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液中心用废弃药瓶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0629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液中心用废弃药瓶回收装置,其结构包括闭合门、防撞块、滚轮、操作箱、推手,闭合门安装在操作箱上,操作箱与闭合门卡合连接,防撞块安装在操作箱上,操作箱与防撞块活动连接,滚轮安装在操作箱底部,操作箱与滚轮相连接,推手设在操作箱上,操作箱与推手间隙配合,操作箱侧端设有闭合门,操作箱侧端的闭合门的面积大于操作箱顶部闭合门的面积,本发明专利技术设有两个回收放置腔,用于分类破损药瓶和结构完后的药瓶,通过延伸体的滑动,将放置板延伸出壳体,技术人员便可直接将完好的药瓶放置在放置板上,无需再以投放的方式投放玻璃药瓶,避免了药瓶与药瓶之间的碰撞,防止完好的玻璃药瓶因之间的投放碰撞而破碎。止完好的玻璃药瓶因之间的投放碰撞而破碎。止完好的玻璃药瓶因之间的投放碰撞而破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液中心用废弃药瓶回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急救科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配液中心用废弃药瓶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急救科配液中心在配药时,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的药瓶,技术人员通常会将废弃药瓶投放至回收装置内,进行回收处理,防止因废弃药瓶的随意丢弃,而污染环境,为更好的区分废弃药瓶的种类,技术人员通常会将塑料药瓶和玻璃药瓶放置在不同的回收装置内;
[0003]回收装置的回收废弃药瓶时,技术人员直接以投放的形式,将药瓶丢进回收腔内,丢弃时药瓶与药瓶会相互碰撞,而配液中心有些废弃药瓶其结构是完好的,未有破损之处,未破损的玻璃药瓶可直接经过后续消毒清洗回收利用,因此当完好的玻璃药瓶与已破损药瓶丢弃在一起,玻璃药瓶与玻璃药瓶之间的碰撞,会导致完好的玻璃药瓶破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配液中心用废弃药瓶回收装置,其结构包括闭合门、防撞块、滚轮、操作箱、推手,所述闭合门安装在操作箱上,所述操作箱与闭合门卡合连接,所述防撞块安装在操作箱上,所述操作箱与防撞块活动连接,所述滚轮安装在操作箱底部,所述操作箱与滚轮相连接,所述推手设在操作箱上,所述操作箱与推手间隙配合,所述操作箱侧端设有闭合门,所述操作箱侧端的闭合门的面积大于操作箱顶部闭合门的面积;
[0005]所述操作箱设有操作器、移动块、调节板、接触体、箱体、接触体、回收箱,所述箱体内部设有回收箱,所述回收箱与箱体嵌合,所述箱体上安装有接触体,所述接触体与箱体活动连接,所述操作器安装在箱体内部,所述操作器与箱体相连接,所述调节板上设有移动块,所述调节板与移动块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安装在箱体上,所述箱体与移动块相连接,所述箱体外部设有防撞块,所述防撞块与箱体活动连接,所述调节板设有两个活动板,所述调节板的两个活动板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所述调节板的一个活动板上设有滑轴,所述移动块上设有滑动轨道。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接触体上设有圆弧连接块,所述接触体的圆弧连接块两侧均设有连接柱,所述接触体的连接柱是由铜丝制成的螺旋柱形结构,所述接触体的圆弧连接块上设有开口,所述接触体的圆弧连接块内部设有球体活动块,所述接触体圆弧连接块的开口直径小于球体连接块的直径。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操作器设有壳体、延伸柱、操作轴、处理块、操作体、延伸体、放置体、放置板,所述壳体的中心位置设有延伸柱,所述延伸柱与壳体活动连接,所述延伸柱上设有延伸体,所述延伸柱与延伸体滑动连接,所述放置板安装在延伸体上,所述延伸体与放置板活动卡合,所述放置体安装在延伸体上,所述延伸体与放置体间隙配合,所述操作体设在延伸体上,所述延伸体与操作体嵌合,所述操作体上设有操作轴,所述操作轴与操作体活动卡合,所述处理块安装在操作轴上,所述操作轴与处理块活动连接,
所述壳体安装在箱体内部,所述箱体与壳体相连接,所述放置板与放置体均设有方形连接板,且方形连接板上设有海绵层,所述放置板与放置体的方形连接板板体的边缘处均设有突出的阻拦组合板,所述放置体朝向放置板的一端设有凸起块,所述放置体的凸起块直径与放置板组装板体的腔口直径相吻合,所述放置体的凸起块内部填充有海绵层,所述放置体设有2

3个。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操作体设有2

4个,所述操作体上设有滑动连接槽,所述操作体上设有弧形凸起块,所述操作体的弧形凸起块内部填充有橡胶丝,所述操作轴上设有连接轴,所述操作轴的连接轴嵌合在操作体的滑动连接槽内,所述处理块安装在操作轴的连接轴上,所述处理块设有上设有连接腔,所述处理块的连接腔内部设有活动球,所述处理块的连接腔与活动球通过连接柱相连接,所述处理块活动球的连接柱是由铜丝制成的螺旋柱体,所述操作体滑动连接槽上设有与处理块活动球结构相吻合的弧形凹槽,所述操作轴为长轴板块,所述操作轴的滑动连接槽上设有弧形凹槽,所述操作轴的表面设有软胶层。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延伸体中心位置设有镂空口,所述延伸体的两侧均设有移动凹槽,所述延伸体的镂空口上设有滑轴,所述延伸柱上设有滑轨,所述延伸体通过滑柱嵌合在延伸柱的滑轨上,所述放置体和操作体上均设有移动连接轴,所述放置体和操作体的移动连接轴分别嵌合在延伸体的移动凹槽上。
[0010]有益效果
[0011]本专利技术一种配液中心用废弃药瓶回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2]1.本专利技术设有两个回收放置腔,用于分类破损药瓶和结构完后的药瓶,通过延伸体的滑动,将放置板延伸出壳体,技术人员便可直接将完好的药瓶放置在放置板上,无需再以投放的方式投放玻璃药瓶,避免了药瓶与药瓶之间的碰撞,防止完好的玻璃药瓶因之间的投放碰撞而破碎。
[0013]2.本专利技术的放置板放置好药瓶时,放置体在延伸体上移动,利用放置体上的凸起块,挤压放置板上的药瓶,将药瓶夹合在放置体的凸起块与放置板之间,防止设置在搬运时,药瓶在放置板上滚动碰撞,而导致药瓶因滚动碰撞而破裂。
附图说明
[001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配液中心用废弃药瓶回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操作箱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操作器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闭合门1、防撞块2、滚轮3、操作箱4、推手5、操作器4a、移动块4b、调节板4c、接触体4d、箱体4e、回收箱4f、壳体a1、延伸柱a2、操作轴a3、处理块a4、操作体a5、延伸体a6、放置体a7、放置板a8。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
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
[0020]实施例一
[0021]请参阅图1

图3,一种配液中心用废弃药瓶回收装置,其结构包括闭合门1、防撞块2、滚轮3、操作箱4、推手5,所述闭合门1安装在操作箱4上,所述操作箱4与闭合门1卡合连接,所述防撞块2安装在操作箱4上,所述操作箱4与防撞块2活动连接,所述滚轮3安装在操作箱4底部,所述操作箱4与滚轮3相连接,所述推手5设在操作箱4上,所述操作箱4与推手5间隙配合,所述操作箱4侧端设有闭合门1,所述操作箱4侧端的闭合门1的面积大于操作箱4顶部闭合门1的面积;
[0022]所述操作箱4设有操作器4a、移动块4b、调节板4c、接触体4d、箱体4e、接触体4d、回收箱4f,所述箱体4e内部设有回收箱4f,所述回收箱4f与箱体4e嵌合,所述箱体4e上安装有接触体4d,所述接触体4d与箱体4e活动连接,所述操作器4a安装在箱体4e内部,所述操作器4a与箱体4e相连接,所述调节板4c上设有移动块4b,所述调节板4c与移动块4b滑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液中心用废弃药瓶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闭合门(1)、防撞块(2)、滚轮(3)、操作箱(4)、推手(5),所述闭合门(1)安装在操作箱(4)上,所述操作箱(4)与闭合门(1)卡合连接,所述防撞块(2)安装在操作箱(4)上,所述操作箱(4)与防撞块(2)活动连接,所述滚轮(3)安装在操作箱(4)底部,所述操作箱(4)与滚轮(3)相连接,所述推手(5)设在操作箱(4)上,所述操作箱(4)与推手(5)间隙配合,所述操作箱(4)侧端设有闭合门(1),所述操作箱(4)侧端的闭合门(1)的面积大于操作箱(4)顶部闭合门(1)的面积;所述操作箱(4)设有操作器(4a)、移动块(4b)、调节板(4c)、接触体(4d)、箱体(4e)、接触体(4d)、回收箱(4f),所述箱体(4e)内部设有回收箱(4f),所述回收箱(4f)与箱体(4e)嵌合,所述箱体(4e)上安装有接触体(4d),所述接触体(4d)与箱体(4e)活动连接,所述操作器(4a)安装在箱体(4e)内部,所述操作器(4a)与箱体(4e)相连接,所述调节板(4c)上设有移动块(4b),所述调节板(4c)与移动块(4b)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4b)安装在箱体(4e)上,所述箱体(4e)与移动块(4b)相连接,所述箱体(4e)外部设有防撞块(2),所述防撞块(2)与箱体(4e)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配液中心用废弃药瓶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体(4d)上设有圆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蓓蓓程晓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