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栋专利>正文

一种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9708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插座,本插座壳体是由向外凸的弧状上盖和平板状的下底组成,所述上盖上设有三个固定有闪光二极管的开孔,上盖顶部处设有一个开关,本座的后端面上固定有电源线和至少一个插座孔,上盖内表面置有即是加强筋又形成导电线路的隔板,上述上盖有至少一个带螺孔的筋柱,与此筋柱相对应的下底外表面处有带凹陷的槽孔,一螺钉穿过所述下底的槽孔旋入上盖筋柱的螺孔把上盖与下底固装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别致、使用安全,易于辨别故障原因与地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座。目前,习用插座多为长条状的板式插座,也就是说由平板状上盖与下底组装在一起,且上盖置有插孔,其间区别是插座板有大有小,插孔有多有少,但都存在如下共同缺点1、插头要竖插在插座上,这不可避免在靠近插头处导线出现一个近似直角的折弯,不同的插头连接线拆弯处也不一致,其混在一起,易产生误拔或拔此动彼现象;2、插座插孔垂直向上,很容易落入尘土或异物;3、插拔插头或移动插座时,手不可避免地要罩在插孔上,才能摁住或抓住插座,这不够安全;4、有的插座上带有指示灯,但过于简单,出现断电不能很快判定问题出在哪里。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有立体感的安全插座,其插头处导线不会产生近似直角的折弯;插拔插头时,摁住或者抓住插座的手与插孔分离,不会导致误触电;插孔位于本立体插座的后端斜面,故插孔上不易滞留杂物与尘土;本插座设计上没有多个指示灯,可显示出插座内外电源状况,易于判定产生问题原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设计方案本插座壳体是由向外凸的弧状上盖和平板状的下底组成,上盖前部为半锥状体,后部为半筒状体,上盖的后端面为一个与铅垂面成一小于20度角的斜面。所述上盖上设有三个开孔,孔口固定有发光二极管,上盖顶部处设有一个开关,上盖两侧的弧面上分别设有便于手取拿或摁住的凹陷,以便于拔插插头。本座的后端面上固定有电源线和至少一个插座孔,以便插接欲通电的电器插头。上盖内表面置有即是加强筋又形成导电线路的隔板,以便使导电线分置于隔板构成的槽内,防止发生短路。上述上盖有至少一个带螺孔的筋柱,与此筋柱相对应的下底外表面处有带凹陷的槽孔,一螺钉穿过所述下底的槽孔旋入上盖筋柱的螺孔把上盖与下底固装在一起。本插座内部电路为如下设计,当本插座的插头〖图中未划出〗与外电源接通时,上述上盖内的三个发光二极管中的一个亮起来,表示本插座已接通外电电源,摁下开关,其余两指示灯亮,表示本插座的插孔也接通电源,处于待工作状态,如果内部电路发生故障,如过载电路中的熔断器熔断,则受开关控制的两指示灯中的一个熄灭,表示本插座中有故障。本技术结构新颖、别致、使用安全,易于辨别故障原因与地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右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左侧视图图5为插座内部电路图图6为图2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技术是由向外凸的弧状上盖1和平板状下底2组成,上盖1的前部为锥状体11,后部为筒状体12,上盖1的后端面13为10度的倾斜面,所述上盖的锥状体11上设有一个似为仿生鼠嘴的长方形孔111和两个似为仿生鼠眼的圆形孔112、113,上述三个孔内固定有发光二极管,所述上盖的弧顶设有一个开关3,上盖两侧弧面上设有便于手取拿或摁住的凹陷14,所述上盖1的后端面上固定有电源线4和三个插座孔5,上盖1的内表面设有与上盖为一体的隔板15,以便于把导电铜条6置于由隔板构成的槽内,防止发生短路事故。上述上盖内表面有两个带螺孔的筋柱16,与此筋柱相对应的下底2外表面有带凹陷的槽孔21,螺钉7穿过所述下底2的槽孔21旋入上盖筋柱16的螺孔,把上盖与下底固装在一起。本插座的内部电路图如图5所示,当外电源接通,位于鼠嘴部位的长方形孔111内的两红色发光二极管D1、D2交替发光,表示本插座已接通电源。按动开关3,处于鼠眼部位的圆形孔112、113内的黄色发光二极管D3、D5发光,表示本插座的三个插孔5已带电,处于待工作状态。当用电器过载时,熔断器FU熔断,发光二极管D5不再发光。电路中的D4为熔断器FU熔断后提高D3反向耐压的保护二极管,R1为电容C1的放电电阻,R2是限制最大初始电流的电阻,R3、R4、C2与上述R1、R2、C1的作用基本相同。电容C1、C2可采用CBB耐压400伏的聚苯电容,R2、R4为1瓦的金属电阻,R1、R3为1/8瓦的金属电阻,D1、D2为矩形红色发光二极管,D3、D5为圆形黄色发光二极管,D4为反向击穿电压大于400伏的保护二极管,可采用1N4007管子。权利要求1.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本插座壳体是由向外凸的弧状上盖和平板状的下底组成,上盖前部为半锥状体,后部为半筒状体,上盖的后端面为一个与铅垂面成一小于20度角的斜面,所述上盖上设有三个开孔,孔口固定有发光二极管,上盖顶部处设有一个开关,本座的后端面上固定有电源线和至少一个插座孔,上盖内表面置有即是加强筋又形成导电线路的隔板,上述上盖有至少一个带螺孔的筋柱,与此筋柱相对应的下底外表面处有带凹陷的槽孔,一螺钉穿过所述下底的槽孔旋入上盖筋柱的螺孔把上盖与下底固装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两侧的弧面上分别设有便于手取拿或摁住的凹陷。专利摘要一种插座,本插座壳体是由向外凸的弧状上盖和平板状的下底组成,所述上盖上设有三个固定有闪光二极管的开孔,上盖顶部处设有一个开关,本座的后端面上固定有电源线和至少一个插座孔,上盖内表面置有即是加强筋又形成导电线路的隔板,上述上盖有至少一个带螺孔的筋柱,与此筋柱相对应的下底外表面处有带凹陷的槽孔,一螺钉穿过所述下底的槽孔旋入上盖筋柱的螺孔把上盖与下底固装在一起。本技术结构新颖、别致、使用安全,易于辨别故障原因与地点。文档编号H01R13/46GK2428880SQ00236509公开日2001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30日专利技术者王栋 申请人:王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本插座壳体是由向外凸的弧状上盖和平板状的下底组成,上盖前部为半锥状体,后部为半筒状体,上盖的后端面为一个与铅垂面成一小于20度角的斜面,所述上盖上设有三个开孔,孔口固定有发光二极管,上盖顶部处设有一个开关,本座的后端面上固定有电源线和至少一个插座孔,上盖内表面置有即是加强筋又形成导电线路的隔板,上述上盖有至少一个带螺孔的筋柱,与此筋柱相对应的下底外表面处有带凹陷的槽孔,一螺钉穿过所述下底的槽孔旋入上盖筋柱的螺孔把上盖与下底固装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栋
申请(专利权)人:王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