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复杂区构造导向的二维宽线反射地震数据采集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277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双复杂区构造导向二维宽线反射地震数据采集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复杂区构造导向的二维宽线反射地震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要被勘探的双复杂型区域布置采集系统,以采集所述双复杂型区域处的野外原始地震数据;步骤S2、对所述野外原始地震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时间域叠后偏移地震数据;步骤S3、对所述时间域叠后偏移地震数据进行解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结合区域地质信息,将构造演化信息融入反射地震勘探的每一个阶段,以构造解释的合理性为准则,清晰获得了研究区石炭系地层顶、底界面及内幕反射特征,为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井位优选提供了重要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复杂区构造导向二维宽线反射地震数据采集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双复杂区构造导向的二维宽线反射地震数据采集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1、以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坳陷为例,该地已有大量的基础地质和油气地震勘探工作,但这些地震勘探工作针对的主要为中新生代地层,震源采用炸药震源,多为大药量多孔组合方式,优点是能量大,但是接收多为单线较小排列接收,由于测区多为高陡构造,地层较老,导致部分区域资料信噪比非常差。

2、受限于以往地球物理资料品质较差,且复杂构造区测线较为稀疏,落实石炭系地层内部细节展布特征有一定困难,而构造演化过程的复杂以及岩相古地理的不明,导致预测该区石炭系优质相带发育有很大的难度。原始的沉积环境、复杂的成岩过程及后期的构造变动共同控制了储层的形成,影响了储层的优劣。

3、如何获取石炭系地层内部储层有效的地球物理特征信息是该区油气资源勘探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对该区油气资源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4、双复杂区是指复杂地表条件、复杂地下构造的区域。这一类区域给二维反射地震的精细勘探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该类区域的三维地震勘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复杂区构造导向的二维宽线反射地震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复杂区构造导向的二维宽线反射地震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复杂区构造导向的二维宽线反射地震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复杂区构造导向的二维宽线反射地震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52中,常速扫描的速度选取分别为2000、3000、4000、5000和6000m/s,正常情况下,低速主要叠加的是浅层同相轴,高速叠加的...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复杂区构造导向的二维宽线反射地震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复杂区构造导向的二维宽线反射地震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复杂区构造导向的二维宽线反射地震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复杂区构造导向的二维宽线反射地震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52中,常速扫描的速度选取分别为2000、3000、4000、5000和6000m/s,正常情况下,低速主要叠加的是浅层同相轴,高速叠加的是深部的同相轴,目标层的深度用于了解目标层的叠加速度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复杂区构造导向的二维宽线反射地震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53中,在常速扫描完后,在倾斜地层的边界和中间增加速度扫描控制点,选取从上至下速度逐渐增大的变速进行叠加;同相轴的展布情况用于了解工区凸起、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王小江刘建勋王通张鹏辉李培姜春香李广才孔繁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