和真菌对这些化学杀菌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导致加大用药量才能达到理想的杀菌效果,进而使药物残留增多,毒副作用增强。为了应对这种耐药性,减少化学杀菌剂的用量,联合用药或复配显得尤为重要,其不仅可以减少药物的用量,增加病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扩大抗菌谱,减少环境的污染,更重要的是可以减缓杀菌剂耐药性的出现。
[0003]白叶藤碱和新白叶藤碱是西非国家药用植物白叶藤(C.sanguinolenta)中的生物碱。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细胞毒性,抗细菌,抗真菌和抗寄生虫等活性,因其结构新颖,活性多样,成为目前天然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
[0004]酚类化合物是一类比较常见的生物活性小分子化合物,在自然界中酚类化合物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据报道酚类化合物中的简单酚,黄酮及醌类等在植物体外对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与孢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在植物体内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在植物抗病,基因的诱导表达,信号传导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此外,研究发现丁香酚(Eugenol)对烟草疫霉(Phytophthora)的MIC=200μg/mL;紫檀芪(Pterostilbene)在50mg/L时能够完全抑制灰霉菌B.cinerea的孢子萌发;香芹酚(carvacrol)在25μg/mL时,对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的孢子萌发抑制率达到了100%。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它们具有很高的抗菌和杀虫功效,但他们对恒温动物的毒性却很低,因此酚类化合物在抗菌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0005]通过大量试验发现,将白叶藤碱或新白叶藤碱和小分子酚类化合物组合应用,在防治立枯丝核菌、油菜菌核病、番茄灰霉病、小麦赤霉病、稻瘟病和棉花枯萎病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其防治效果提高的同时,还可减少用药量,符合“农药零增长”的需求。且目前,尚无关于白叶藤碱或新白叶藤碱和小分子酚类化合物复配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白叶藤碱或新白叶藤碱和小分子酚类化合物的杀菌剂组合物,用于防治立枯丝核菌、油菜菌核病、番茄灰霉病、小麦赤霉病、稻瘟病和棉花枯萎病应用。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含白叶藤碱或新白叶藤碱和小分子酚类化合物的杀菌剂组合物,包括活性组
分A与活性组分B,所述活性组分A为白叶藤碱或新白叶藤碱,所述活性组分B为小分子酚类化合物,活性组分A与活性组分B的重量份数比为1:1,1:10,1:20,1:50,1:100。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菌剂组合物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菌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组合物的防治效果比单剂有了明显提高。
[001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菌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作用机制各不相同,组合物的可望能延缓或克服病害抗药性的产生,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有利于病害的综合治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质,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中,除另有说明外,所有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0013]实施例1:一种含白叶藤碱或新白叶藤碱和小分子酚类化合物的杀菌剂组合物,包括活性组分A与活性组分B(如结构式1所示),所述活性组分A为白叶藤碱或新白叶藤碱,所述活性组分B为小分子酚类化合物。
[0014][0015]实施例2:白叶藤碱和活性组分B混配对油菜菌核病的室内活性测定
[0016]本实验中所用的植物病原菌为实验室4℃保存的菌种,采用的培养基为马铃薯琼脂葡萄糖培养基(简称PDA)。PDA培养基配方:马铃薯(去皮)200g,葡萄糖20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自然PH。
[0017]杀菌剂的混配增效作用依照Wadley(1967)公式计算不同药剂混合后的协同作用系数:
[0018][0019][0020]式中a,b代表白叶藤碱或新白叶藤碱(A),小分子酚类化合物(B)两种药剂在混合物中所占比率EC
50
(A),EC
50
(B)分别表示实际观测EC
50
值,EC
50
(Exp)表示A,B两种药剂按a:b混合后的理论EC
50
值,EC
50
(Obs)为A,B两种药剂按a:b混合后的实际观测EC
50
值。SR>1.5为增
效;SR<0.5为拮抗;SR介于0.5和1.5之间表示相加作用。
[0021]白叶藤碱和活性组分B混配对油菜菌核病的室内毒力增效作用如表1所示。
[0022]表1.白叶藤碱和活性组分B混配对油菜菌核病的室内毒力增效作用
[0023][0024]由表1可知,白叶藤碱和活性组分B混配质量比在1:1,1:10,1:20,1:50,1:100时对油菜菌核病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尤其是白叶藤碱和P4在质量比1:50下,SR高达39.75。
[0025]实施例3:白叶藤碱和活性组分B混配对立枯丝核菌的室内活性测定
[0026]白叶藤碱和活性组分B混配对立枯丝核菌的室内毒力增效作用如表2所示。
[0027]表2.白叶藤碱和活性组分B混配对立枯丝核菌的室内毒力增效作用
[0028][0029]由表2可知,白叶藤碱和活性组分B混配质量比在1:1,1:10,1:20,1:50,1:100时对立枯丝核菌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尤其是白叶藤碱和P1在质量比1:1下,SR高达9.75。
[0030]实施例4:白叶藤碱和活性组分B混配对小麦赤霉病的室内活性测定
[0031]白叶藤碱和活性组分B混配对小麦赤霉病的室内毒力增效作用如表3所示。
[0032]表3.白叶藤碱和活性组分B混配对小麦赤霉病的室内毒力增效作用
[0033][0034]由表3可知,白叶藤碱和活性组分B混配质量比在1:1,1:10,1:20,1:50,1:100时对小麦赤霉病的增效作用不是很明显,只有白叶藤碱和P2在质量比为1:50时,SR=1.53;白叶藤碱和P5在质量比为1:100时,SR=1.52。其余组合物更多的表现为相加作用,其次是拮抗作用。
[0035]实施例5:白叶藤碱和活性组分B混配对番茄灰霉病的室内活性测定
[0036]白叶藤碱和活性组分B混配对番茄灰霉病的室内毒力增效作用如表4所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白叶藤碱或新白叶藤碱和小分子酚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白叶藤碱,新白叶藤碱和百里酚(P1),香芹酚(P2),6-叔丁基间甲酚(P3),2-异丙基苯酚(P4),2-叔丁基苯酚(P5),2,4-二叔丁基苯酚(P6)。白叶藤碱或新白叶藤碱和小分子酚类化合物的质量份数比为1:1,1:10,1:20,1:50,1: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具有如下的分子结构特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白叶藤碱或新白叶藤碱和小分子酚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病害中的应用。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映前周锐楚庆如张智军赵文斌李虎马醌原陈永甲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