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叶轮间隙的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8988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4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叶轮间隙的水泵,包括叶轮(1)、涡壳(3)、吸口(4);所述吸口(4)固定设置于涡壳(3)的进口区域的连接处,叶轮(1)通过转轴转动设置于涡壳(3)内部;所述吸口(4)内设置有与叶轮(1)配合设置的锥形内衬(2),锥形内衬(2)内部为锥形面且锥形面与叶轮(1)间隙配合,锥形内衬(2)的外表面与吸口(4)内壁滑动接触;所述吸口(4)上设置有推动锥形内衬(2)在吸口(4)内滑动的间隙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调节叶轮间隙的水泵,间隙调整操作方便快捷,使用的工具也很简单,不需要更换任何零部件,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叶轮间隙的水泵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叶轮间隙的水泵,属于水泵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现有的水泵结构中,大多是通过增加或减少调整垫片的厚度来控制叶轮间隙(图中B处为垫片)。在新的水泵安装时,安装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的叶轮间隙通过理论计算确定调整垫片的厚度后进行整泵的安装,以使得水泵达到实际使用需求。在输送含固量较高,特别泵送硬度高的介质,比如磁粉、矿渣、含泥沙介质、秸秆(含泥沙)等时,水泵叶轮、涡壳等一些过流部件都会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而慢慢磨损,导致叶轮的活动间隙增大,过大的叶轮间隙将导致水泵性能下降。增加了单位抽排量的能耗,如果性能达不到要求,会更换新的过流部件或者将整个的水泵拆解后进行垫片的更换。水泵的拆解和组合安装过程不仅需要专业的工具和工装进行操作,操作周期长,费时费力。泵的频繁检修,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影响排水泵站的正常运行和机泵的使用寿命。并且,水泵的O型密封圈等弹性元件拆卸后不建议二次使用,成本也会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叶轮间隙的水泵,叶轮间隙调整操作方便快捷,使用的工具也很简单,不需要更换任何零部件,降低成本。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叶轮间隙的水泵,包括叶轮(1)、涡壳(3)、吸口(4);所述吸口(4)固定设置于涡壳(3)的进口区域的连接处,叶轮(1)通过转轴转动设置于涡壳(3)内部;所述吸口(4)内设置有与叶轮(1)配合设置的锥形内衬(2),锥形内衬(2)内部为锥形面且锥形面与叶轮(1)间隙配合,锥形内衬(2)的外表面与吸口(4)内壁滑动接触;所述吸口(4)上设置有推动锥形内衬(2)在吸口(4)内滑动的间隙调节组件。
[0005]优化的,上述可调节叶轮间隙的水泵,所述间隙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8)和调整螺套(6),调节杆(8)的其中一端与锥形内衬(2)连接,调节杆(8)的另一端穿过吸口(4)的外壁;所述调整螺套(6)套接于调节杆(8)上并沿调节杆(8)轴向移动,调整螺套(6)与调节杆(8)共轴设置,调整螺套(6)的一端穿过吸口(4)并与锥形内衬(2)接触;所述锥形内衬(2)在吸口(4)内的滑动方向与调节杆(8)的轴线平行设置。
[0006]优化的,上述可调节叶轮间隙的水泵,所述调整螺套(6)与吸口(4)螺纹连接并与调节杆(8)螺纹连接。
[0007]优化的,上述可调节叶轮间隙的水泵,所述间隙调节组件还包括锁紧螺母(7),锁紧螺母(7)螺纹连接于调节杆(8)上;锁紧螺母(7)位于调节杆(8)穿过吸口(4)外壁的一端并与调整螺套(6)端部接触。
[0008]优化的,上述可调节叶轮间隙的水泵,所述调节杆(8)为双头螺栓,锥形内衬(2)上设置有与调节杆(8)配合设置的螺纹盲孔,调节杆(8)的端部与螺纹盲孔螺纹连接。
[0009]优化的,上述可调节叶轮间隙的水泵,所述调整螺套(6)上位于吸口(4)内的一端
设置有隔套(5),锥形内衬(2)上设置有接触端面,隔套(5)与锥形内衬(2)的接触端面表面接触。
[0010]优化的,上述可调节叶轮间隙的水泵,所述间隙调节组件的数量大于等于三组,间隙调节组件呈环形均匀设置于吸口(4)上。
[0011]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001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使用的可调节叶轮间隙的结构,在叶轮磨损导致叶轮间隙过大的情况下,不用拆卸水力部分即可完成叶轮间隙的调整,操作方便。操作过程只需使用简单的工具即可完成,不需要更换任何零部件,就可以完成叶轮间隙的调整,简化了水泵叶轮的调整过程,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水泵的内部结构图;
[0014]图2为本申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技术特点。
[0016]本技术为一种可调节叶轮间隙的水泵,包括叶轮(1)、涡壳(3)、吸口(4);所述吸口(4)固定设置于涡壳(3)的进口区域的连接处,叶轮(1)通过转轴转动设置于涡壳(3)内部;所述吸口(4)内设置有与叶轮(1)配合设置的锥形内衬(2),锥形内衬(2)内部为锥形面且锥形面与叶轮(1)间隙配合,锥形内衬(2)的外表面与吸口(4)内壁滑动接触;所述吸口(4)上设置有推动锥形内衬(2)在吸口(4)内滑动的间隙调节组件。
[0017]如图2所示,图中A处为叶轮(1)的间隙,叶轮(1)的间隙过大时,通过间隙调节组件推动锥形内衬(2)向叶轮(1)的方向移动,使得锥形内衬(2)与叶轮(1)调整到规定的间隙,从而消除叶轮(1)的A处间隙过大的问题,在不需拆解水泵的情况完成叶轮(1)间隙的调整。
[0018]间隙调节组件的数量至少为三组并呈环形均匀设置于吸口(4)上,三组间隙调节组件之间的间隔角度为120度,这样能够均匀的调整叶轮(1)的间隙。当然,针对大型的水泵而言,间隙调节组件的数量也可以为四组或者更多,实际数量设置根据水泵的尺寸设置。
[0019]所述间隙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8)和调整螺套(6),调节杆(8)的其中一端与锥形内衬(2)连接,调节杆(8)的另一端穿过吸口(4)的外壁;所述调整螺套(6)套接于调节杆(8)上并沿调节杆(8)轴向移动,调整螺套(6)与调节杆(8)共轴设置,调整螺套(6)的一端穿过吸口(4)并与锥形内衬(2)接触;所述锥形内衬(2)在吸口(4)内的滑动方向与调节杆(8)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调整螺套(6)与吸口(4)螺纹连接并与调节杆(8)螺纹连接。
[0020]如图2所示,通过旋转调整螺套(6)使得调整螺套(6)的端部与锥形内衬(2)接触,进而推动锥形内衬(2)消除叶轮(1)的增大的间隙。调节杆(8)起到了对调整螺套(6)进行支撑、导向的作用。
[0021]所述间隙调节组件还包括锁紧螺母(7),锁紧螺母(7)螺纹连接于调节杆(8)上;锁紧螺母(7)位于调节杆(8)穿过吸口(4)外壁的一端并与调整螺套(6)端部接触。
[0022]锁紧螺母(7)起到了锁紧调整螺套(6)的位置的作用,在间隙调整完成后,防止调整螺套(6)松动位移造成叶轮(1)的间隙的再次变化。
[0023]所述调节杆(8)为双头螺栓,锥形内衬(2)上设置有与调节杆(8)配合设置的螺纹盲孔,调节杆(8)的端部与螺纹盲孔螺纹连接。
[0024]整个间隙调节组件受力较大,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发生损坏。将调节杆(8)设置为与锥形内衬(2)螺纹连接的双头螺栓,方便将间隙调节组件整体拆除进行更换。
[0025]所述调整螺套(6)上位于吸口(4)内的一端设置有隔套(5),锥形内衬(2)上设置有接触端面,隔套(5)与锥形内衬(2)的接触端面表面接触。
[0026]隔套(5)可以为弹性垫或者金属垫,橡胶质的隔套(5)具有隔离震动的作用。并且隔套(5)能够保证调整螺套(6)与锥形内衬(2)的接触端面妥善接触。
[0027]调整叶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叶轮间隙的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叶轮(1)、涡壳(3)、吸口(4);所述吸口(4)固定设置于涡壳(3)的进口区域的连接处,叶轮(1)通过转轴转动设置于涡壳(3)内部;所述吸口(4)内设置有与叶轮(1)配合设置的锥形内衬(2),锥形内衬(2)内部为锥形面且锥形面与叶轮(1)间隙配合,锥形内衬(2)的外表面与吸口(4)内壁滑动接触;所述吸口(4)上设置有推动锥形内衬(2)在吸口(4)内滑动的间隙调节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叶轮间隙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8)和调整螺套(6),调节杆(8)的其中一端与锥形内衬(2)连接,调节杆(8)的另一端穿过吸口(4)的外壁;所述调整螺套(6)套接于调节杆(8)上并沿调节杆(8)轴向移动,调整螺套(6)与调节杆(8)共轴设置,调整螺套(6)的一端穿过吸口(4)并与锥形内衬(2)接触;所述锥形内衬(2)在吸口(4)内的滑动方向与调节杆(8)的轴线平行设置。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伟时庆
申请(专利权)人:海斯特青岛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