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电子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022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电子膜,包括PET材料层和功能油墨层,所述PET材料层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高挺度PET材料层、高韧性PET材料层和透明PET材料层;所述功能油墨层包括高附着力油墨层、调节透光率油墨层和透明防静电油墨层,所述高附着力油墨层涂覆于透明PET材料层之上,所述调节透光率油墨层涂覆于高附着力油墨层之上,所述透明防静电油墨层涂覆于调节透光率油墨层之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整体挺度和韧性好,适应范围广;功能油墨层的整体油墨附着力强,能避免时间久了掉油墨的问题;透明防静电油墨层涂覆于调节透光率油墨层之上,透明防静电油墨层具有导电性,使得电子膜表面不容易积聚静电,能防止静电对电子产品产生危害。能防止静电对电子产品产生危害。能防止静电对电子产品产生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电子膜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膜
,特别涉及一种超薄电子膜。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器等产品的液晶模组和背光模组的侧部或边缘部或背部经常需要贴设调节透光率的电子膜。如图1所述,在现有技术中,这种电子膜的层次结构包括透明PET材料层101及涂覆于透明PET材料层之上的调节透光率油墨层102。但是这种电子膜还存在如下问题:其一、透明PET材料层仅具有透光性,而挺度和韧性不够好,限制了电子膜的应用范围;其二、调节透光率油墨层涂覆于透明PET材料层之上的附着力较差,时间久了容易掉油墨,影响对透光率的调节;其三、这种电子膜表面不具有导电性,长久使用之后,电子膜表面容易积聚静电,产生对液晶模组和背光模组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挺度和韧性好、油墨附着力强、能防静电积聚的超薄电子膜。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薄电子膜,包括PET材料层和功能油墨层,所述PET材料层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高挺度PET材料层、高韧性PET材料层和透明PET材料层;所述功能油墨层包括高附着力油墨层、调节透光率油墨层和透明防静电油墨层,所述高附着力油墨层涂覆于透明PET材料层之上,所述调节透光率油墨层涂覆于高附着力油墨层之上,所述透明防静电油墨层涂覆于调节透光率油墨层之上。
[0005]优选地,调节透光率油墨层为全遮光油墨层,或者半透光油墨层,或者全透光油墨层。
[0006]优选地,所述高挺度PET材料层的厚度为1.0~1.2μm,所述高韧性PET材料层的厚度为1.0~1.2μm,所述透明PET材料层的厚度为1.0~1.2μm,所述高附着力油墨层的厚度为0.5~0.7μm,所述调节透光率油墨层的厚度为0.9~1.1μm,所述透明防静电油墨层为0.9~1.1μm。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一、由于本技术的PET材料层具有高挺度PET材料层和高韧性PET材料层,使得本技术的整体挺度和韧性好,适应范围广;其二、由于本技术的功能油墨层具有高附着力油墨层,使得功能油墨层的整体油墨附着力强,能避免时间久了掉油墨的问题;其三、由于本技术的功能油墨层具有透明防静电油墨层,且透明防静电油墨层涂覆于调节透光率油墨层之上,透明防静电油墨层具有导电性,使得电子膜表面不容易积聚静电,能防止静电对电子产品产生危害。除此之外,本技术的高挺度PET材料层的厚度为1.0~1.2μm,高韧性PET材料层的厚度为1.0~1.2μm,透明PET材料层的厚度为1.0~1.2μm,高附着力油墨层的厚度为0.5~0.7μm,调节透光率油墨层的厚度为0.9~1.1μm,透明防静电油墨层为0.9~1.1μm,其整体厚度只有5.3~6.5μm,整体厚度非常薄,适合于在精密电子产品之内进行粘贴,占用空间或空隙非常小。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子膜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技术超薄电子膜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00.PET材料层;200.功能油墨层;1.高挺度PET材料层;2.高韧性PET材料层;3.透明PET材料层;4.高附着力油墨层;5.调节透光率油墨层;6.透明防静电油墨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如图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超薄电子膜,包括PET材料层100和功能油墨层200,所述PET材料层100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高挺度PET材料层1、高韧性PET材料层2和透明PET材料层3;所述功能油墨层200包括高附着力油墨层4、调节透光率油墨层5和透明防静电油墨层6,所述高附着力油墨层4涂覆于透明PET材料层3之上,所述调节透光率油墨层5涂覆于高附着力油墨层4之上,所述透明防静电油墨层6涂覆于调节透光率油墨层5之上。高挺度PET材料层1和高韧性PET材料层2使得本技术的整体挺度和韧性好,适应范围广;高附着力油墨层4使得功能油墨层200的整体油墨附着力强,能避免时间久了掉油墨的问题;透明防静电油墨层6涂覆于调节透光率油墨层5之上,透明防静电油墨层6具有导电性,使得电子膜表面不容易积聚静电,能防止静电对电子产品产生危害。
[0013]本技术的调节透光率油墨层5为全遮光油墨层,或者半透光油墨层,或者全透光油墨层。全遮光油墨层优选为采用黑色油墨层,半透光油墨层优选为采用灰色油墨层,其油墨的浓度根据电子产品实际需要进行调节,以调节透光率。
[0014]本技术的高韧性PET材料层2是在PET材料中添加有PET增韧剂,例如丙烯酸酯与缩水甘油酯双官能化的乙烯类弹性体,能在PET材料中分散和相容,能改善PET材料的熔体黏度及韧性,使PET材料层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及热变形温度等得到明显改善。本技术的高挺度PET材料层1是在PET材料中添加有提高PET硬度的材料,例如添加改性石墨烯材料和相容剂,使白石墨烯与PET材料间的良好物理、化学结合,制备而成的PET材料层具有高硬度、高耐磨、高挺度、防刮的性能。本技术的高附着力油墨层4采用高附着力的油墨配方,油墨配方中包括基本树脂、辅助树脂、胶合剂、增稠剂、有机溶剂;基本树脂采用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或聚酯丙烯酸酯树脂;辅助树脂采用异氰酸酯树脂、氨基树脂或苯代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有机溶剂采用乙酸、丁酯、丁酮等。本技术的透明防静电油墨层6采用透明的导电油墨,其油墨配方包括水性高分子树脂、导电颜料乙炔碳墨、水、乙醇、乙二醇丁醚、硅烷表面处理剂、防静电剂、助剂和纳米金属材料。
[0015]如图2所示,所述高挺度PET材料层的厚度为1.0~1.2μm,优选为1.1μm;所述高韧性PET材料层的厚度为1.0~1.2μm,优选为1.1μm;所述透明PET材料层的厚度为1.0~1.2μm,优选为1.1μm;所述高附着力油墨层的厚度为0.5~0.7μm,优选为0.6μm;所述调节透光率油墨层的厚度为0.9~1.1μm,优选为1.0μm;所述透明防静电油墨层为0.9~1.1μm,优选为1.0μm。本技术超薄电子膜的整体厚度只有5.3~6.5μm,整体厚度非常薄,适合于在精密电子产品之内进行粘贴,占用空间或空隙非常小。
[0016]本技术超薄电子膜100的加工方法如下:首先将高挺度PET材料层1、高韧性PET材料层2和透明PET材料层3这三层的材料都调配好;然后将三层材料分别在挤出机中挤
出成型,在挤出机模头处,三层材料膜层结合在一起,形成PET材料层带状膜;然后在PET材料层带状膜上依次涂覆高附着力油墨层4、调节透光率油墨层5和透明防静电油墨层6,形成本技术所述的超薄电子膜100。
[0017]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对以上的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电子膜,包括PET材料层和功能油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PET材料层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高挺度PET材料层、高韧性PET材料层和透明PET材料层;所述功能油墨层包括高附着力油墨层、调节透光率油墨层和透明防静电油墨层,所述高附着力油墨层涂覆于透明PET材料层之上,所述调节透光率油墨层涂覆于高附着力油墨层之上,所述透明防静电油墨层涂覆于调节透光率油墨层之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电子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透光率油墨层为全遮光油墨层,或者半透光油墨层,或者全透光油墨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电子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挺度PET材料层的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兆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