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ub-6G-LTCC物联网的射频前端接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053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Su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ub

6G

LTCC物联网的射频前端接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型号接收器
,具体为一种Sub

6G

LTCC物联网的射频前端接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射频技术(RF)是Radio Frequency的缩写。较常见的应用有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常称为感应式电子晶片或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标签、电子条码等。其原理为由扫描器发射一特定频率之无线电波能量给接收器,用以驱动接收器电路将内部的代码送出,此时扫描器便接收此代码。
[0003]接收器的特殊在于免用电池、免接触、免刷卡故不怕脏污,且晶片密码为世界唯一无法复制,安全性高、长寿命。RFID的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典型应用有动物晶片、汽车晶片防盗器、门禁管制、停车场管制、生产线自动化、物料管理。
[0004]现有的射频前端装置的空间体积较大,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不能灵活的收纳,导致不便于携带和容易发生折弯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Sub

6G

LTCC物联网的射频前端接收系统,便于对射频前端装置进行收纳携带,避免了射频前端装置在收纳携带的过程中天线折弯的情况出现。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Sub

6G

LTCC物联网的射频前端接收系统,包括设于射频前端基座上的射频前端外壳、设于所述射频前端外壳顶端上的控制盖、一端活动贯穿于射频前端外壳侧面且通过控制组件连接所述控制盖的支撑杆、以及可折叠设于所述支撑杆上的天线,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垂直所述射频前端基座贯穿于射频前端外壳内且顶端连接控制盖的控制杆、垂直设于控制杆上且端面上设置控制齿纹的控制盘、以及设于支撑杆侧面并与所述控制齿纹啮合的从动齿条;
[0007]所述从动齿条沿支撑杆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控制齿纹为涡状齿纹。
[0008]优选的,所述控制杆穿设于射频前端外壳端面开设有贯穿射频前端外壳两端的连接槽内,所述连接槽两端开口分别位于射频前端外壳两端端面的中心位置。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一端穿设于射频前端外壳侧面开设有的伸缩槽内,且支撑杆一端设置有防护块;所述伸缩槽的开口处开设有防护槽,且伸缩槽内壁上沿伸缩槽的开口方向开设有与所述防护块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与支撑杆侧面连接的滑块。
[0010]优选的,所述防护块面向伸缩槽的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垫。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杆杆身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底壁上开设有设置有驱动螺杆的驱动槽,且收纳槽内设置有一端与收纳槽一端内壁活动连接的所述天线;所述驱动螺杆通过设于支撑杆内的电机驱动,且驱动螺杆上套设有螺纹连接的移动块,所
述移动块通过联动杆与天线可移动的一端活动连接。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天线可折叠的设置于支撑杆上在需要携带时,天线折叠于支撑杆上,支撑杆直接移动到射频前端外壳内,以便于对支撑杆上的天线起到防护作用,便于对射频前端装置进行收纳携带,避免了射频前端装置在收纳携带的过程中天线折弯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Sub

6G

LTCC物联网的射频前端接收系统简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射频前端外壳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控制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射频前端外壳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支撑杆及天线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的支撑杆及天线工作时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射频前端基座;2、射频前端外壳;3、控制盖;4、防护槽;5、防护块;6、伸缩槽;7、限位槽;8、连接槽;9、控制杆;10、控制盘;11、支撑杆;12、密封垫;13、滑块;14、从动齿条;15、收纳槽;16、天线;17、驱动槽;18、驱动螺杆;19、移动块;20、联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6,一种Sub

6G

LTCC物联网的射频前端接收系统,包括设于射频前端基座1上的射频前端外壳2、设于射频前端外壳2顶端上的控制盖3、一端活动贯穿于射频前端外壳2侧面且通过控制组件连接控制盖3的支撑杆11、以及可折叠设于支撑杆11上的天线16,控制组件包括垂直射频前端基座1贯穿于射频前端外壳2内且顶端连接控制盖3的控制杆9、垂直设于控制杆9上且端面上设置控制齿纹的控制盘10、以及设于支撑杆11侧面并与控制齿纹啮合的从动齿条14;
[0023]从动齿条14沿支撑杆11长度方向设置;控制齿纹为涡状齿纹。
[0024]如图1和图3所示,转动控制盖3通过控制杆9便于带动控制盘10进行转动,控制齿纹为涡状齿纹,控制齿纹相当于正常的长条沿涡状线轨迹盘旋,且控制齿纹与从动齿条14上的齿纹啮合,当控制盘10进行转动时,会使从动齿条14在从动齿条14的长度方向上进行移动,即带动支撑杆11在从动齿条14的长度方向上进行移动,以便于支撑杆11带动天线16进入到射频前端外壳2内,以便于对天线16起到防护作用,避免了在对射频前端装置携带或使用的过程中导致天线16发生折弯的情况。
[0025]控制杆9穿设于射频前端外壳2端面开设有贯穿射频前端外壳2两端的连接槽8内,
连接槽8两端开口分别位于射频前端外壳2两端端面的中心位置。
[0026]支撑杆11一端穿设于射频前端外壳2侧面开设有的伸缩槽6内,且支撑杆11一端设置有防护块5;伸缩槽6的开口处开设有防护槽4,且伸缩槽6内壁上沿伸缩槽6的开口方向开设有与防护块5相匹配的限位槽7,限位槽7内设置有与支撑杆11侧面连接的滑块13。
[0027]如图1

3所示,通过滑块13在限位槽7内滑动,便于使支撑杆11仅能在伸缩槽6的开口方向上进行移动,以便于支撑杆11伸出和缩回伸缩槽6内。
[0028]防护块5面向伸缩槽6的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垫12。
[0029]如图5

6所示,密封垫12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ub

6G

LTCC物联网的射频前端接收系统,包括设于射频前端基座(1)上的射频前端外壳(2)、设于所述射频前端外壳(2)顶端上的控制盖(3)、一端活动贯穿于射频前端外壳(2)侧面且通过控制组件连接所述控制盖(3)的支撑杆(11)、以及可折叠设于所述支撑杆(11)上的天线(16),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垂直所述射频前端基座(1)贯穿于射频前端外壳(2)内且顶端连接控制盖(3)的控制杆(9)、垂直设于控制杆(9)上且端面上设置控制齿纹的控制盘(10)、以及设于支撑杆(11)侧面并与所述控制齿纹啮合的从动齿条(14);所述从动齿条(14)沿支撑杆(11)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控制齿纹为涡状齿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ub

6G

LTCC物联网的射频前端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9)穿设于射频前端外壳(2)端面开设有贯穿射频前端外壳(2)两端的连接槽(8)内,所述连接槽(8)两端开口分别位于射频前端外壳(2)两端端面的中心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Sub

6G

LTCC物联网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桂芳邓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蓝麦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