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熀文专利>正文

组合式连接器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0092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连接器改良结构,其主要包括:下连接器、中间连接器及上连接器等部分,其中各连接器分别于对接面上设有可相互嵌插的凸鸠尾榫与鸠尾槽,且于该凸鸠尾榫的内延伸端部设有一平行延伸且可弹性扩张的弹性叉钩,而各鸠尾槽内延伸端的结合面上设有相互对应的定位插孔,利用该弹性叉钩嵌入定位插孔内形成卡挚,可使不同连接器组合后定位且可有效防止滑脱。(*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组合式连接器改良结构
本技术是有关于组合式连接器改良结构,特别是指一种组合结构简易、定位稳固的组合式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常见的组合式连接器结构,有如图1、图2所示,其是台湾专利公告第405765号「组合式双插座计算机连接器」专利案,其主要是由上连接器5及下连接器4组成,而该下连接器4顶面设有一外鸠尾座41,且在其中间位置设有一内鸠尾槽42,而该上连接器5底面设有一外鸠尾槽51,并在其中间位置设有一内鸠尾座52,得使上连接器5底面的外鸠尾槽51、内鸠尾座52组接于下连接器4顶面的外鸠尾座41、外鸠尾槽42上,以将上连接器5组装在下连接器4上方;又该下连接器4、上连接器5各为不同颜色,以便于辨视。然而,上述的组成结构,其虽能提供二连接器间的插滑结合,但并无适当的定位装置,因此,即使上、-->下连接器上连接器5、下连接器4已藉由叠置的内鸠尾槽座52、外鸠尾槽51与另一相对的外鸠尾槽座41、内鸠尾槽42相互结合,但反向施力或受不正常的碰撞、挤压,仍有可能造成二连接器间的松脱,此乃一极严重的缺点。有鉴于常见的组合式连接器结构有上述之缺点,专利技术人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技术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连接器改良结构,其主要是于多个可叠置结合的各连接器的相对接合面上分别设有凸鸠尾榫与鸠尾槽,利用该鸠尾槽套合于凸鸠尾榫而可形成夹合定位,使二相邻的连接器得以相互结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鸠尾榫的内延伸端部另平行延伸一弹性叉钩,而鸠尾槽则于内延伸端部的相对部位设有一定位插孔,使该凸鸠尾榫、鸠尾槽相互滑移至定位时,该弹性叉钩恰可嵌入定位插孔而卡挚定位,以防止滑脱。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组合式连接器改良结构,其主要是于多个可叠置结合的各连接器的相对接合面上分别设有凸鸠尾榫与鸠尾槽,利用该鸠尾槽套合于凸鸠尾榫而可形成夹合定位,使二相邻的连接器得以相互结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鸠尾榫的内延伸端部另平行延伸一弹性叉钩,而鸠尾槽则于内延伸端部的相对部位设有一定位插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熀文
申请(专利权)人:陈熀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