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的低噪出风口通道,它包括设于主机体上的出风口通道,该主机体净化的空气经出风口通道对外输送;所述出风口通道为一体注塑成型构造,该出风口通道的内周壁为由平面和曲面构成的连续平滑表面。该出风口通道的顶部和侧壁均为直线角度,其塑料制品在脱模时轨道与制品直线角度一致,可以实现顺利脱模,实现出风口通道的一次注塑成型,使得出风口通道的内周壁更为平整度得到有效提高,风流体流动的顺畅度得到有效提升。提升。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空气净化器的低噪出风口通道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的低噪、高效的出风口通道。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净化器的使用率随着大气污染原因而逐步提高,现有常见的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通道多为分体结构,如CN211543204U公开的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07299250U公开的空气净化器等,其方形出风口的通道由于受到风流体因素影响,及出风口通道2与出风盖板、正面盖板等部件的结构连接因素的限制,该出风口通道呈转折延伸、出气口大于进气口等特点的三维异形构造,该异形构造存在多个干涉角度和形状限制。如图5、图6所示,该主机体1的出风口通道2的顶部和底部具有相互干涉的R形结构,且该主机体1的出风口通道2的左右侧壁亦为具有凹凸形状的R形结构,其塑料制品脱模轨道需要跟制品轨道一致,脱模轨道对应需要为凹凸形,为非直线结构,在脱模过程形成倒扣,致使不能实现脱模,为此,现有的该出风口通道的一次模注成型几乎不能实现。由此,现有技术的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通道多只能采用分体(包括上盖100、与主机体一体的底座200及装配于底座外端折角的导流组件300)组装形式。
[0003]然而,现有的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通道的凹凸异形结构,首先影响到了风流体流动的流畅度,使得风流体容易产生回流情况,致使噪音增大;另外分体拼装的各个组件拼接处必然存在着间隙,多个组件组装紧密型不足,导致出风口通道存在着漏风情况,引起风向及出风阻力加大,导致噪音增大和出风量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的低噪出风口通道,以克服现有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通道多为异形构造,难以实现一次模注成型,多组件拼装紧密性差,出风阻力大,风噪大等问题。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用于空气净化器的低噪出风口通道,包括主机体,该主机体净化的空气经出风口通道对外输送;上述出风口通道为一体注塑成型构造,该出风口通道的内周壁为由平面和曲面构成的流线型连续平滑表面。
[0007]进一步改进地,上述出风口通道的内周壁的顶面由内向外呈向下倾斜延伸,其延伸方向与水平面呈8~30
°
的a夹角。
[0008]进一步改进地,上述出风口通道的外周面的顶部一体设有一个或者多个支撑楞,该支撑楞的高度由内向外逐步增大,该支撑楞的顶沿与上述正面盖板的底面抵接。
[0009]进一步改进地,上述出风口通道的内周壁的底面由内向外呈向下倾斜延伸,其延伸方向与水平面呈13~38
°
的b夹角,且该b夹角的角度大于或者等于上述a夹角。
[0010]进一步改进地,上述出风口通道的内周壁的底面设有第二折面,该第二折面由内
向外呈向下倾斜延伸,其延伸方向与水平面呈30~60
°
的c夹角,且该c夹角的角度大于或者等于上述b夹角。
[0011]进一步改进地,上述出风口通道的内周壁的宽度由内向外逐步增大。
[0012]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出风口通道的顶部和侧壁均为直线角度,其塑料制品在脱模时轨道与制品直线角度一致,可以实现顺利脱模,实现出风口通道的一次注塑成型,使得出风口通道的内周壁更为平整度得到有效提高,风流体流动的顺畅度得到有效提升。另外,在使用相同尺寸规格的风叶和相同转速(1285rpm)的风机前提下,其所需风机电机功率可以更低(仅需28W,现有技术需32W),出风量更大(出风量为238 m3/h,现有技术为204 m3/h),噪音更低(仅为45~50dB,现有技术为60~63dB),空气净化能力更好(净化能力CFM为140,现有技术的净化能力CFM为120)。此外,该出风口通道的一体设置能够有效简化该出风口通道的构造及其其它连接组件的构造,减少塑料原料、螺丝钉等物料的使用,降低产品生产的物料成本,也使得组装工序得到有效简化,降低人力成本,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在同等风量需求的前提下,该空气净化器可配置更低功率的风机,综合能够使得空气净化器的生产成本降低30%左右。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主机体的俯视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主机体的仰视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施方式的主机体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0016]图4为本实施方式的主机体沿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0017]图5为
技术介绍
的空气净化器的主机体的俯视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
技术介绍
的空气净化器的主机体的仰视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照图1、图2、图3、图4,用于空气净化器的低噪出风口通道,包括主机体1,该主机体1净化的空气经出风口通道2对外输送;上述出风口通道2为一体注塑成型构造,该出风口通道2的内周壁为由平面和曲面构成的连续平滑表面。上述出风口通道2的内周壁的宽度由内向外逐步增大。如图4所示,上述出风口通道2的内周壁的顶面21由内向外呈向下倾斜延伸,其延伸方向与水平面呈8~30
°
的a夹角。上述出风口通道2的内周壁的底面22由内向外呈向下倾斜延伸,其延伸方向与水平面呈13~38
°
的b夹角,且该b夹角的角度大于或者等于上述a夹角。上述出风口通道2的内周壁的底面设有第二折面23,该第二折面23由内向外呈向下倾斜延伸,其延伸方向与水平面呈30~60
°
的c夹角,且该c夹角的角度大于或者等于上述b夹角。上述出风口通道2的外周面的顶部一体设有一个或者多个并排且均匀分布的支撑楞211,该支撑楞211的高度由内向外逐步增大,该支撑楞211的顶沿与上述正面盖板的底面抵接,该支撑楞211的设置使得出风口通道2的外周面与正面盖板的连接更为紧密,能够有效降低二者之间发生相对振动而有效降低设备的运行噪音。
[0021]继续参照参照图1、图2、图3、图4,上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风轮3、驱动电机、正面盖
板、出风盖板4、滤芯和背面盖板;上述主机体1的背面设有内凹的过滤腔11,主机体1的正面设有与该过滤腔11连通的内凹的净风腔10,该滤芯可拆卸地装设于该过滤腔11内,背面盖板用于封盖该过滤腔11地可拆卸地设于该主机体1的背面,驱动电机驱动风轮3转动驱动空气由背面盖板、滤芯、驱动电机、风轮3、上述出风口通道2、出风盖板4依次穿行流动;该正面盖板用于封盖主机体1的正面,且该正面盖板将净风腔10在主机体1正面侧的开口进行密封封盖;出风盖板4连接上述出风口通道2的出口端地装配于主机体1的侧面上。
[0022]参照图1、图3,优选上述净风腔10的内周壁呈圆柱面结构,上述出风口通道2的进气端的延伸方向与该圆周面呈相切结构,出风口通道2与净风腔10组合呈涡轮鼓风机壳构造。且优选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空气净化器的低噪出风口通道,包括设于主机体上的出风口通道,该主机体净化的空气经出风口通道对外输送;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通道为一体注塑成型构造,该出风口通道的内周壁为由平面和曲面构成的连续平滑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净化器的低噪出风口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通道的内周壁的顶面由内向外呈向下倾斜延伸,其延伸方向与水平面呈8~30
°
的a夹角。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空气净化器的低噪出风口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通道的外周面的顶部一体设有一个或者多个支撑楞,该支撑楞的高度由内向外逐步增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洪基,庄惠凤,吴敬泽,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超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