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共模电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169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共模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磁芯、第一绕线结构、第二绕线结构以及底座组件;所述第一绕线结构缠绕于所述磁芯的一侧,所述第二绕线结构缠绕于所述磁芯的另一侧;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基板、磁芯固定槽、两个第一调节结构、两个第一引脚、两个第二调节结构、两个第二引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调节共模电感器通过活接口和滑动槽配合能提升适用范围,通过活接口接入引脚方式可以较高的实现自动化配装。的实现自动化配装。的实现自动化配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共模电感器


[0001]本技术属于共模电感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共模电感器。

技术介绍

[0002]共模电感器用于过滤共模的电磁干扰信号或抑制电磁波。共模电感器通常包括底座、磁芯、绕组以及隔板。绕组缠绕设置于磁芯上,缠绕有绕组的磁芯通过点胶固定于底座上。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环形电感器都设置有底座,底座对磁芯及绕线组起到了承载与固定的作用,绕线组的引出端贯穿底座露出,以形成连接引脚。通过将引脚插设于电路板的过线孔中,以将电感器接入控制电路中。然而,电感器的底座将引脚进行了固定,使得各引脚的相对位置无法调节改变,因此一种环形电感器仅能适配于一种特定规格尺寸的PCB板,导致该环形电感器的适用范围小;并且整个装配步骤自动化不高,需要更多人工介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活接口和滑动槽配合能提升适用范围的可调节共模电感器。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共模电感器,其包括:磁芯、第一绕线结构、第二绕线结构以及底座组件;
[0005]所述第一绕线结构缠绕于所述磁芯的一侧,所述第二绕线结构缠绕于所述磁芯的另一侧;
[0006]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基板、磁芯固定槽、两个第一调节结构、两个第一引脚、两个第二调节结构、两个第二引脚;
[0007]所述磁芯固定槽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磁芯固定槽与所述磁芯相配合,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滑动槽和活接口、滑动槽和活接口相连、所述调节结构贯穿所述基板、所述两个第一调节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两个第二调节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引脚包括滑动部、接线孔和卡紧部件,所述第一引脚的结构与所述第二引脚的结构相同,所述卡紧部件设置在所述接线孔内、所述滑动部可通过所述活接口滑入到所述滑动槽内、所述两个第一引脚的接线孔分别与所述第一绕线结构的两端引线连接、所述两个第二引脚的接线孔分别与所述第二绕线结构的两端引线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可调节共模电感器还包括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隔板在所述第一绕线结构和第二绕线结构中间,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绕线结构和第二绕线结构隔开。
[0009]优选地,所述活接口可用塞子塞住。
[0010]优选地,所述磁芯结构与所述磁芯固定槽通过点胶固定为一体。
[0011]优选地,所述磁芯固定槽为凹槽、所述凹槽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凹槽设置在基板中间。
[0012]优选地,所述两个第一调节结构按预定方式设置在所述磁芯固定槽两侧、所述两
个第二调节结构按预定方式设置在所述磁芯固定槽两侧。
[0013]优选地,所述两个第一调节结构与所述磁芯固定槽平行、所述两个第二调节结构与所述磁芯固定槽平行。
[0014]优选地,所述滑动槽贯穿所述基板、所述滑动槽靠近所述基板上下表面的两端比中间部窄。
[0015]优选地,所述磁芯为环形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绕线结构和第二绕线结构均在引线一端设置有卡紧装置。
[0017]本技术提供的可调节共模电感器,通过活接口和滑动槽配合能提升适用范围,通过活接口接入引脚方式可以较高的实现自动化配装。
附图说明
[0018]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技术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的主旨。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有隔板可调节共模电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带隔板可调节共模电感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可调节共模电感器调节结构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共模电感器引脚调节结构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提供另一实施例的无隔板的可调节共模电感器引脚调节结构示意图。
[0024]图1中:磁芯1、第一绕线结构2、第二绕线结构3、底座组件4、隔板5;
[0025]图2中:磁芯固定槽41、第一调节结构42、第一引脚43、第二调节结构 44、基板45、隔板46、基板上表面47、基板第一侧面48、基板第二侧面49;
[0026]图3中:第一引脚43、滑动槽421、活接口422;
[0027]图4中:滑动部431、接线孔432、卡紧部件433;
[0028]图5中:磁芯1、第一绕线结构2、第二绕线结构3、底座组件4。
[0029]其中2个第一调节结构和2个第二调节结构为一样的结构,2个第一引脚和 2个第二引脚为一样的结构;在本申请中,所称的基板下表面是指基板上表面对应面,基板第三侧面是指基板第一侧面对应面,基板第四侧面是指基板第二侧面对应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0031]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3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3]一种可调节共模电感器(请参考图1

图5),包括:磁芯1、第一绕线结构 2、第二绕线结构3以及底座组件4;
[0034]第一绕线结构2缠绕于磁芯1的一侧,第二绕线结构3缠绕于磁芯1的另一侧;
[0035]底座组件4包括基板45、磁芯固定槽41、两个第一调节结构42、两个第一引脚43、两个第二调节结构44、两个第二引脚;
[0036]磁芯固定槽41设置在基板45上,磁芯固定槽41与磁芯1相配合,调节结构包括滑动槽421和活接口422、滑动槽421和活接口422相连、调节结构贯穿基板45、两个第一调节结构42分别设置在基板45上、两个第二调节结构44分别设置在基板45上,第一引脚1包括滑动部431、接线孔431和卡紧部件433,第一引脚1的结构与第二引脚的结构相同,卡紧部件433设置在接线孔432内、滑动部431可通过活接口422滑入到滑动槽421内、两个第一引脚43的接线孔 432分别与第一绕线结构2的两端引线连接、两个第二引脚的接线孔432分别与第二绕线结构3的两端引线连接。
[0037]在使用时,步骤一:引脚一端伸到电路板焊接点上进行焊接、待四个引脚完成焊接后,用第一调节结构42和第二调节结构44同侧的两个活接口422对着其中两个滑动部431,他们相对滑动并使滑动部431滑入滑动槽421,调节滑动部431在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共模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磁芯、第一绕线结构、第二绕线结构以及底座组件;所述第一绕线结构缠绕于所述磁芯的一侧,所述第二绕线结构缠绕于所述磁芯的另一侧;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基板、磁芯固定槽、两个第一调节结构、两个第一引脚、两个第二调节结构、两个第二引脚;所述磁芯固定槽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磁芯固定槽与所述磁芯相配合,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滑动槽和活接口、滑动槽和活接口相连、所述调节结构贯穿所述基板、所述两个第一调节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两个第二调节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引脚包括滑动部、接线孔和卡紧部件,所述第一引脚的结构与所述第二引脚的结构相同,所述卡紧部件设置在所述接线孔内、所述滑动部可通过所述活接口滑入到所述滑动槽内、所述两个第一引脚的接线孔分别与所述第一绕线结构的两端引线连接、所述两个第二引脚的接线孔分别与所述第二绕线结构的两端引线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节共模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共模电感器还包括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隔板在所述第一绕线结构和第二绕线结构中间,所述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发黎伟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今耀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