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熀文专利>正文

连接器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7916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接器改进结构,其至少包括:一上单元体、一中间单元体、一下单元体、一底座等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单元体,前侧设有一电器插孔,其内设有多个导电端子向该上单元体的背侧下方延伸,于该电器插孔下方设有一镂空凹缩的中间容置部,于该中间容置部顶面设有一鸠尾槽,且于该鸠尾槽的内延伸端侧设有一定位插孔,而中间容置部下方二旁侧设有向前突起的基部,并于该基部二边侧设有一定位凸部;所述的一中间单元体,是容置于前述上单元体的中间容置部内并以该上单元体的基部于底部形成支撑,该中间单元体的前侧设有一电器插孔,其内设有多个导电端子向该中间单元体的背侧下方延伸,而中间单元体顶面设有一前后延伸的凸鸠尾榫,于该凸鸠尾榫的后端并设有一平行延伸的弹性叉钩,使该凸鸠尾榫伸入上单元体相对应的鸠尾槽内时,恰可以该弹性叉钩钩掣于定位插孔内形成定位,而中间单元体的前侧于电器插孔下方设有一鸠尾槽,于该鸠尾槽的内延伸端设有一定位槽道;所述的一下单元体,前侧设有一电器插孔,其内设有多个导电端子向该下单元体的背侧下方延伸,该下单元体的顶面设有一前后延伸的凸鸠尾榫,于该凸鸠尾榫的后端并设有一平行延伸的弹性叉钩,使该凸鸠尾榫伸入中间单元体相对应的鸠尾槽内时,恰可以该弹性叉钩钩掣于定位槽道内形成定位,而下单元体的后侧二旁分设有向内凹缩的定位槽道,可供前述上单元体的定位凸部嵌入定位;所述的一底座,是一板状体横设于前述组合后的上单元体、中间单元体及下单元体下方,其于中段垂直凸设至少一中间隔板,可凸伸于该中间单元体与下单元体之间,以阻隔该二单元体的导电端子,而底座则于后方另设有至少一同向延伸的后挡板,可凸伸阻隔于上单元体的各导电端子之间,藉由该中间隔板、后挡板的设置,除可有效避免各导电端子间异常接触造成的短路现象,并可增进各单元体间结合强度的结构。(*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连接器改进结构,特别是指一种结构简易、组装便利且定位稳固的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常见的组合式连接器结构,有如图1、图2所示,其是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05765号「组合式双插座计算机连接器」专利案,其主要是由上连接器7及下连接器6组成,而该下连接器6顶面设有一外鸠尾座61,且在其中间位置设有一内鸠尾槽62,而该上连接器7底面设有一外鸠尾槽71,并在其中间位置设有一内鸠尾座72,得使上连接器7底面的外鸠尾槽71、内鸠尾座72组接于下连接器6顶面的外鸠尾座61、外鸠尾槽62上,以将上连接器7组装在下连接器6上方;然而,上述结构,其虽能提供二连接器间的插滑结合,但并无适当的定位装置,因此,即使上、下连接器7、6已藉由叠置的内鸠尾槽座72、外鸠尾槽71与另一相对外鸠尾槽座61、内鸠尾槽62相互结合,但反向施力或受不正常的碰撞、挤压,仍有可能造成二连接器间松脱,此乃一极严重的缺点。因此,本案专利技术人有台湾专利公告第553548号「组合式连接器改进结构」专利案的申请,其主要结构包括下连接器、中间连接器及上连接器等部份,其中各连接器分别于对接面上设有可相互嵌插的凸鸠尾榫与鸠尾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熀文
申请(专利权)人:陈熀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