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通道换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8853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电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通道换电站,该双通道换电站中,第一上集装箱设有第一上避让部,第一下集装箱设有第一下避让部,第一上集装箱堆叠于第一下集装箱的顶部;第一上避让部和第一下避让部形成第一通道。第二上集装箱设有第二上避让部,第二下集装箱设有第二下避让部,第二上集装箱堆叠于第二下集装箱的顶部,第二上避让部和第二下避让部形成第二通道。充电组件用于为待充电池充电。两个机器人均能将电池在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内的车辆和充电组件之间转移。上述设置能实现双通道换电站零部件的快速搬运与组装,提高了换电站的组建效率,通过两个机器人进行换电操作,缩短了换电时间,提高了换电效率。提高了换电效率。提高了换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通道换电站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站
,尤其涉及一种双通道换电站。

技术介绍

[0002]经过多年的发展,各大重卡车企均已布局不同的产品,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可靠性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电动重卡超高的经济性,使得矿场、钢厂、港口等场所倾向于采用电动重卡,以降低运营成本。
[0003]但是,目前存在的电动重卡里程短,充电成本高、充电时间长等问题,成为阻碍电动重卡发展的瓶颈。
[0004]为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吊装式的重卡换电站以及侧向重卡换电模式,换电时间基本控制在6

10分钟,换电站的出现,解决了用户充电时间长的问题,大大的提升了车辆的运营时间,提高了运营效率及收益,但是换电时间依然是影响收益及效率的首要问题;另外,由于换电站设备比较庞大,运输及组装比较麻烦,也是造成换电站大力推广的一个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通道换电站,以便于运输和组装换电站,且能缩短换电时间。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双通道换电站,该双通道换电站包括:
[0008]第一上集装箱和第一下集装箱,所述第一上集装箱设有第一上避让部,所述第一下集装箱设有第一下避让部,所述第一上集装箱堆叠于所述第一下集装箱的顶部,所述第一上避让部和所述第一下避让部形成第一通道;
[0009]第二上集装箱和第二下集装箱,所述第二上集装箱设有第二上避让部,所述第二下集装箱设有第二下避让部,所述第二上集装箱堆叠于所述第二下集装箱的顶部,所述第二上避让部和所述第二下避让部形成第二通道;
[0010]充电组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上集装箱和/或所述第二上集装箱,所述充电组件用于为待充电池充电;
[0011]两个机器人,均能将电池在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二通道内的车辆和所述充电组件之间转移。
[0012]优选地,所述双通道换电站还包括补电组件,所述补电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二通道内的车辆上的待充电池补电。
[0013]优选地,所述充电组件包括电池托架、充电插接板和多个第一弹性件,所述电池托架设于所述第一上集装箱和/或第二上集装箱的底部,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均匀分布于所述电池托架和所述充电插接板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和所述电池托架连接,另一端和所述充电插接板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机器人包括第一行走组件、第二行走组件、升降组件、抓取组件和锁止组件,所述第一行走组件沿第一方向滑动设于所述第一上集装箱和所述第二上集装箱,所述第二行走组件沿第二方向滑动设于所述第一行走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行走组件,所述抓取组件设于所述升降组件的输出端,用于抓取待充电池或满电电池,所述锁止组件用于将所述抓取组件锁止于所述第二行走组件。
[0015]优选地,所述锁止组件包括锁定轴和锁支架,所述锁支架设有锁止孔,所述锁定轴和所述锁支架二者中,其一设于所述第二行走组件,另一设于所述抓取组件,所述锁定轴能穿设于所述锁止孔,以使所述抓取组件锁定于所述第二行走组件。
[0016]优选地,所述充电组件分为两组,充电机能对两组所述充电组件上的待充电池进行不同模式的充电。
[0017]优选地,所述双通道换电站还包括消防系统,所述消防系统包括报警器、气溶胶灭火器和喷淋灭火组件;
[0018]当火灾报警条件达到第一等级时,所述报警器启动;
[0019]当火灾报警条件达到第二等级时,所述气溶胶灭火器启动;
[0020]当火灾报警条件达到第三等级时,所述喷淋灭火组件启动。
[0021]优选地,所述双通道换电站还包括安防系统,所述安防系统包括多个摄像头,多个所述摄像头分别用于观察所述充电组件、所述机器人、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
[0022]优选地,所述双通道换电站还包括调温系统和用于检测空气温度的空气温度探测器,所述调温系统包括换气扇和空调,当空气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换气扇开启,当空气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所述换气扇关闭;当空气温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时,所述空调开启制冷,当空气温度小于第四预设温度时,所述空调停止制冷;当空气温度小于第五预设温度时,所述空调开启制热,当空气温度大于第六预设温度时,所述空调停止制热。
[0023]优选地,所述双通道换电站还包括车辆引导系统,用于引导驾驶员将车辆行驶至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二通道的预设位置,并能提示驾驶员换电开始及换点结束。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5]本技术提供一种双通道换电站,该双通道换电站包括第一上集装箱、第一下集装箱、第二上集装箱、第二下集装箱、充电组件和两个机器人。其中,第一上集装箱设有第一上避让部,第一下集装箱设有第一下避让部,第一上集装箱堆叠于第一下集装箱的顶部,第一上避让部和第一下避让部形成第一通道。第二上集装箱设有第二上避让部,第二下集装箱设有第二下避让部,第二上集装箱堆叠于第二下集装箱的顶部,第二上避让部和第二下避让部形成第二通道。充电组件分别设于第一上集装箱和/或所述第二上集装箱,充电组件用于为待充电池充电。两个机器人均能将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内的车辆上的待充电池取下并转移至充电组件,且能将满电电池从充电组件取下并转移至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内的车辆上。上述设置能实现双通道换电站的快速搬运与组装,提高了换电站的组建效率,通过两个机器人进行换电操作,缩短了换电时间,提高了换电效率。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双通道换电站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双通道换电站的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下集装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抓取组件和锁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触发件和限位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充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池托架和充电插接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
[0035]100、第一上集装箱;101、第一导轨;200、第一下集装箱;300、第二上集装箱;400、第二下集装箱;500、第一通道;600、第二通道;700、第一遮挡组件;800、充电机;900、换气扇;
[0036]1、充电组件;11、电池托架;12、充电插接板;13、第一弹性件;14、连接销;15、承载托;16、导向柱;17、缓冲垫;18、检测件;
[0037]2、机器人;21、第一行走组件;22、第二行走组件;221、行走支架;222、锁支架;2221、锁止孔;223、固定筒;23、升降组件;24、抓取组件;241、抓取支架;242、夹爪;243、锁定轴;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通道换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上集装箱(100)和第一下集装箱(200),所述第一上集装箱(100)设有第一上避让部,所述第一下集装箱(200)设有第一下避让部,所述第一上集装箱(100)堆叠于所述第一下集装箱(200)的顶部,所述第一上避让部和所述第一下避让部形成第一通道(500);第二上集装箱(300)和第二下集装箱(400),所述第二上集装箱(300)设有第二上避让部,所述第二下集装箱(400)设有第二下避让部,所述第二上集装箱(300)堆叠于所述第二下集装箱(400)的顶部,所述第二上避让部和所述第二下避让部形成第二通道(600);充电组件(1)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上集装箱(100)和/或所述第二上集装箱(300),所述充电组件(1)用于为待充电池充电;两个机器人(2),均能将电池在所述第一通道(500)或所述第二通道(600)内的车辆和所述充电组件(1)之间转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通道换电站还包括补电组件,所述补电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通道(500)或所述第二通道(600)内的车辆上的待充电池补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组件(1)包括电池托架(11)、充电插接板(12)和多个第一弹性件(13),所述电池托架(11)设于所述第一上集装箱(100)和/或所述第二上集装箱(300)的底部,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件(13)均匀分布于所述电池托架(11)和所述充电插接板(12)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13)的一端和所述电池托架(11)连接,另一端和所述充电插接板(1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2)包括第一行走组件(21)、第二行走组件(22)、升降组件(23)、抓取组件(24)和锁止组件,所述第一行走组件(21)沿第一方向滑动设于所述第一上集装箱(100)和所述第二上集装箱(300),所述第二行走组件(22)沿第二方向滑动设于所述第一行走组件(21),所述升降组件(23)设于所述第二行走组件(22),所述抓取组件(24)设于所述升降组件(23)的输出端,用于抓取待充电池或满电电池,所述锁止组件用于将所述抓取组件(24)锁止于所述第二行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敏李玉军侯艳丽王群娜高全庆张文亮李飞安振刘旭东汤文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胜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