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压机真空泵送装置及层压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798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层压机真空管路及泵体组合结构,包括泵系统,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真空泵和罗茨泵;主管路系统,具有多根管道;真空枢纽系统,通过所述主管路系统与所述泵系统连接;加热板,设于所述主管路系统下方,并与所述真空枢纽系统连接,适于对光伏组件加热;加热板,设于所述主管路系统下方,并与所述真空枢纽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层压机真空管路及泵体组合结构,提高了预抽真空的时间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降低了能源消耗。降低了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层压机真空泵送装置及层压机


[0001]本技术属于光伏组件层压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层压机真空管路及泵体组合装置及层压机。

技术介绍

[0002]光伏组件通常采用层压机来封装,层压机在封装光伏组件时需要使用真空系统,其中真空系统的真空度对太阳能组件的封装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0003]如专利公告号为CN102785455A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层压机的真空装置,结构控制不灵活,抽真空时间效率低,使用一段时间后漏气处较多,检测困难,进回气风速不均使硅胶板不能由中间向四周逐渐胀起使光伏组件容易产生裂片。
[0004]鉴于此,目前亟待提出一种效率高,结构控制灵活的层压机真空泵送装置及层压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效率高、结构控制灵活的层压机真空泵送装置及层压机。
[0006]本技术的层压机真空泵送装置,包括:
[0007]泵系统,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真空泵和罗茨泵;
[0008]主管路系统,具有多根管道;
[0009]真空枢纽系统,通过所述主管路系统与所述泵系统连接;
[0010]加热板,设于所述主管路系统下方,并与所述真空枢纽系统连接,适于对光伏组件加热。
[0011]优选地,所述罗茨泵真空泵系统包括第一真空泵、第二真空泵以及罗茨泵;所述第一真空泵与所述罗茨泵之间通过三通管道并联,所述第二真空泵与所述罗茨泵串联。
[00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三通管道具有A、B、C端,所述三通管道的A端连接罗茨泵,所述三通管道的B端连接第一真空泵,所述三通管道的C端连接真空枢纽系统。
[001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真空枢纽系统具有第一蝶阀和第二蝶阀,所述第一蝶阀与所述主管路系统连接,所述第二蝶阀与上箱体连接。
[00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主管路系统包括主管道以及设于所述主管道两侧的多个支管道,所述支管道与所述加热板连接。
[00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支管道沿所述主管道两侧间隔分布,且相对两侧的所述支管道交错排列。
[001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加热板上设有硅胶板。
[00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加热板于所述硅胶板和所述加热板连接处设有网状风线。
[0018]进一步的,所述网状风线呈矩形网状。
[001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层压机,包括层压机真空泵送装置。
[0020]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1]本技术通过罗茨泵和第一真空泵、第二真空泵之间的串并联组合,实现泵体单元的单独控制,并根据实际制作工艺实现加速预抽真空和加压预抽真空两个工作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前期预抽真空的时间效率,并且实现了对后期加压抽真空的联动过程,降低了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层压机真空泵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层压机真空泵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板的俯视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板的剖视示意图。
[0026]其中,1、第一真空泵;2、第二真空泵;3、罗茨泵;4、三通管路;5、第一管道;6、第一蝶阀;7、第二蝶阀;8、主管道;9、支管道;10、加热板;11、网状风线;12、上箱体;13、硅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本实施例的层压机真空泵送装置,如图1

2所示,包括泵系统、真空枢纽系统、主管路系统以及加热板10。
[0029]所述泵系统包括一台罗茨泵3、第一真空泵1以及第二真空泵2;所述第一真空泵1与所述罗茨泵3之间通过三通管道并联,所述三通管道具有A、B、C三端,所述三通管道的A端连接所述罗茨泵3,所述三通管道的B端连接所述第一真空泵1,所述三通管道的C端连接真空枢纽系统;所述第二真空泵2连接于所述罗茨泵3的后端,所述罗茨泵3真空泵系统中的泵体单元均可单独控制,并根据实际制作工艺实现加速预抽真空和加压预抽真空两个工作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前期预抽真空的时间效率,并且实现了对后期加压抽真空的联动过程,降低了能源消耗。
[0030]所述真空枢纽系统具有第一蝶阀6和第二蝶阀7,所述第一蝶阀6与所述主管路系统连接,所述第二蝶阀7通过第一管道5与上箱体之间连接,通过第一蝶阀6和第二蝶阀7分别控制气体进入加热板10和上箱体之间,以满足在不同工艺需求下对不同真空度的需要,提高了本实施例在生产不同产品时的可靠性和泛用性。
[0031]所述主管路系统包括主管道8以及设于所述主管道8两侧的多个支管道9,所述支管道9与所述加热板10连接。主管道8与真空枢纽系统之间通过连接管道连接,并通过第一蝶阀6控制进气,支管道9沿主管道8两侧间隔分布,并且相对于主管道8的两侧的多个支管道9彼此交错排列。支管道9的端部与加热板10上的多个控制点连接,保证加热板10均匀进气,使得加热板10的真空气路控制更为均匀,减少漏气。
[0032]进一步优选地,为了提高支管道9的耐用性,支管道9采用耐温软管,方便支管道9的安装。
[0033]如图3和4所示,加热板10设于主管路系统下方,在加热板10上方设有硅胶板,且加热板10与硅胶板的连接处设有矩形网状的网状风线,使加热板10中间及四周达到更加均匀的真空度,保证产品的成品率更高。
[0034]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层压机,包括层压机真空泵送装置。
[0035]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泵系统中的罗茨泵3和第一真空泵1、第二真空泵2对加热板10进行抽气,同时通过第一蝶阀6和第二蝶阀7控制真空枢纽系统,以实现对加热板10区域或上箱体部分的预抽真空,从而实现真空封装条件。
[0036]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压机真空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系统,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真空泵和罗茨泵;主管路系统,具有多根管道;真空枢纽系统,通过所述主管路系统与所述泵系统连接;加热板,设于所述主管路系统下方,并与所述真空枢纽系统连接,适于对光伏组件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层压机真空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罗茨泵真空泵系统包括第一真空泵、第二真空泵以及罗茨泵;所述第一真空泵与所述罗茨泵之间通过三通管道并联,所述第二真空泵与所述罗茨泵串联。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层压机真空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道具有A、B、C端,所述三通管道的A端连接罗茨泵,所述三通管道的B端连接第一真空泵,所述三通管道的C端连接真空枢纽系统。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层压机真空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枢纽系统具有第一蝶阀和第二蝶阀,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孝磊刘志佳王伟樊翀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博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