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管组件、空调外机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944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回风管组件、空调外机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用于解决进风管道中室内回风面积和新风回风面积难以兼顾的技术问题。所述回风管组件包括壳体以及隔板,隔板将壳体的通风腔分隔形成室内回风通道以及新风回风通道,室内回风通道可以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室内回风通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可以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端,新风回风通道的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侧方,新风回风通道的出风口可以设置在壳体的底侧,隔板相对于壳体的宽度方向进行倾斜设置。所述空调外机包括主机和回风管组件。所述空调器包括相连接的空调内机和空调外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回风管组件用于引导空调外机的回风气流。导空调外机的回风气流。导空调外机的回风气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风管组件、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回风管组件、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蒸发冷却技术是利用室外空气的不饱和性,通过水的蒸发带走热量,制取冷风或者冷水的技术。蒸发冷却设备分为直接蒸发冷却设备和间接蒸发冷却设备。间接蒸发冷空调机组内分为干通道和湿通道,一次空气流经干通道被等湿冷却后送入被调节空间,二次空气流经湿通道,湿通道内水蒸发吸热,二次空气被绝热加湿后排出。近年来数据中心通过间接蒸发冷却利用干空气能进行制冷,能够实现数据中心高效冷却,在行业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0003]相关技术中,间接蒸发冷空调机组包括主机和进风管道,其中主机包括风道和设置在风道内的换热芯体,进风管道用于将室内风和室外新风引入主机内的风道,并利用换热芯体将室外自然冷空气的冷量传递给室内回风,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由于间接蒸发冷空调机组的整体体积较大,进风管道的安装受限,进风管道需要在有限空间内设置相互隔离的室内回风通道和新风回风通道,以分别引入室内风气流和新风气流。
[0004]然而,相关技术中的进风管道的结构难以同时兼顾室内回风和新风回风的进风面积,其中一者的进风面积的增大会压缩另一者的进风面积减小,导致主机内的热交换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回风管组件、空调外机及空调器,旨在解决进风管道中室内回风面积和新风回风面积难以兼顾,主机热交换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回风管组件,用于空调外机,该回风管组件包括壳体和隔板,壳体具有通风腔,隔板设置于通风腔内,且隔板将通风腔分隔为室内回风通道和新风回风通道,室内回风通道与新风回风通道沿壳体的高度方向排布。
[0007]其中,室内回风通道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室内回风通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位于壳体的两端,新风回风通道的进风口位于壳体的侧方,新风回风通道的出风口位于壳体的底侧,隔板相对于壳体的宽度方向倾斜设置。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隔板形成的回风通道布局可以兼顾室内回风口面积和新风回风口面积。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0]进一步,隔板朝向新风回风通道的进风口的一侧与新风回风通道的进风口的边缘抵接,且隔板朝向新风回风通道的进风口的一侧高于隔板背离新风回风通道的进风口的一侧,如此设置,在增大了新风回风通道的进风口面积的同时,保证室内回风通道的通风面积不会减小。
[0011]进一步,隔板可以为两个,两个隔板与通风腔的内壁共同围设形成室内回风通道,
且两个隔板背离室内回风通道的一侧分别形成有新风回风通道,两个新风回风通道的进风口位于壳体的相对两侧,从而可以充分利用壳体的通风腔内的空间,将回风效率最大化。
[0012]进一步,隔板可以为平板件,两个隔板相邻的一侧边缘相互抵接且位于两个新风回风通道的出风口之间,如此设置,两个隔板可以共同形成一个截面呈V型的结构,在保证室内回风通道通风面积的同时,扩大新风回风通道进行口的面积。
[0013]进一步,两个隔板相对于室内回风通道的通风截面的中线对称设置,从而可以保证两侧新风回风的气流量的均衡性。
[0014]进一步,两个隔板对接的截面可以呈V型。
[0015]进一步,新风回风通道的进风口的长度与室内回风通道的延伸长度相匹配,从而充分利用壳体的侧面面积,增大新风回风通道的进风口大小。
[0016]进一步,新风回风通道的进风口的高度低于壳体的高度,如此设置,可以避免室内回风通道的通风面积被压缩。
[0017]进一步,新风回风通道的进风口的面积与室内回风通道的通风截面积相等,从而保证两者的回风气流的均衡性,提高热交换效率。
[0018]进一步,新风回风通道的进风口上可以设置有滤网,在室外进行进入新风回风通道时可以过滤掉所进入的室外空气的杂质或灰尘。
[001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外机,该空调外机包括主机和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回风管组件,回风管组件可以设置于主机的顶部,主机包括室内风风道和新风风道,回风管组件的室内回风通道与室内风风道连通,回风管组件的新风回风通道与新风风道连通,而室内风风道的出风口与室内空间连通,新风风道的出风口与室外空间连通,从而实现室内风和室外风的循环。
[0020]进一步,主机还可以包括热交换芯体和喷淋系统,室内风风道的气流与新风风道的气流通过热交换芯体进行热交换,喷淋系统与热交换芯体相对设置,且喷淋系统用于对新风风道的气流进行降温。
[002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空调内机,该空调外机安装于待调节空间的外部,并且其风道可以与待调节空间连通。
[0022]本技术提供的空调外机和空调器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回风管组件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回风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回风管组件的侧面示意图;
[0026]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回风管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0027]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外机的侧面内部视图;
[0029]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外机的爆炸视图。
[0030]附图标号说明:
[0031][0032]具体实施方式
[0033]在相关技术中,间接蒸发冷却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对温度和湿度均有较高要求的场合,例如数据中心的温度管控,而由于数据中心等场合需要大冷量进行降温,因此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体积和占用空间较大,其中,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回风管路需要同时开设室内风通道和新风通道,以使两路气流可以回流至机组内部进行间接热交换。然而,由于回风管路的整体安装空间有限,目前进风管道的结构难以同时兼顾室内回风和新风回风的进风面积,其中一者的进风面积的增大会压缩另一者的进风面积减小,在室内回风口具有足够的进风量时,新风回风口的进风面积小,会导致新风回风量不足,进而导致主机内的热交换效率降低。
[0034]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对回风管路内的隔板的结构设计,优化了室内回风通道以及新风回风通道的排布方式,在不增加回风管路整体占用空间大小的前提下,可以同时兼顾室内回风通道的通风面积以及新风回风通道的进风面积,从而在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同时,保证了空调机组内的室内风和新风热交换的较高效率。
[003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空调外机,所述回风管组件包括壳体和隔板,所述壳体具有通风腔,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通风腔内,且所述隔板将所述通风腔分隔为室内回风通道和新风回风通道,所述室内回风通道与所述新风回风通道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排布;所述室内回风通道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室内回风通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两端,所述新风回风通道的进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侧方,所述新风回风通道的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底侧,所述隔板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倾斜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朝向所述新风回风通道的进风口的一侧与所述新风回风通道的进风口的边缘抵接,且所述隔板朝向所述新风回风通道的进风口的一侧高于所述隔板背离所述新风回风通道的进风口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两个,两个所述隔板与所述通风腔的内壁共同围设形成所述室内回风通道,且两个所述隔板背离所述室内回风通道的一侧分别形成有所述新风回风通道,两个所述新风回风通道的进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平板件,两个所述隔板相邻的一侧边缘相互抵接且位于两个所述新风回风通道的出风口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隔板相对于所述室内回风通道的通风截面的中线对称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风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如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