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LC照明的多电机控制变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8274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PLC照明的多电机控制变频器,包括安装板和变频器,变频器位于安装板的右侧,安装板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卡接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安装板、变频器、连接槽、卡接槽、定位块、定位槽、定位机构和转动机构的配合使用,通过对转动机构进行转动带动定位机构进入定位槽的内部,此时可以安装或拆卸变频器,安装时将定位块对准连接槽并使之进入然后反方向对转动机构进行转动,通过与定位机构的配合使用对安装板进行固定,解决了现有变频器在控制柜中的连接通常以简单的螺丝进行定位,时间一长就会发生松动,从而具有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对变频器连接稳定的方式。因此需要一种对变频器连接稳定的方式。因此需要一种对变频器连接稳定的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PLC照明的多电机控制变频器


[0001]本技术属于变频器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PLC照明的多电机控制变频器。

技术介绍

[0002]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其中可以应用于PLC照明的电机进行控制,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变频器在控制柜中的连接通常以简单的螺丝进行定位,时间一长就会发生松动,从而具有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对变频器连接稳定的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PLC照明的多电机控制变频器,具备连接稳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变频器在控制柜中的连接通常以简单的螺丝进行定位,时间一长就会发生松动,从而具有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对变频器连接稳定的方式。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PLC照明的多电机控制变频器,包括安装板和变频器,所述变频器位于安装板的右侧,所述安装板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卡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右侧与变频器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部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块的前侧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的后侧贯穿至定位槽的内部。
[000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杆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靠近定位杆的一侧与定位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远离连接块的一侧贯穿至连接槽的内壁,且与卡接槽配合使用,所述连接块靠近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靠近安装板的一侧与定位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柱,所述传动柱与转动机构配合使用。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盘和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位于转动盘的前侧,所述转动柱的前侧贯穿至定位块的前侧,所述转动盘前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联动柱,所述联动柱的表面套设有转换杆,所述转换杆通过转动轴套设于传动柱的表面。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转换杆的前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与传动柱配合使用。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定位槽的内壁开设有与定位杆配合使用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卡接槽相互连通。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变频器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散热窗。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1、本技术通过设置安装板、变频器、连接槽、卡接槽、定位块、定位槽、定位机构和转动机构的配合使用,通过对转动机构进行转动带动定位机构进入定位槽的内部,此时可以安装或拆卸变频器,安装时将定位块对准连接槽并使之进入然后反方向对转动机构进行转动,通过与定位机构的配合使用对安装板进行固定,解决了现有变频器在控制柜中的连接通常以简单的螺丝进行定位,时间一长就会发生松动,从而具有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对变频器连接稳定的方式。
[0012]2、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机构,能够通过拉簧产生的回拉力带动连接块向靠近安装板的一侧进行移动,连接块带动定位杆贯穿至卡接槽的内部,从而对安装板进行了固定,以此提高了变频器的稳定性。
[0013]3、本技术通过设置转动机构,能够通过使用者对转动柱进行顺时针转动,转动柱带动转动盘进行顺时针转动,转动盘带动联动柱进行顺时针转动,联动柱表面通过对转动槽的内壁的挤压带动转换杆围绕转动轴向远离安装板的一侧进行移动,转换杆通过转动槽内壁对传动柱的表面进行挤压带动连接块向远离安装板的一侧进行移动,连接块带动定位杆远离卡接槽进入定位槽的内部,此时可以准备进行安装或拆卸变频器,以此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0014]4、本技术通过设置转动槽,能够提高转换杆与传动柱的配合性,从而带动连接块进行移动。
[0015]5、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孔,能够提供定位杆的移动轨迹,使定位杆对安装板进行固定,从而稳定了变频器。
[0016]6、本技术通过设置散热窗,能够提高变频器的散热性,避免变频器过热发生故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定位块正视的剖视图。
[0020]图中:1、安装板;2、变频器;3、连接槽;4、卡接槽;5、定位块;6、定位槽;7、定位机构;701、定位杆;702、连接块;703、拉簧;704、传动柱;8、转动机构;801、转动盘;802、转动柱;803、联动柱;804、转换杆;805、转动轴;9、转动槽;10、定位孔;11、散热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23]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PLC照明的多电机控制变频器,包括安装板1和变频器2,变频器2位于安装板1的右侧,安装板1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3,连接槽3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卡接槽4,连接槽3的内部设置有定位块5,定位块5的右侧与变频器2的表面固定连接,定位块5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槽6,定位槽6内部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定位机构7,定位块5的前侧设置有转动机构8,转动机构8的后侧贯穿至定
位槽6的内部。
[0024]参考图3,定位机构7包括定位杆701和连接块702,连接块702靠近定位杆701的一侧与定位杆701的表面固定连接,定位杆701远离连接块702的一侧贯穿至连接槽3的内壁,且与卡接槽4配合使用,连接块702靠近安装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簧703,拉簧703靠近安装板1的一侧与定位槽6的内壁固定连接,连接块70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柱704,传动柱704与转动机构8配合使用。
[0025]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定位机构7,能够通过拉簧703产生的回拉力带动连接块702向靠近安装板1的一侧进行移动,连接块702带动定位杆701贯穿至卡接槽4的内部,从而对安装板1进行了固定,以此提高了变频器2的稳定性。
[0026]参考图3,转动机构8包括转动盘801和转动柱802,转动柱802位于转动盘801的前侧,转动柱802的前侧贯穿至定位块5的前侧,转动盘801前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联动柱803,联动柱803的表面套设有转换杆804,转换杆804通过转动轴805套设于传动柱704的表面。
[002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转动机构8,能够通过使用者对转动柱802进行顺时针转动,转动柱802带动转动盘801进行顺时针转动,转动盘801带动联动柱803进行顺时针转动,联动柱803表面通过对转动槽9的内壁的挤压带动转换杆804围绕转动轴805向远离安装板1的一侧进行移动,转换杆804通过转动槽9内壁对传动柱704的表面进行挤压带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LC照明的多电机控制变频器,包括安装板(1)和变频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2)位于安装板(1)的右侧,所述安装板(1)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3),所述连接槽(3)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卡接槽(4),所述连接槽(3)的内部设置有定位块(5),所述定位块(5)的右侧与变频器(2)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5)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槽(6),所述定位槽(6)内部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定位机构(7),所述定位块(5)的前侧设置有转动机构(8),所述转动机构(8)的后侧贯穿至定位槽(6)的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LC照明的多电机控制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7)包括定位杆(701)和连接块(702),所述连接块(702)靠近定位杆(701)的一侧与定位杆(70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701)远离连接块(702)的一侧贯穿至连接槽(3)的内壁,且与卡接槽(4)配合使用,所述连接块(702)靠近安装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簧(703),所述拉簧(703)靠近安装板(1)的一侧与定位槽(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7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允尧黄允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友诚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