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属于机电类。它包括有本体、连接界面组、接触端子组及定位组所构成,该本体的一侧延伸有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且该本体另一侧设有一空间,该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分别对应于连接界面组的第一连接界面与第二连接界面,该空间内容置有接触端子组,该接触端子组设置有第一接触端子与第二接触端子,该接触端子组上设置有定位组。优点在于:在第一接触端子与第二接触端子设置有定位组,可以排端的形式进行组装,节省加工组装时间,增进端子正位度品质的效果,实用性强。(*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电类,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的結构改良。技术背景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常用的连接器A内设置有第一接触端 子A2与第二接触端子A3,该第一接触端子A2与第二接舢端子A3 穿设本体Al且设置于第一座体A4与第二座体A5,以令对手件B插 设于第一连接界面A6与第二连接界面A7,并导通于第一接触端子 A2与第二接触端子A3,其中该第一接触端子A2与第二接触端子A3 在穿设于本体A1,且组装于第一座体A4与第二座体A5,其第一接 触端子A2与第二接触翊子A3并无法以排翊的形式进行组装,造成 耗费加工组装时间及端子正位度品质差的问通,露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欏的结构改良,解决了常用 连接器无定位装置,无法以排端的形式进行组装,耗费加工组装时间, 端子正位度品貭差等问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本体、连接界面组、接触端子 组及定位组所构成,该本体的一側延伸有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且该 本体在另一侧设有一空间,该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分别对应于连接界 面组的第一连接界面与第二连接界面,该空间内容置有接触襯子组, 该接触端子组设置有第一接触端子与第二接舢端子,其中,该接触端 子组上设置有定位组,藉由该定位组的包覆相接,令第一接触端子与 第二接触端子可以排端的形式进行组装,达到节省工时及提高端子正 位度品质的效果;本体的空间延伸有一翠壳,该翠壳接合于本体,以 有效軍盖接触端子组且墦加整体性;接触竭子组延伸连接有穿设体,令接触端子组可穿设于穿设体,且可稳國设置于空间内;第一连接界 面包括有第一嵌孔,以令连接器装设于电子设备时,可经由第一嵌孔 增加其稳固性;第二连接界面包括有第二嵌孔,以令连接器装设于电 子设备时,可经由第二嵌孔滩加其稳固性;第一连接界面及第二连接 界面可设为HDMI (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界面。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第一接蝕端子与第二接触端子设置有 定位组,可以排端的形式进行组装,节省加工组装时间,增进端子正 位度品质的效果,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常用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常用连接器的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局部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一-,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二;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三。具体实旌方式如附图3及附图4所示,本技术连接器C主要是由本体D、 连接界面组E、接触端子组F及定位组G所构成,该本体D的一侧 延伸有第一座体Dl与第二座体D2,该第一座体Dl与第二座体D2 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界面El与第二连接界面E2以供对手件作插 接,其中,该本体D另一側设有一空间D3,该空间D3内容置有接 触端子组F,该接触端子组F包括有第一接蝕端子Fl与第二接触端 子F2,且该第一接触端子Fl与第二接蝕端子F2上设置有复数定位 组G,藉由该定位组G的包覆相接,令第一接触端子F1与第二接触 端子F2可以排端的形式进行组装,达到节省工时及提高端子正位度品质的效果,在本体D的空间D3上延伸有一軍壳H,并在接触端子 组F下延伸有穿设体I。如附图5及附图6所示,SHH端子组F的第一接蝕端子F1与第 二接蝕端子F2上分别设置有定位组G,以将第一接触端子Fl与第二 接触端子F2周围包覆相接,再以排端的形式进行组装至本体D,并 穿通本体D且摆设至第一座体Dl与第二座体D2,可节省加工组装 的时间且可增加端子正位度品质。如附图7及附图8所示,将连接器C装设于电路板J上,分别以 第一接触端子Fl与第二接触端子F2作一焊接于电路板J,而第一接 触端子Fl与第二接触端子F2 —端穿设于穿设体I,且第一接触端子 Fl与穿设体I间同时设置有定位组G,以令第一接触端子Fl以排端 的形式进衧组装至定位组G,以节省加工组装时间且增加端子正位度 品质;其中,第一接触端子F1与第二接触端子F2同时藉由穿设体I 的设置,以固定第一接触端子Fl与第二接触端子F2且稳固设置于空 间D3内,且该空间D3上延伸有一罩壳H,该翠壳H接合于本体D, 以有效翠盖接触端子组F且增加整体性,第一接触端子F1与第二接 触端子F2的另一端穿设本体D,且连通至第一座体Dl与第二座体 D2上,该第一座体Dl与第二座体D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界面 El与第二连接界面E2,以令对手件K对接且导接于第一接蝕端子 F1与第二接蝕端子E2,同时达到容易装设且导通率佳的功效。权利要求1. 一种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包括有本体、连接界面组、接触端子组及定位组所构成,该本体的一侧延伸有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且该本体另一侧设有一空间,该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分别对应于连接界面组的第一连接界面与第二连接界面,该空间内容置有接触端子组,该接触端子组设置有第一接触端子与第二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该接触端子组上设置有定位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 说的本体的空间延伸有一翠壳,该翠壳接合于本体。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 说的接触端子组延伸连接有穿设体。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 说的第一连接界面包括有第一嵌孔。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 说的第二连接界面包括有第一嵌孔。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第一连接界面为HDMI界面。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 说的第二连接界面为HDMI界面。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本体上包括有一固定孔,该固定孔对应第二连接界面。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 说的连接器设置为三层、四层或五层。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属于机电类。它包括有本体、连接界面组、接触端子组及定位组所构成,该本体的一侧延伸有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且该本体另一侧设有一空间,该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分别对应于连接界面组的第一连接界面与第二连接界面,该空间内容置有接触端子组,该接触端子组设置有第一接触端子与第二接触端子,该接触端子组上设置有定位组。优点在于在第一接触端子与第二接触端子设置有定位组,可以排端的形式进行组装,节省加工组装时间,增进端子正位度品质的效果,实用性强。文档编号H01R13/40GK201097408SQ200720152558公开日2008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3日专利技术者施克隆, 段嘉松 申请人:信音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包括有本体、连接界面组、接触端子组及定位组所构成,该本体的一侧延伸有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且该本体另一侧设有一空间,该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分别对应于连接界面组的第一连接界面与第二连接界面,该空间内容置有接触端子组,该接触端子组设置有第一接触端子与第二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该接触端子组上设置有定位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嘉松,施克隆,
申请(专利权)人:信音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