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勘探用信号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983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质勘探用信号电缆,包括电缆主体、二氯乙烯绝缘层、半导电缓冲阻水层、耐火云母带、抗拉耐磨层、镀锡钢线编织屏蔽层和聚氨酯绝缘层,所述电缆主体内侧设有所述二氯乙烯绝缘层,所述二氯乙烯绝缘层内部包裹有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内侧包裹有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层,所述铜导体外侧设有所述镀锡钢线编织屏蔽层,所述镀锡钢线编织屏蔽层内侧包裹有聚乙烯绝缘层,所述聚乙烯绝缘层内侧包裹有所述聚氨酯绝缘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缆设有防护层和加强件,提高了电缆的抗拉强度和可焊性;设有抗拉耐磨层和耐火云母带,提高了绝缘层的抗拉强度、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和耐高温性能,设有镀锡钢线编织屏蔽层,提高了电缆的防干扰性能。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勘探用信号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地质勘探用信号电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地球的物理勘探工作不断拓展与深入。海水或淡水几乎占据了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三,因此水中的地震勘探工作越来越广泛。电缆是地球物理勘探中的传导神经,地震勘探中采集的信号主要是靠勘探专用电缆传输的。目前,地球物理勘探电缆的承重拉力线通常采用化学纤维,因为这种材料是一种绝缘材料,拉伸强度相对比较大,密度比较小,但存在以下问题:电缆在海水中会受到各种暗流和外力的冲击,物体沉没在水中尤其是海水中所产生的浮力是相当大的,电缆自重有时难以顺利沉没稳定在海水中的某个深度;为了增加电缆的施工并使其保持稳定,不得不间隔性地在电缆外面加上铅块,因此带来了施工与成本上的不便与增大。
[0003]目前,地质勘探用的信号电缆多为普通电缆,以铜线或镀锌钢线作导体;用聚氯乙烯或聚乙烯作绝缘;现有技术的信号电缆存在屏蔽效果差、强度低、耐腐蚀和高温环境性能差,需要一种地质勘探用信号电缆来解决这一问题。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勘探用信号电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质勘探用信号电缆,包括电缆主体、二氯乙烯绝缘层、半导电缓冲阻水层、耐火云母带、抗拉耐磨层、镀锡钢线编织屏蔽层和聚氨酯绝缘层,所述电缆主体内侧设有所述二氯乙烯绝缘层,所述二氯乙烯绝缘层内部包裹有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内侧包裹有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层,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层内侧包裹有所述耐火云母带,所述耐火云母带内侧包裹有所述抗拉耐磨层,所述抗拉耐磨层内侧设有铜导体,所述铜导体外侧设有所述镀锡钢线编织屏蔽层,所述镀锡钢线编织屏蔽层内侧包裹有聚乙烯绝缘层,所述聚乙烯绝缘层内侧包裹有所述聚氨酯绝缘层。
[0007]进一步的,所述抗拉耐磨层内侧包裹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的厚度为 0.25mm。
[0008]进一步的,所述内护套内侧包裹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的厚度为 0.15mm。
[0009]进一步的,所述镀锡钢线编织屏蔽层的厚度为0.25mm,所述聚氨酯绝缘层的厚度为0.25mm,所述聚氨酯绝缘层与镀锡钢线编织屏蔽层的厚度相同。
[0010]进一步的,所述聚氨酯绝缘层内侧包裹有填充层,填充层的厚度为 0.55mm。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外护套为进口高耐磨且机械性能优异的PUR聚氨酯护套材料。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是一种地质勘探用信号电缆,本装置设置的电缆设有防护层和加强件,提高了电缆的抗拉强度和可焊性;设有抗拉耐磨层和耐火云母带,提高了绝缘层的抗
拉强度、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和耐高温性能,设有镀锡钢线编织屏蔽层,提高了电缆的防干扰性能,通过聚氨酯绝缘层保护整个电线的安全,防止出现漏电的状况出现,本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强度低、耐腐蚀性差、使用温度低、抗干扰性能差的技术问题,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地质勘探用信号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地质勘探用信号电缆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地质勘探用信号电缆的铜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1、电缆主体;2、二氯乙烯绝缘层;3、外护套;4、半导电缓冲阻水层;5、耐火云母带;6、抗拉耐磨层;7、内护套;8、防护层;9、铜导体;10、加强件;11、镀锡钢线编织屏蔽层;12、聚乙烯绝缘层;13、聚氨酯绝缘层; 14、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0021]请参阅图1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地质勘探用信号电缆,包括电缆主体1、二氯乙烯绝缘层2、半导电缓冲阻水层4、耐火云母带5、抗拉耐磨层6、镀锡钢线编织屏蔽层11和聚氨酯绝缘层13,所述电缆主体1内侧设有所述二氯乙烯绝缘层2,所述二氯乙烯绝缘层2内部包裹有外护套3,所述外护套3内侧包裹有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层4,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层4内侧包裹有所述耐火云母带5,所述耐火云母带5内侧包裹有所述抗拉耐磨层6,所述抗拉耐磨层6内侧设有铜导体9,所述铜导体9外侧设有所述镀锡钢线编织屏蔽层11,所述镀锡钢线编织屏蔽层11内侧包裹有聚乙烯绝缘层12,所述聚乙烯绝缘层12内侧包裹有所述聚氨酯绝缘层13。
[0022]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所述抗拉耐磨层6内侧包裹有内护套7,所述内护套7的厚度为0.25mm,所述内护套7内侧包裹有防护层8,防护层8 的作用是对电缆进行保护,所述防护层8的厚度为0.15mm,所述镀锡钢线编织屏蔽层11的厚度为0.25mm,所述聚氨酯绝缘层13,的厚度为0.25mm,所述聚氨酯绝缘层13与镀锡钢线编织屏蔽层11的厚度相同,所述聚氨酯绝缘层13内侧包裹有填充层14,填充层14的厚度为0.55mm,所述外护套3为进口高耐磨且机械性能优异的PUR聚氨酯护套材料。
[0023]在具体应用时,本技术是一种地质勘探用信号电缆,本装置设置的电缆设有防护层8和加强件10,提高了电缆的抗拉强度和可焊性;设有抗拉耐磨层6和耐火云母带5,提高了绝缘层的抗拉强度、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和耐高温性能,设有镀锡钢线编织屏蔽层11,提高了电缆的防干扰性能,通过聚氨酯绝缘层13保护整个电线的安全,防止出现漏电的
状况出现,本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强度低、耐腐蚀性差、使用温度低、抗干扰性能差的技术问题,适合推广使用。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部”、“底部”、“一侧”、“另一侧”、“前面”、“后面”、“中间部位”、“内部”、“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勘探用信号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主体(1)、二氯乙烯绝缘层(2)、半导电缓冲阻水层(4)、耐火云母带(5)、抗拉耐磨层(6)、镀锡钢线编织屏蔽层(11)和聚氨酯绝缘层(13),所述电缆主体(1)内侧设有所述二氯乙烯绝缘层(2),所述二氯乙烯绝缘层(2)内部包裹有外护套(3),所述外护套(3)内侧包裹有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层(4),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层(4)内侧包裹有所述耐火云母带(5),所述耐火云母带(5)内侧包裹有所述抗拉耐磨层(6),所述抗拉耐磨层(6)内侧设有铜导体(9),所述铜导体(9)外侧设有所述镀锡钢线编织屏蔽层(11),所述镀锡钢线编织屏蔽层(11)内侧包裹有聚乙烯绝缘层(12),所述聚乙烯绝缘层(12)内侧包裹有所述聚氨酯绝缘层(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勘探用信号电缆,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智怡
申请(专利权)人:盘锦辽河油田通信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