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吸振联轴器和旋转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9933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性吸振联轴器和旋转设备,涉及联轴器领域,磁性吸振联轴器包括主动轴连接件、弹性机构、从动轴连接件、磁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主动轴连接件上,所述从动轴连接件与所述弹性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磁性机构能够通过磁力在所述主动轴连接件与所述从动轴连接件之间传递扭矩,所述弹性机构的扭转刚度为正,所述磁性机构的扭转刚度为负;所述磁性机构的磁力大小能够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传动效率高,能够调节传动效率;采用弹性机构与磁性机构双固定的方法,有效地降低了振动的互相传递,保障了设备的安全稳定。的安全稳定。的安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性吸振联轴器和旋转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联轴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性吸振联轴器和旋转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联轴器被广泛应用在各种旋转机械上,用来连接不同设备机构中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传统联轴器为接触式联轴器,必须通过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靠背轮连接来传递扭矩,其结构复杂,制造精度高,超载时极易导致部件的破坏。特别是当联轴器处出现质量不平衡问题,导致整个转子的振动变大,而联轴器处很难进行动平衡加重,只能对主动轴或传动轴处设备进行动平衡,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动平衡精度较低。
[0003]为了克服传统联轴器的上述缺陷,现有技术出现了磁性联轴器。磁性联轴器属非接触式联轴器,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打破传统联轴器的结构形式,采用全新的磁耦合原理,实现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不通过直接接触便能进行力与力矩的传递,并可将动密封化为静密封,实现零泄漏,因此它广泛应用于对泄漏有特殊要求的场合。
[0004]现有技术中的磁性联轴器主要为平面磁性联轴器,一般包含有相对平行的第一组永磁体和第二组永磁铁,第一组永磁体与驱动轴连接,第二组永磁体组与从动轴连接,驱动轴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组永磁体组整体转动,在磁力作用下,第二组永磁铁组能够跟随第一组永磁体组同步转动,从而能够实现驱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传动。专利CN212811481U公开了一种高传动可靠性的联轴器,包括联轴器本体,联轴器本体包括动力输入端、内转子、外转子、负载端、永磁体;内转子与动力输入端连接,动力输入端与电机连接,外转子与负载端连接,内转子设置在外转子内;内转子外圆柱面和外转子的内圆柱面均匀排布着磁极对数相等的永磁体。现有的磁力传动联轴器存在的问题包括:传递扭矩过小,且无法调节扭矩,导致联轴器的传动效率低,且无法调节传动效率;无法降低振动的互相传递;安装困难且易损坏,容易因安装问题产生较大的振动;无法调节振动,缓冲减振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传动效率高且能够调节传动效率的磁性吸振联轴器和旋转设备。
[0006]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磁性吸振联轴器,包括主动轴连接件(1)、弹性机构(2)、从动轴连接件(3)、磁性机构(4);所述弹性机构(2)固定连接在所述主动轴连接件(1)上,所述从动轴连接件与(3)所述弹性机构(2)固定连接;所述磁性机构(4)能够通过磁力在所述主动轴连接件(1)与所述从动轴连接件(3)之间传递扭矩,所述弹性机构(2)的扭转刚度为正,所述磁性机构(4)的扭转刚度为负;所述磁性机构(4)的磁力大小能够调节。主动轴连接件通过弹性机构带动从动轴连接件旋转,驱动力矩仅由弹性机构提供,保证了扭矩,传动效率高;磁性机构在平衡位置力矩为零,通过调节磁性机构的磁力,可以调节磁性吸振联轴器的传递扭矩,从而调节传动效率;采用弹性机构与磁性机构双固定的方法,弹性机构能够降低振动,磁性机构的磁力也能够达到吸振的效果,从
而有效地降低了振动的互相传递,保障了设备的安全稳定。
[0007]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动轴连接件(1)的内部设有安装空腔,所述弹性机构(2)、磁性机构(4)均位于所述安装空腔中,所述弹性机构(2)固定连接在所述主动轴连接件(1)的内壁上,所述从动轴连接件(3)从所述主动轴连接件(1)的一端穿入所述安装空腔中,所述从动轴连接件(3)穿入所述安装空腔中的一端与所述弹性机构(2)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轴连接件(3)的侧壁和端面与所述主动轴连接件(1)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
[0008]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磁性机构(4)包括外磁环(41)、内磁环(42);所述外磁环(41)位于所述安装空腔中并固定连接在所述主动轴连接件(1)的内壁上,所述外磁环(41)包括多个外磁环电磁铁,各外磁环电磁铁沿圆周间隔排列;所述内磁环(42)固定连接在所述从动轴连接件(3)的外圈,所述内磁环(42)包括多个内磁环电磁铁,各内磁环电磁铁沿圆周间隔排列;所述外磁环(41)围绕在所述内磁环(42)的外圈并与所述内磁环(42)之间留有空隙;各外磁环电磁铁与各内磁环电磁铁一一对应,各外磁环电磁铁与各内磁环电磁铁相互靠近处的磁性相反。外磁环与内磁环组合,通过调节电流可以调节磁性机构的磁力大小,从而可以调节联轴器的传递扭矩,并降低振动;当旋转设备的从动轴发生因质量不平衡引起的振动时,可以通过测量,得出磁性吸振联轴器的质量不平衡位置,通过控制磁性机构上质量不平衡位置对面位置的电流强度来增加该位置的内磁环电磁铁的磁力强度,从而抵消质量不平衡引起的振动问题,降低振动,能够在正常运行时,不停机情况下进行动平衡处理,方便调节动平衡精度,便于进行动平衡试验。
[0009]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各外磁环电磁铁、内磁环电磁铁均为条形,各外磁环电磁铁沿圆周等间距排列,各内磁环电磁铁沿圆周等间距排列。
[0010]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动轴连接件(1)上与所述从动轴连接件(3)穿入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从动轴连接件(3)上与穿入所述安装空腔中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槽。联轴器与旋转设备的主动轴、从动轴可以通过销键固定连接,安装方式简单方便。
[0011]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该磁性吸振联轴器还包括第一轴承(5),所述主动轴连接件(1)上位于所述从动轴连接件(3)穿入的一端设有轴承安装孔,所述第一轴承(5)固定连接在所述轴承安装孔中,所述从动轴连接件(3)从所述第一轴承(5)的中心孔穿入所述安装空腔中,所述从动轴连接件(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轴承(5)的中心孔中。
[0012]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机构(2)的横截面为扇叶形,所述弹性机构(2)的中心开设有扇叶形的连接孔(21),所述从动轴连接件(3)穿入所述连接孔(21)中并与所述连接孔(21)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轴连接件(3)位于所述连接孔(21)中的部分的横截面为扇叶形。
[0013]旋转设备,包括上述磁性吸振联轴器,还包括主动轴(6)、电机(7)、从动轴(9)、转子(10);所述主动轴(6)的一端与所述电机(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动轴连接件(1)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轴(9)的一端与所述从动轴连接件(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子(10)固定连接。电机旋转时带动主动轴旋转,从而带动主动轴连接件旋转,主动轴连接件通过弹性机构带动从动轴连接件旋转,从而带动从动轴旋转,最终带动转子旋转,驱动力矩仅由弹性机构提供,保证了扭矩,传动效率高;磁性机构在平衡位置力矩为零,通过调节磁性机构的磁力,可以调节磁性吸振联轴器的传递扭矩,从而调节传动效率;采用弹性机构与磁性机
构双固定的方法,弹性机构能够降低振动,磁性机构的磁力也能够达到吸振的效果,从而有效地降低振动的互相传递。
[0014]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动轴连接件(1)上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主动轴(6)穿入所述第一连接槽中并通过第一销键与所述主动轴连接件(1)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轴连接件(3)上设有第二连接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性吸振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轴连接件(1)、弹性机构(2)、从动轴连接件(3)、磁性机构(4);所述弹性机构(2)固定连接在所述主动轴连接件(1)上,所述从动轴连接件(3)与所述弹性机构(2)固定连接;所述磁性机构(4)能够通过磁力在所述主动轴连接件(1)与所述从动轴连接件(3)之间传递扭矩,所述弹性机构(2)的扭转刚度为正,所述磁性机构(4)的扭转刚度为负;所述磁性机构(4)的磁力大小能够调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吸振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连接件(1)的内部设有安装空腔,所述弹性机构(2)、磁性机构(4)均位于所述安装空腔中,所述弹性机构(2)固定连接在所述主动轴连接件(1)的内壁上,所述从动轴连接件(3)从所述主动轴连接件(1)的一端穿入所述安装空腔中,所述从动轴连接件(3)穿入所述安装空腔中的一端与所述弹性机构(2)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轴连接件(3)的侧壁和端面与所述主动轴连接件(1)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吸振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机构(4)包括外磁环(41)、内磁环(42);所述外磁环(41)位于所述安装空腔中并固定连接在所述主动轴连接件(1)的内壁上,所述外磁环(41)包括多个外磁环电磁铁,各外磁环电磁铁沿圆周间隔排列;所述内磁环(42)固定连接在所述从动轴连接件(3)的外圈,所述内磁环(42)包括多个内磁环电磁铁,各内磁环电磁铁沿圆周间隔排列;所述外磁环(41)围绕在所述内磁环(42)的外圈并与所述内磁环(42)之间留有空隙;各外磁环电磁铁与各内磁环电磁铁一一对应,各外磁环电磁铁与各内磁环电磁铁相互靠近处的磁性相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性吸振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各外磁环电磁铁、内磁环电磁铁均为条形,各外磁环电磁铁沿圆周等间距排列,各内磁环电磁铁沿圆周等间距排列。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吸振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连接件(1)上与所述从动轴连接件(3)穿入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从动轴连接件(3)上与穿入所述安装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昊陈悦庞靖李敬豪邢海波司翔宇张辉刘海东李建华章正林蒋寻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