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调节机构及循环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8485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及循环扇。包括:风道壳体组件;支架组件,支架组件与风道壳体组件可转动连接;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置在风道壳体组件上;角度限位组件,角度限位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分别与风道壳体组件以及支架组件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上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连接件能相对第二连接件转动,第一连接件相对第二连接件转动时第一限位部以及第二限位部可以相抵接,驱动装置与第一连接件一侧固定连接,驱动装置与第二连接件连接。本申请的角度调节机构,结构简单、装配简易、稳定性高、送风角度及送风面积大。送风面积大。送风面积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角度调节机构及循环扇


[0001]本技术涉及风扇
,特别是涉及角度调节机构及循环扇。

技术介绍

[0002]风扇作为夏季室内温度调节最常用的家用电器产品之一,具有价格低、使用方便等优点。而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通过不同角度送风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需求成为市场新的关注点。目前的电风扇产品,如循环扇等,俯仰调节机构通常设计在机头的中心部位。这种设计一方面机头的进风会被支架阻挡而影响出风效果。另一方面,俯仰调节机构安装在机头上,对机头的受压作用明显,容易造成机头部位的损伤,长期使用可能会对机头造成损坏。另外,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风扇产品的俯仰调节机构通常采用连杆、齿轮件或弹片等组件相互配合的方式实现。这种方式下,俯仰机构的结构比较复杂,装配效率低,导致循环扇的维护保养困难,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俯仰调节机构结构复杂、装配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简易、稳定性高、送风角度及送风面积大的角度调节机构及循环扇。
[0004]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包括:风道壳体组件;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与所述风道壳体组件可转动连接;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风道壳体组件上;角度限位组件,所述角度限位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与所述风道壳体组件以及所述支架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连接件能相对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以及所述第二限位部可以相抵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
[0005]上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风道壳体组件、支架组件、驱动装置以及角度限位组件。其中,风道壳体组件能相对支架组件转动。具体的,风道壳体组件上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角度限位组件的第二连接件紧配连接,且第二连接件与支架组件固定连接。当驱动装置转动时驱动第二连接件,而第二连接件由于与支架组件固定连接,在反作用力下驱使驱动装置俯仰转动,从而驱使与驱动装置连接的风道壳体组件转动。另外,第一连接件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且在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上分别设置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连接件能相对第二连接件转动,并在俯仰转动过程中通过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抵接实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俯仰角度限制,最终实现风道壳体组件相对支架组件俯仰转动角度调整限制。上述的角度调节机构,结构简单,可靠性好。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内,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上,所述第二本体卡合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并使所述第二限位部能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抵。
[0007]上述的角度调节机构,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一限位部,第一本体上设置第一限位凹槽,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二限位部,第二连接件的第二本体能插设于第一限位凹槽内,并使第二连接件上的第二限位部能与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一限位部相抵接。上述的角度调节机构,结构紧凑,并使风道壳体组件相对支架组件的俯仰更稳定。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为近似三角形或梯形的限位块。
[0009]上述的角度调节机构,第一限位部的形状为近似三角形或梯形的限位块,从而使第二限位部分别与第一限位部的两侧斜边相抵,以实现风道壳体组件在支架组件俯仰角度在大于0
°
至360
°
之间可调节。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数量为至少一个,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限位部沿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边缘相对设置。
[0011]上述的角度调节机构,进一步地,第一限位部的数量为至少一个。通过设置至少一个第一限位部,可以使第一限位部在第一限位凹槽内的俯仰转动角度进一步得到限制,并将俯仰角度控制相对水平面上下摆动

10
°
至90
°
之间的范围内,俯仰角度的设计更合理,还能防止机头扭力过大而造成机件损坏。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还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相对两侧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驱动装置的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第二通孔连接。
[0013]上述的角度调节机构,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连接件上设有第二通孔,驱动装置的转轴穿过第一通孔后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二通孔紧配连接。驱动装置的转轴转动的同时通过第二通孔驱动第二连接件,在驱动动力的反作用力下促使驱动装置转动进而带动与驱动装置连接的第一连接件转动,最终使第一限位部与两个第二限位部的侧边分别相抵接限位。通过将两个第一限位部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件的相对两侧,从而使第一连接件的第一限位部俯仰摆动角度更均匀。
[0014]优选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中间位置,从而将第二限位部平均分为两个限位体,从而使第二限位部的两侧受力更均匀,机件的使用寿命更长。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支架本体和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第一转动部上设有第二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套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外侧,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一转动部上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凸筋和第二限位凸筋,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所述支架组件转动时,所述第一限位凸筋能与所述第二限位凸筋相抵。
[0016]上述的角度调节机构,支架组件包括支架本体和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上设有第二限位凹槽,第二限位凹槽套设于第一本体的外侧,从而使第二连接件容置于第二限位凹槽内,并在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配合下,使风道壳体组件相对支架组件转动。上述结构使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结构更紧凑,结构设计更合理。
[0017]上述的角度调节机构,第一本体和第一转动部上还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凸筋和第二限位凸筋,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所述支架组件转动时,所述第一限位凸筋能与所述第二限位凸筋相抵,从而在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互转动并抵接时,风道壳体组件与支架组件通过第一限位凸筋和第二限位凸筋相抵接,使角度调节机构转动定位更稳定,减轻对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上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挤压,从而延长部件的使用寿命。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本体中部贯通的第五通孔,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槽底上设有第三限位凸筋,所述第三限位凸筋能与所述第五通孔内侧槽壁相抵接。
[0019]上述的角度调节机构,第二本体远离第二限位部的一侧上设有第五通孔,第二限位凹槽的槽底设有第三限位凸筋,第五通孔能套设于第三限位凸筋外,从而进一步使第二连接件在第一转动部上的位置更稳定,结构可靠性更好。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角度限位组件还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壳体组件(100);支架组件(200),所述支架组件(200)与所述风道壳体组件(100)可转动连接;驱动装置(300),所述驱动装置(300)设置在所述风道壳体组件(100)上;角度限位组件(400),所述角度限位组件(400)包括第一连接件(410)和第二连接件(420),所述第一连接件(410)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420)分别与所述风道壳体组件(100)以及所述支架组件(2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41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420)上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部(411)和第二限位部(421),所述第一连接件(410)能相对所述第二连接件(420)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410)相对所述第二连接件(420)转动时所述第一限位部(411)以及所述第二限位部(421)可以相抵接,所述驱动装置(30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410)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30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42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410)包括第一本体(412)和所述第一限位部(411),所述第一本体(412)上设有第一限位凹槽(401),所述第一限位部(411)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凹槽(401)内,所述第二连接件(420)包括第二本体(422)和所述第二限位部(421),所述第二限位部(421)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422)上,所述第二本体(422)卡合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401)并使所述第二限位部(421)能与所述第一限位部(411)相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411)为近似三角形或梯形的限位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411)的数量为至少一个,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限位部(411)沿所述第一限位凹槽(401)的边缘相对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410)上还设有第一通孔(402),所述第一通孔(402)的相对两侧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411),所述第二限位部(421)上设有第二通孔(403),所述驱动装置(300)的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件(410)的所述第一通孔(402)与所述第二连接件(420)的所述第二通孔(403)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200)包括支架本体(210)和第一转动部(220),所述第一转动部(220)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林林文杰卢刚亮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卡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