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熀文专利>正文

组合式连接器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0092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连接器改良结构,其主要包括:下连接器、中间连接器及上连接器等部分,其中各连接器分别于对接面上设有可相互嵌插的凸鸠尾榫与鸠尾槽,且于该凸鸠尾榫的内延伸端部设有一平行延伸且可弹性扩张的弹性叉钩,而各鸠尾槽内延伸端的结合面上设有相互对应的定位插孔,利用该弹性叉钩嵌入定位插孔内形成卡挚,可使不同连接器组合后定位且可有效防止滑脱。(*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组合式连接器改良结构
本技术是有关于组合式连接器改良结构,特别是指一种组合结构简易、定位稳固的组合式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常见的组合式连接器结构,有如图1、图2所示,其是台湾专利公告第405765号「组合式双插座计算机连接器」专利案,其主要是由上连接器5及下连接器4组成,而该下连接器4顶面设有一外鸠尾座41,且在其中间位置设有一内鸠尾槽42,而该上连接器5底面设有一外鸠尾槽51,并在其中间位置设有一内鸠尾座52,得使上连接器5底面的外鸠尾槽51、内鸠尾座52组接于下连接器4顶面的外鸠尾座41、外鸠尾槽42上,以将上连接器5组装在下连接器4上方;又该下连接器4、上连接器5各为不同颜色,以便于辨视。然而,上述的组成结构,其虽能提供二连接器间的插滑结合,但并无适当的定位装置,因此,即使上、-->下连接器上连接器5、下连接器4已藉由叠置的内鸠尾槽座52、外鸠尾槽51与另一相对的外鸠尾槽座41、内鸠尾槽42相互结合,但反向施力或受不正常的碰撞、挤压,仍有可能造成二连接器间的松脱,此乃一极严重的缺点。有鉴于常见的组合式连接器结构有上述之缺点,专利技术人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技术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旨在提供一种组合式连接器改良结构,其主要是于各待结合连接器的对接面上分别设有可相互嵌插的凸鸠尾榫与鸠尾槽,且于各凸鸠尾榫、鸠尾槽内延伸端部的结合面上设有相互对应的弹性叉钩、定位插孔,利用该弹性叉钩嵌入定位插孔内形成卡挚,可使不同连接器以凸鸠尾榫伸入鸠尾槽内定位,以防止滑脱,此为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本技术的此种组合式连接器改良结构,其各待结合连接器于其它对接面上分设有凹缺口与定位凸部形成相对凸凹部位,利用该凹缺口、定位凸部于组合时的插嵌,可使各连接器间形成稳固的结合定位,此为本技术另一目的。至于本技术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则参照下列依附图所作的说明即可得到完全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常见组合式连接器结构的分解结构图;图2是常见组合式连接器结构的组合外观图;图3是本技术的构造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整体组合示意图;图5中本技术组合部位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其为常见的组合式连接器结构,其主要构成以及其缺点,已如前所述,此处不再重复叙述图3是本技术的构造分解图,由该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本技术主要包括:下连接器1、中间连接器2及上连接器3等部份,其中该下连接器1的前侧设有一电器插孔11,后侧二旁分设有向内凹缩的凹缺口12,下连接器1的顶面设有一前、后延伸的凸鸠尾榫13,于该凸鸠尾榫13的后端(内延伸端部)并设有一平行延伸的弹性叉钩14,中间连接器2的前侧设有一电器插孔21,顶面设有一前后延伸的凸鸠尾榫25,该凸鸠尾榫25的后端(内延伸端部)并设有一平行延伸的弹性叉钩26,中间连-->接器2的前侧中段(电器插孔21下方)并向下延伸一镂空部24,以供容置前述下连接器1,该镂空部24顶面设有一鸠尾槽23,于该鸠尾槽23的内延伸端衔接镂空部24背侧的垂直面上设有一定位插孔22,于该定位插孔22下方二侧设有二定位凸部241分别对应于下连接器1的二凹缺口12,上连接器3的前侧亦设有一电器插孔31,于该电器插孔31下方设有向下延伸的镂空部34,以供容置前述中间连接器2,而该镂空部34的顶面设有一鸠尾槽33,且于该鸠尾槽33的内延伸端于镂空部34背侧垂直面上设有一定位插孔32。图4是本技术的整体组合示意图,由其参照图5的组合部位剖面图,可知组合时,该下连接器1是以凸鸠尾榫13伸入中间连接器2的鸠尾槽23内滑移,并使该弹性叉钩14嵌入定位插孔22内形成卡挚,而中间连接器2的定位凸部241亦可嵌入下连接器1的凹缺口12内定位;再将中间连接器2以凸鸠尾榫25伸入上连接器3的鸠尾槽33内滑移,并利用其弹性叉钩26嵌入定位插孔32内形成定位。藉由上述的组合,可使下连接器1、中间连接器2及上连接器3间形成一牢固、不易滑移松脱的结合。由上所述可知,本技术的组合式连接器改良结构确实具有组装简易、定位确实、不易松脱的功效,-->确已具有产业上的利用性、新颖性及进步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技术专利范围所含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连接器改良结构,其主要是于多个可叠置结合的各连接器的相对接合面上分别设有凸鸠尾榫与鸠尾槽,利用该鸠尾槽套合于凸鸠尾榫而可形成夹合定位,使二相邻的连接器得以相互结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鸠尾榫的内延伸端部另平行延伸一弹性叉钩,而鸠尾槽则于内延伸端部的相对部位设有一定位插孔,使该凸鸠尾榫、鸠尾槽相互滑移至定位时,该弹性叉钩恰可嵌入定位插孔而卡挚定位,以防止滑脱。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组合式连接器改良结构,其主要是于多个可叠置结合的各连接器的相对接合面上分别设有凸鸠尾榫与鸠尾槽,利用该鸠尾槽套合于凸鸠尾榫而可形成夹合定位,使二相邻的连接器得以相互结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鸠尾榫的内延伸端部另平行延伸一弹性叉钩,而鸠尾槽则于内延伸端部的相对部位设有一定位插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熀文
申请(专利权)人:陈熀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