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温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5863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地温监测装置,涉及滑坡监测领域。其技术方案包括:控制器、接线柱、多芯电缆、温度传感器串,其特征在于,控制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支撑腿起到支撑作用,同时使控制器离地,避免控制器受到意外损害;控制器的底端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夹,固定夹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滑槽与滑块配合使固定夹只能顺着滑槽的轨迹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钻孔中系列温度传感器实测的温度数据,监测地下水的异常流动从而预测滑坡的发生,这种方法在时间上比现有滑坡监测手段预测滑坡更加提前,可以满足提前预警的实际需求,且一次施工布设便可以长期观测。工布设便可以长期观测。工布设便可以长期观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温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滑坡监测
,尤其涉及地温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滑坡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减小滑坡造成的损失,需要对易发生滑坡的地点进行监测;
[0003]地下水的异常流动是滑坡产生的最重要的临滑前兆之一,而地下水的流动必然引起地下水温度场的变化,因此需要利用地温监测装置监测滑面附近地下水温度场的异常变化,可以了解地下水流动的异常性,从而预测滑坡的产生;
[0004]目前的滑坡监测手段主要针对已经发生的滑坡,即滑坡发生了才能监测到并预警,因此在预警时间上还不能满足提前预警的实际需求,且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环境的影响,会导致监测设备出现损伤,进而影响监测工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监测设备不能满足提前预警的实际需求、监测设备防护能力差的缺点,而提出的地温监测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地温监测装置,包括控制器、接线柱、多芯电缆、温度传感器串,所述控制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控制器的底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控制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滑动套接有弹簧。
[0008]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
[0009]所述接线柱固定设置在控制器上,所述控制器与多芯电缆之间通过接线柱电线连接,所述多芯电缆与温度传感器串之间电性连接。
[0010]所述滑杆通过贯穿孔与固定夹滑动连接。
[0011]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远离安装板的另一端与固定夹固定连接。
[0012]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1、利用钻孔中系列温度传感器实测的温度数据,监测地下水的异常流动从而预测滑坡的发生,这种方法在时间上比现有滑坡监测手段预测滑坡更加提前,可以满足提前预警的实际需求,且一次施工布设便可以长期观测。
[0014]2、本技术中,固定夹配合弹簧可以将多芯电缆固定住,提高了多芯电缆对外力的抵抗能力,避免多芯电缆被外力扯离控制器,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密封垫阻止外界的物质进入控制器内部,避免控制器内部的设备被侵蚀,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地温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地温监测装置的立体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地温监测装置的部分仰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地温监测装置的仰视图。
[0019]图中:1、控制器;2、接线柱;3、多芯电缆;4、温度传感器串;5、支撑腿;6、滑槽;7、滑块;8、固定夹;9、密封垫;10、安装板;11、滑杆;1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1]实施例一
[0022]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地温监测装置,包括控制器1、接线柱2、多芯电缆3、温度传感器串4,控制器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5,支撑腿5起到支撑作用,同时使控制器1离地,避免控制器1受到意外损害;
[0023]控制器1的底端开设有滑槽6,滑槽6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7,滑块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夹8,固定夹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9,滑槽6与滑块7配合使固定夹8只能顺着滑槽6的轨迹移动,加强了固定夹8对抗外力的能力,提高了固定夹8的稳定性;
[0024]固定夹8与密封垫9配合可以将多芯电缆3夹住,密封垫9阻止外界的物质进入控制器1内部,避免控制器1内部的设备被侵蚀;
[0025]控制器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0,安装板10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滑杆11,滑杆11通过贯穿孔与固定夹8滑动连接;固定夹8的两端分别套接在两根滑杆11上,滑杆11进一步限制固定夹8的移动轨迹,加强固定夹8的稳定性,固定夹8的侧面固定设置有把手,便于手动拉开固定夹8;
[0026]滑杆11的表面滑动套接有弹簧12,弹簧12的一端与安装板10固定连接,弹簧12远离安装板10的另一端与固定夹8固定连接,两块固定夹8闭合时,弹簧12仍然处于被压缩状态,也就是说,即使固定夹8在闭合状态,弹簧12仍然具有弹力,在弹簧12的弹力作用下,两块固定夹8紧紧压合在一起。
[0027]本实施例中,组装地温监测装置的过程中,握住把手拉开固定夹8,固定夹8压迫弹簧12,弹簧12收缩,使多芯电缆3穿过控制器1的底端,多芯电缆3进入控制器1的内部;
[0028]此时多芯电缆3位于固定夹8的中间,放开把手,弹簧12释放弹力,弹簧12伸张,弹簧12带动两个固定夹8向中间移动,两个固定夹8将多芯电缆3夹住,完成对多芯电缆3的固定;
[0029]需要取出多芯电缆3时,断开多芯电缆3与控制器1的连接,握住把手拉开固定夹8,解除对多芯电缆3的固定,向外拉多芯电缆3,即可取出多芯电缆3。
[0030]实施例二
[0031]如图1,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接线柱2固定设置在控制器1上,控制器1与多芯电缆3之间通过接线柱2电线连接,多芯电缆3与温度传感器串4之间电性连接;
[0032]控制器1包括供电装置和采集装置,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板充电器、锂电池组,通过太阳能板充电的锂电池组为采集系统供电;
[0033]采集系统包括接线连接系统和参数设置控制系统,采集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连接温度传感器串,并设置采集时间、采集间隔、通道控制等采集参数;
[0034]温度传感器串4包括四芯电缆和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串4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不同位置的温度传感器实测该位置的温度;
[0035]接线柱2有n个,n个接线柱2的编号设置为P1

Pn,多芯电缆3上设有n条传输线,n条传输线的编号由浅到深设置为L1

Ln;
[0036]准备n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数量一般根据钻孔深度来定,如钻孔深度为50米,则按照1个/米的间隔计算,需要51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编号由浅到深设置为T1

Tn(此时n=51),按照编号将温度传感器T1

Tn分别连接在多芯电缆3内对应的传输线L1

Ln上;
[0037]将所有的温度传感器T1

Tn按照一定间隔(一般为1米,局部可加密)连接到多芯电缆3上对应的传输线L1

Ln上,组成温度传感器串;
[0038]将连接温度传感器串4的多芯电缆3内的传输线按照由浅到深的顺序分别接到控制器1上对应的接线柱2上(L1

Ln对应P1

Pn),这样整体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温监测装置,包括控制器(1)、接线柱(2)、多芯电缆(3)、温度传感器串(4),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5),所述控制器(1)的底端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7),所述滑块(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夹(8),所述固定夹(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9),所述控制器(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滑杆(11),所述滑杆(11)的表面滑动套接有弹簧(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军杰王兴春邓晓红智庆全陈晓东赵毅黄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