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管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022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管膜,从下至上依次为第一PE材料层、第一粘胶层、铝箔层、第二粘胶层、镀铝PET材料层、第三粘胶层及第二PE材料层;所述第一PE材料层与铝箔层通过第一粘胶层粘结在一起,所述铝箔层与镀铝PET材料层通过第二粘胶层粘结在一起,所述镀铝PET材料层与第二PE材料层通过第三粘胶层粘结在一起;所述镀铝PET材料层包括PET材料基层,PET材料基层的上侧镀有金属铝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热封性能好、阻隔性高、耐腐蚀性强、韧性强、挺度较好、表面光亮度优秀。光亮度优秀。光亮度优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管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拉管膜。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牙膏、膏体状化妆品、药物膏等膏体状产品均需要容置于管状壳体中,而管状壳体是由拉管膜拉管成型而成,成型之后的管状壳体之外再印刷图案和文字,或转印色彩层,或进行烫金,或覆盖其他色彩膜,使管状壳体之外呈现出富有美感的色彩和文字。在现有技术中,拉管膜的主体层为金属铝层,具有挺度和阻隔性较好的特点,但现有技术中的拉管膜还存在如下问题:热封性能差,阻隔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耐腐蚀性不够强,韧性不够强,表面光亮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封性能好、阻隔性高、耐腐蚀性强、韧性强、挺度较好、表面光亮度优秀的拉管膜。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管膜,从下至上依次为第一PE材料层、第一粘胶层、铝箔层、第二粘胶层、镀铝PET材料层、第三粘胶层及第二PE材料层;所述第一PE材料层与铝箔层通过第一粘胶层粘结在一起,所述铝箔层与镀铝PET材料层通过第二粘胶层粘结在一起,所述镀铝PET材料层与第二PE材料层通过第三粘胶层粘结在一起;所述镀铝PET材料层包括PET材料基层,PET材料基层的上侧镀有金属铝层。
[0005]优选地,所述第一PE材料层的厚度为90~100μm,所述第一粘胶层的厚度为2~3μm,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10~14μm,所述第二粘胶层的厚度为2~3μm,所述镀铝PET材料层的厚度为10~14μm,所述第三粘胶层的厚度为2~3μm,所述第二PE材料层的厚度为75~85μm。
[0006]优选地,所述第二PE材料层为高透明的PE材料层。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一、由于最下层为第一PE材料层,最上层为第二PE材料层,具有非常好的热封性、阻隔性和耐腐蚀性;其二、由于第一PE材料层之上通过第一粘胶层粘结铝箔层,铝箔层具有较好的挺度和阻隔性能;其三、由于铝箔层之上通过第二粘胶层粘结镀铝PET材料层,镀铝PET材料层包括PET材料基层,PET材料基层的上侧镀有金属铝层,PET材料基层具有非常好的韧性,其透明性好,有光泽,气密性好,而镀于PET材料基层之上的金属铝层具有极高的表面光亮度,在第二PE材料层之上覆盖图案色彩层之后,镀于PET材料基层之上的金属铝层能够极好地衬托第二PE材料层之上的图案色彩。除此之外,在本技术优选方式中,限定了第一PE材料层、第一粘胶层、铝箔层、第二粘胶层、镀铝PET材料层、第三粘胶层及第二PE材料层的最佳厚度范围,能够保证拉管膜的热封性能、阻隔性能、耐腐蚀性、韧性、挺度、表面光亮度达到最佳效果;而第二PE材料层为高透明的PE材料层,使得镀于PET材料基层之上的金属铝层能够更好地展现在外,同时,第二PE材料层封闭于镀铝PET材料层之上,能够避免镀铝PET材料层氧化变色。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拉管膜的层次结构图。
[0009]图2为采用本技术拉管膜制造的牙膏管状壳体结构图。
[0010]图中:100.拉管膜;1.第一PE材料层;2.第一粘胶层;3.铝箔层;4.第二粘胶层;5.镀铝PET材料层;51.PET材料基层;52.金属铝层;6.第三粘胶层;7.第二PE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如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拉管膜100,从下至上依次为第一PE(聚乙烯)材料层1、第一粘胶层2、铝箔层3、第二粘胶层4、镀铝PET(涤纶树脂)材料层5、第三粘胶层6及第二PE材料层7;所述第一PE材料层1与铝箔层3通过第一粘胶层2粘结在一起,所述铝箔层3与镀铝PET材料层5通过第二粘胶层4粘结在一起,所述镀铝PET材料层5与第二PE材料层7通过第三粘胶层6粘结在一起;所述镀铝PET材料层5包括PET材料基层51,PET材料基层51的上侧镀有金属铝层52。本技术的第一PE材料层1和第二PE材料层7具有非常好的热封性、阻隔性和耐腐蚀性;本技术的铝箔层3具有较好的挺度和阻隔性能;本技术的镀铝PET材料层5包括PET材料基层51,PET材料基层51的上侧镀有金属铝层52,PET材料基层51具有非常好的韧性,其透明性好,有光泽,气密性好,而镀于PET材料基层51之上的金属铝层52具有极高的表面光亮度,在第二PE材料层7之上覆盖图案色彩层(图中未示出)之后,镀于PET材料基层51之上的金属铝层52能够极好地衬托第二PE材料层7之上的图案色彩。
[0013]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PE材料层1的厚度为90~100μm,优选为95μm;所述第一粘胶层2的厚度为2~3μm,优选为2.5μm;所述铝箔层3的厚度为10~14μm,优选为12μm;所述第二粘胶层4的厚度为2~3μm,优选为2.5μm;所述镀铝PET材料层5的厚度为10~14μm,优选为12μm;所述第三粘胶层6的厚度为2~3μm,优选为2.5μm;所述第二PE材料层7的厚度为75~85μm,优选为80μm。这一厚度范围能够保证拉管膜的热封性能、阻隔性能、耐腐蚀性、韧性、挺度、表面光亮度达到最佳效果。
[0014]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PE材料层7为高透明的PE材料层。高透明的PE材料层,使得镀于PET材料基层51之上的金属铝层52能够更好地展现在外,同时,第二PE材料层7封闭于镀铝PET材料层5之上,能够避免镀铝PET材料层5氧化变色。
[0015]如图2所示,为牙膏管状壳体的主体结构图,其主体材料采用上述的拉管膜100,这种牙膏管状壳体具有良好的热封性能、阻隔性能、耐腐蚀性、韧性、挺度和表面光亮度。
[0016]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对以上的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管膜,其特征在于:从下至上依次为第一PE材料层、第一粘胶层、铝箔层、第二粘胶层、镀铝PET材料层、第三粘胶层及第二PE材料层;所述第一PE材料层与铝箔层通过第一粘胶层粘结在一起,所述铝箔层与镀铝PET材料层通过第二粘胶层粘结在一起,所述镀铝PET材料层与第二PE材料层通过第三粘胶层粘结在一起;所述镀铝PET材料层包括PET材料基层,PET材料基层的上侧镀有金属铝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管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E材料层的厚度为90~100μm,所述第一粘胶层的厚度为2~3μm,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10~14μ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兆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