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房用物联网温度传感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860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34
本申请涉及一种机房用物联网温度传感器装置,其安装在机房内天花板的固定箱和温度传感器,固定箱内腔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包括缸身和活塞杆,活塞杆伸出缸身并延伸至极限位置,缸身固定安装在固定箱内腔的侧壁,活塞杆远离缸身的一端固定有温度传感器,固定箱内腔远离气缸的一侧呈开口设置,温度传感器位于固定箱外,固定箱开口处设置有收纳箱,收纳箱底部安装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缸身固定在收纳箱底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保护板。本申请具有当机房在温度过高发生火灾时保护温度传感器的效果。火灾时保护温度传感器的效果。火灾时保护温度传感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房用物联网温度传感器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传感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机房用物联网温度传感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通信行业的飞快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业务的发展和全网络的质量成为了运营商关注的重点,而网络能源系统作为整个网络的心脏、保障和支撑系统,决定着网络的稳定运行和服务质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网络能源系统的可靠性、高可用性成为了通信行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三大核心打造一体化网络能源通信机房,可减少人力成本。
[0003]为了保证机房内设备的正常运作,室内温度必须保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设备的性能,但多数的设备都会持续性发热,进而向机房的空气中散发热量,导致环境温度的上升,因而通过温度传感器来检测机房内温度,工作人员在监控室内实时监测机房内的温度来改变机房的情况。
[0004]但是,现有的温度传感器都是固定安装在机房内,当机房内的温度过高时,容易导致机房发生火灾,对温度传感器造成损害,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实现机房在温度过高发生火灾时保护温度传感器,本申请提供一种机房用物联网温度传感器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机房用物联网温度传感器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机房用物联网温度传感器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房内天花板的固定箱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固定箱内腔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包括缸身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伸出缸身并延伸至极限位置,所述缸身固定安装在固定箱内腔的侧壁,所述活塞杆远离缸身的一端固定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固定箱内腔远离气缸的一侧呈开口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固定箱外,当所述第一气缸得电时,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缩回缸身且温度传感器位于固定箱内,所述温度传感器耦接有温度控制电路,所述温度控制电路包括温度检测单元、温度比较单元和第一开关单元;
[0008]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机房内的温度并输出温度检测信号;
[0009]所述温度比较单元设置有温度信号阈值,所述温度比较单元耦接于温度检测单元以接收温度检测信号,当温度检测信号大于温度信号阈值时,温度比较单元输出温度比较信号;
[0010]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耦接于温度比较单元以接收温度比较信号时输出第一开关信号,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串联在第一气缸的供电回路中以输出第一开关信号至第一气缸。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检测单元检测机房内的温度并输出温度检测信号至温度比较信号,当机房内的温度过高达到起火温度时,温度检测信号增大,当温度检测信号大于温度信号阈值时,温度比较单元输出温度比较信号至第一开关单元,第一开关单元接收到温度比较信号时输出第一开关信号至第一气缸的供电回路中,第一气缸的供电回路接
收到第一开关信号时导通,第一气缸得电启动,活塞杆朝靠近缸身方向移动,使温度传感器朝固定箱内腔移动,使温度传感器位于固定箱内腔,实现保护温度传感器的功能。
[0012]可选的,所述固定箱开口处设置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底部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缸身固定在收纳箱底部,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保护板,所述温度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开关单元和感应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耦接于温度比较单元以接收温度比较信号时输出第二开关信号,当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固定箱内时,所述感应单元串联在第二气缸的供电回路中输出感应信号至第二气缸的供电回路,所述第二气缸得电启动,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出缸身至极限位置,所述保护板封堵固定箱的开口。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开关单元接收到温度比较信号时,第二开关单元输出第二开关信号至第二气缸的供电回路中,当温度传感器位于固定箱内时,感应单元输出感应信号至第二气缸的供电回路,第二气缸的供电回路得电,第二气缸得电启动,活塞杆伸出至极限位置,使保护板伸出收纳箱,使保护板封堵固定箱的开口,保护固定箱内腔的温度传感器,实现进一步保护温度传感器功能。
[0014]可选的,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第一电阻R1,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第一电阻R1串联,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第一电阻R1的连接节点耦接于比较单元。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检测机房内的温度并输出温度检测信号,当机房内温度升高时,温度检测信号增大,当机房内温度降低时,温度检测信号减小,实现检测机房内温度的变化。
[0016]可选的,所述温度比较单元包括比较器N1和第二电阻R2,所述比较器N1的第一输入端耦接于温度传感器和第一电阻R1的连接节点,所述比较器N1的第二输入端耦接于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耦接于阈值电压,所述比较器N1的输出端分别耦接于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比较器N1的第一输入端接收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检测信号,比较器N1的第二输入端接收温度阈值信号,当温度检测信号大于温度阈值信号时,比较器N1输出端输出温度比较信号,当温度检测信号小于温度阈值信号时,比较器N1输出端不输出,实现温度检测信号比较功能。
[0018]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Q1,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耦接于比较器N1的输出端,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耦接于电源电压,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三极管Q1接收到温度比较信号时,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输出高电平,第一三极管Q1呈导通状态,第一三极管Q1输出第一开关信号至第一气缸的供电回路,使第一气缸的供电回路导通,第一气缸得电启动,活塞杆朝靠近缸身方向移动,使温度传感器移动至固定箱内,实现控制第一气缸的开关控制功能。
[0020]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还包括第一继电器KM1,所述第一继电器KM1的线圈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串联,所述第一继电器KM1包括常开触点开关KM1

1,所述常开触点开关KM1

1串联在第一气缸的供电回路。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三极管Q1导通时,第一继电器KM1的线圈通电,使常开触点开关KM1

1闭合,第一气缸的供电回路导通,第一气缸得电启动,活塞杆朝靠近缸身方向移动,实现使温度传感器移动至固定箱内功能。
[0022]可选的,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三极管Q2,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耦接于
比较器N1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耦接于电源电压,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三极管Q2接收到温度比较信号时,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输出高电平,第二三极管Q2呈导通状态,第二三极管Q2输出第二开关信号至第二气缸的供电回路,使第二气缸的供电回路导通,第二气缸得电启动,活塞杆朝远离缸身方向移动,使保护板封堵固定箱底部的开口,实现控制第二气缸的开关控制功能。
[0024]可选的,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还包括第二继电器KM2,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房用物联网温度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机房内天花板的固定箱(1)和温度传感器(2),所述固定箱(1)内腔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气缸(3),所述第一气缸(3)包括缸身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伸出缸身并延伸至极限位置,所述缸身固定安装在固定箱(1)内腔的侧壁,所述活塞杆远离缸身的一端固定有温度传感器(2),所述固定箱(1)内腔远离气缸的一侧呈开口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2)位于固定箱(1)外,当所述第一气缸(3)得电时,所述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缩回缸身且温度传感器(2)位于固定箱(1)内,所述温度传感器(2)耦接有温度控制电路,所述温度控制电路包括温度检测单元(6)、温度比较单元(7)和第一开关单元(8);所述温度检测单元(6)用于检测机房内的温度并输出温度检测信号;所述温度比较单元(7)设置有温度信号阈值,所述温度比较单元(7)耦接于温度检测单元(6)以接收温度检测信号,当温度检测信号大于温度信号阈值时,温度比较单元(7)输出温度比较信号;所述第一开关单元(8)耦接于温度比较单元(7)以接收温度比较信号时输出第一开关信号,所述第一开关单元(8)串联在第一气缸(3)的供电回路中以输出第一开关信号至第一气缸(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房用物联网温度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1)开口处设置有收纳箱(4),所述收纳箱(4)底部安装有第二气缸(5),所述第二气缸(5)的缸身固定在收纳箱(4)底部,所述第二气缸(5)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保护板(12),所述温度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开关单元(9)和感应单元(10),所述第二开关单元(9)耦接于温度比较单元(7)以接收温度比较信号时输出第二开关信号,当所述温度传感器(2)位于固定箱(1)内时,所述感应单元(10)串联在第二气缸(5)的供电回路中输出感应信号至第二气缸(5)的供电回路,所述第二气缸(5)得电启动,所述第二气缸(5)的活塞杆伸出缸身至极限位置,所述保护板(12)封堵固定箱(1)的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宁刘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