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连接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0530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连接插头。这种液晶显示连接插头,包括壳体,壳体上连接有电缆线,该电缆线端都具有外接部分;所述壳体由上壳体、下壳体组成,上壳体、下壳体固接在一起,且将电缆线端部夹于上壳体、下壳体之间;电缆线端部的外接部分暴露于上壳体外,与下壳体的前端一起形成与电器连接的插拔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1.零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且品质稳定;2.产品装配方便,只需简易的装配夹具;3.FPC电缆线为常用的连接电缆,技术成熟,价格也较适合:4.各回路间距离一致、稳定,避免因相互缠绕,造成各回路的信号干扰。加装磁环,还可抵抗外界的电磁干扰。(*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插头,尤其是一种液晶显示连接插头
技术介绍
参看图6,目前的液晶显示连接插头,如JAE生产的FI-X系列连接器线束端,是将精密端子6与电线7铆接后,装入带金属壳体8的塑胶主体5制成的。但是其结构有如下缺点1.零件结构复杂,需精密模具及冲压、注塑成型设备生产;2.产品装配工艺要求较高,需专用装配设备或夹具;3.材料成本较高;4.产品电线缠绕,易造成各回路的信号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由FPC电缆线和壳体组成线束插头的液晶显示连接插头。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液晶显示连接插头,包括壳体,壳体上连接有电缆线,该电缆线端部具有外接部分;所述壳体由上壳体、下壳体组成,上壳体、下壳体固接在一起,且将电缆线端部夹于上壳体、下壳体之间;电缆线端部的外接部分暴露于上壳体外,与下壳体的前端一起形成与电器连接的插拔部分。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1.零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且品质稳定;2.产品装配方便,只需简易的装配夹具;3.FPC电缆线为常用的连接电缆,技术成熟,价格也较适合;4.各回路间距离一致、稳定,避免因相互缠绕,造成各回路的信号干扰。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连接插头,包括壳体,其特征是:壳体上连接有电缆线(2),该电缆线(2)端部具有外接部分(2-1);所述壳体由上壳体(1)、下壳体(3)组成,上壳体(1)、下壳体(3)固接在一起,且将电缆线(2)端部夹于上壳体(1)、下壳体(3)之间;电缆线(2)端部的外接部分(2-1)暴露于上壳体(1)外,与下壳体(3)的前端一起形成与电器连接的插拔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谌洲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嘉力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