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插头的连接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9224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信号线插头,尤其是一种信号线连接器插头的连接结构。它主要包括:下壳盖、上壳盖、四个扇形支撑片、按钮、接续框、信号线、塑料本体及螺合件等构件,连接器端部的金属壳体为四周封闭的金属壳体,壳体上设有圆形或椭圆形凸起、并在其周围设有“几”形缝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连接器端部的金属壳体上两侧增加了圆形凸起和“几”形缝隙,依靠圆形凸起与母座侧壁的摩擦作用,以及金属材料的弹性和“几”形缝隙结构,从而使连接器紧紧卡在母座中,既防止了连接器的意外松脱,又提高连接器连接的稳固性和可靠性,而且插拔方便省力。(*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信号线插头,尤其是一种信号线连接器插头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信号线插头主要使用于音、视频设备的连接器。现有的信号线插头,由于与音、视频设备的连结面较长,且接触点多,因此当试图从设备上拔下该信号线接头时,摩擦阻力非常大,甚至需要反复左右摇动,才可用力拔出,极易造成变形,产生接触不良的严重缺点。众所周知,连接器插头的连接稳固性和可靠性对于各种信号传输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设备的晃动和线缆的移动都会造成连接器的松脱。在音视频领域内,连接器的松动直接导致各种信号噪声或者图像的失真。中国专利公开的连接器及其母座结构如信号线接头ZL 01227457.7和信号线连接器ZL 01227340.6,尽管其在插头的插拔结构上作了改进,但连接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尚不能更好地防止连接器从母座中的意外松脱;中国专利申请ZL03263657.1对其作了改进,较好地解决了连接器从母座中意外松脱的问题,但由于其端部金属壳体上的拱形凸起的弹性不足,致使其与母座插拔较为费力;提高连接器连接的稳固性、可靠性以及操作方便性一直是业内人士孜孜以求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连接器插头,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即要方便地将信号线插头自动拔出以脱离设备面板,又能使连接器的连接更加稳固可靠,并且操作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连接器插头的连接改进结构,主要包括下壳盖、上壳盖、四个扇形支撑片、按钮、接续框、信号线、塑料本体及螺合件等构件,接续框是成型的外框,在接续框内部均布二排多片的接续端子,该接续框后部与信号线内多条信号线子线焊接接续,再在接续框与信号线间,包覆一塑料本体;在其上、下侧分别对接下壳盖及上壳盖,该螺合件套合螺接在下壳盖及上壳盖顶缘后侧的外螺纹上,使其结合成一整体的信号线接头,连接器端部的金属壳体为四周封闭的金属壳体,壳体上设有圆形或椭圆形凸起,并在其周围设有“几”形缝隙。本技术的壳体上的圆形或椭圆形凸起位于两侧板表面并向外凸起。本技术的壳体上的“几”形缝隙开口方向朝向壳体中心。本技术的圆形或椭圆形凸起数为4个,在其每个椭圆形凸起或圆形凸四周设有“几”形缝隙。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连接器依靠拱形凸起与母座侧壁的摩擦作用,以及金属材料的弹性和“几”形缝隙结构,从而使连接器紧紧卡在母座中,即防止了连接器的意外松脱,提高连接器连接的稳固性和可靠性,而且插拔方便省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组合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构造示意图。图3、4是本技术的实施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连接器端部的接续框81的改进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首先,请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下壳盖1、上壳盖5、四个扇形支撑片2、3、6、7、按钮4、接续框81、信号线82、塑料本体8及螺合件9等构件,下壳盖1,为多边形框体,在内部中央二侧分别设有固定螺柱11、12,该固定螺柱11、12下方分别凸设定位轴杯13、14,该下壳盖1顶缘的倾斜面上,设有长槽孔15,该下壳盖1顶缘的另一侧内部设有半圆弧槽16,该半圆弧槽16外侧具有外螺纹17。上壳盖5,为多边形框体,在内部中央二侧分别设有螺孔51、52,该螺孔51、52下方也分别凸设定位轴杆,该上壳盖5顶缘倾斜面上,设有长槽孔55,该上亮盖5顶缘另一侧内部设有半圆弧槽,该半圆弧槽外侧具有外螺纹57。扇形支撑片2,其上缘为一连结凸板21,该连结凸板21顶端设有一圆孔22,该扇形支撑片2在其弧边设有齿轮面23,且该扇形支撑片2底缘为一向下凸出的顶块24,该扇形支撑片2将连结凸板21凸伸出前述下壳盖1的长槽孔15,同时,该扇形支撑片12通过底缘一侧的圆孔,轴接套置在前述下壳盖1的定位轴杆13。扇形支撑片3,在其弧边设有齿轮面31,且该扇形支撑片3底缘为一向下凸出的顶块32,该扇形支撑片3通过底缘一侧的圆孔,轴接套置于前述下壳盖1的定位轴杆14,使扇形支撑片2、3的齿轮面23、31相互啮合。该扇形支撑片6的形状与前述扇形支撑片2相同,另扇形支撑片7的形状与前述扇形支撑片3相同,扇形支撑片6、7,也呈相对应的构造形状组合在上壳盖5内。接续框81是以金属材质冲压成型的外框,在接续框81内部均布二排多片的接续端子,该接续框81后部与信号线82内多条信号线子线焊接接续;再在接续框81与信号线82间,以注塑成型方式包覆一塑料本体8。在其上、下侧分别对接下壳盖1及上壳盖5,且通过二螺钉58、59分别穿置上壳盖5的螺孔51、52,螺合于下壳盖1的固定螺柱11、12,该按钮4的二侧设有螺孔41,通过二螺钉42分别穿置扇形支撑片2、6的连结凸板21、61的圆孔22、62螺合固定;再者,该螺合件9套合螺接在下壳盖1及上壳盖5顶缘后侧的外螺纹17、57上,使其结合成一整体的信号线接头。本技术组合各主要构件成一整体,请参阅图3、4所示,该信号线接头插入视听设备A的母座中,该扇形支撑片的连结凸板61、21向外凸伸且呈垂直状态,当使用者欲拔出信号线接头时,使用者仅需压下按钮4,则该四个扇形支撑片2、3、6、7即会同步联合动作,通过其顶块撑顶视听设备A的面板,即能将信号线接头顶出。如图5所示,本技术连接器端部的接续框81金属壳体为四周封闭的金属壳体,壳体上设有圆形凸起101,在其周围设有“几”形缝隙103;圆形凸起101位于两侧板表面并向外凸起,“几”形缝环绕在圆形凸起101四周,开口方向不要求,可以是任意方向,既可以向左,也可以向右;既可以向上,也可以向下,一般朝向壳体中心。上述结构改进可知,本技术在连接器端部的接续框81金属壳体两侧的圆形凸起或椭圆形凸起101周围增设了“几”形缝隙103,依靠圆形或椭圆形凸起101在母座侧壁上的摩擦作用,以及金属材料的弹性和“几”形缝隙的结构,使连接器紧紧卡在母座中,即防止了连接器的意外松脱,又提高连接器连接的稳固性和可靠性,而且插入或拔出方便省力。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插头的连接改进结构,主要包括下壳盖、上壳盖、四个扇形支撑片、按钮、接续框、信号线、塑料本体及螺合件等构件,接续框是成型的外框,在接续框内部均布二排多片的接续端子,该接续框后部与信号线内多条信号线子线焊接接续,再在接续框与信号线间,包覆一塑料本体;在其上、下侧分别对接下壳盖及上壳盖,该螺合件套合螺接在下壳盖及上壳盖顶缘后侧的外螺纹上,使其结合成一整体的信号线接头,连接器端部的金属壳体为四周封闭的金属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圆形或椭圆形凸起,并在其周围设有“几”形缝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插头的连接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的圆形或椭圆形凸起位于两侧板表面并向外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插头的连接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的“几”形缝隙开口方向朝向壳体中心。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连接器插头的连接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或椭圆形凸起数为4个,在其每个椭圆形凸起或圆形凸四周设有“几”形缝隙。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信号线插头,尤其是一种信号线连接器插头的连接结构。它主要包括下壳盖、上壳盖、四个扇形支撑片、按钮、接续框、信号线、塑料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插头的连接改进结构,主要包括:下壳盖、上壳盖、四个扇形支撑片、按钮、接续框、信号线、塑料本体及螺合件等构件,接续框是成型的外框,在接续框内部均布二排多片的接续端子,该接续框后部与信号线内多条信号线子线焊接接续,再在接续框与信号线间,包覆一塑料本体;在其上、下侧分别对接下壳盖及上壳盖,该螺合件套合螺接在下壳盖及上壳盖顶缘后侧的外螺纹上,使其结合成一整体的信号线接头,连接器端部的金属壳体为四周封闭的金属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圆形或椭圆形凸起,并在其周围设有“几”形缝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仓期
申请(专利权)人:永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