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玺专利>正文

一种紧压茶的手工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7813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紧压茶的手工制作方法,涉及紧压茶技术领域。所述紧压茶的手工制作方法包括:采摘鲜叶、萎凋、揉捻、发酵、手工制作定型、烘干、成品;其中,所述手工制作定型的方法包括:划分数量、理条、捆绑、翻折、定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手工制作方法制得的紧压茶呈宝塔型或绣球型,外形紧结且匀整有型,无论是用盖碗冲泡还是用玻璃杯冲泡,吸水后,像绽放的花朵,在品茶时,也可以愉悦心情。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变紧压茶传统的制作工艺,创造出独特的茶叶品类,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手工制作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具有极大的市场推广价值。极大的市场推广价值。极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压茶的手工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及紧压茶
,具体涉及一种紧压茶的手工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紧压茶,是以黑毛茶、老青茶、做庄茶及其它适制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蒸、压等典型工艺过程加工而成的砖形或其它形状的茶叶。紧压茶的多数品种比较粗老,干茶色泽黑褐,汤色澄黄或澄红。在少数民族地区非常流行。紧压茶有防潮性能好,便于运输和储藏,茶味醇厚,适合减肥等特点。
[0003]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一般采用机械压制的方式将发酵后的茶叶加压成方形、圆形、碗臼形、砖形、圆柱形等形状。机械制茶效率虽高,但制成的紧压茶外形普通,辨别度不高。
[0004]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紧压茶的手工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紧压茶存在的外形普通,辨别度不高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紧压茶的手工制作方法,包括:采摘鲜叶、萎凋、揉捻、发酵、手工制作定型、烘干、成品;其中,
[0008]所述手工制作定型的方法包括:
[0009]划分数量:选择20

30根发酵完成的茶叶作为一个单元;
[0010]理条:将所述一个单元内的茶叶按照相同的茶叶尖部朝向和茶叶根部朝向进行分装;
[0011]捆绑:在茶叶中部用棉线将理条完成的茶叶进行捆绑固定;
[0012]翻折:将捆绑完成的茶叶的茶叶尖部翻折到背面并基本覆盖茶叶根部;
[0013]定型:将翻折完成的茶叶定型成宝塔或绣球。
[0014]其中,鲜叶等级:采摘成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
[0015]作为优选,所述定型的方法包括:在翻折完成的茶叶的底部用棉线再次进行捆绑固定,然后一圈一圈的顺着底部缠绕至顶部并固定,即完成宝塔定型。
[0016]作为优选,所述定型的方法包括:将翻折完成的茶叶的茶叶根部塞到绑线下并固定,然后进行梳理,使茶叶匀称,光滑,即完成绣球定型。
[0017]作为优选,所述定型的方法还包括:
[0018]裹布:将梳理完成的茶叶用带有弹性的布料进行包裹;
[0019]再次捆绑:在裹布完成的茶叶表面用棉线进行再次捆绑固定。
[0020]作为优选,所述一个单元还包括2

4朵百合花。
[0021]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手工制作定型的方法包括:
[0022]划分数量:选择20

30根发酵完成的茶叶和2

4朵百合花作为一个单元;
[0023]理条:将所述一个单元内的茶叶按照相同的茶叶尖部朝向和茶叶根部朝向进行分装;将所述一个单元内的百合花按照相同的百合花瓣部和百合根部朝向进行分装,并在百合根部用棉线进行捆绑固定;
[0024]捆绑:将捆绑固定的百合花置于理条完成的茶叶的中心,且百合花瓣部与茶叶尖部朝向一致,在茶叶中部位置用棉线将理条完成的茶叶进行捆绑固定;
[0025]翻折:将捆绑完成的茶叶的茶叶尖部和百合花瓣部翻折到背面并基本覆盖茶叶根部;
[0026]定型:将翻折完成的茶叶定型成宝塔或绣球。
[0027]作为优选,所述一个单元还包括1朵菊花。
[0028]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手工制作定型包括如下步骤:
[0029]划分数量:选择20

30根发酵完成的茶叶和1朵菊花作为一个单元;
[0030]理条:将所述一个单元内的茶叶按照相同的茶叶尖部朝向和茶叶根部朝向进行分装;
[0031]捆绑:将菊花置于理条完成的茶叶的中心,且菊花花瓣部与茶叶尖部朝向一致,在茶叶中部位置用棉线将理条完成的茶叶进行捆绑固定;
[0032]翻折:将捆绑完成的茶叶的茶叶尖部和菊花花瓣部翻折到背面并基本覆盖茶叶根部;
[0033]定型:将翻折完成的茶叶定型成宝塔或绣球。
[003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0035]本专利技术手工制作方法制得的紧压茶呈宝塔型或绣球型,外形紧结且匀整有型,无论是用盖碗冲泡还是用玻璃杯冲泡,吸水后,像绽放的花朵,在品茶时,也可以愉悦心情。
[0036]本专利技术改变紧压茶传统的制作工艺,创造出独特的茶叶品类,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手工制作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具有极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3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滇红宝塔的照片;
[003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百合宝塔的照片;
[004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滇红绣球的照片;
[004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百合绣球的照片;
[004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菊花绣球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
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4]实施例1
[004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滇红宝塔的手工制作方法,包括:采摘鲜叶、萎凋、揉捻、发酵、手工制作定型、烘干、成品;其中,手工制作定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6](1)划分数量:把发酵完成的湿茶叶进行人工单元划分,约25根左右的茶叶作为一个单元;
[0047](2)理条:把每个单元里的每根茶叶进行头尾分装,即茶叶尖部理为一个方向,茶叶根部理为另一个方向;
[0048](3)捆绑:用棉线把每个单元的茶叶进行捆绑固定,捆绑位置在茶叶中部位置,即茶叶尖部与茶叶根部的中间;
[0049](4)翻折:把茶叶尖部打开,翻折到背面,使得茶叶尖部基本覆盖茶叶根部,同时进行梳理,使茶叶比较匀称,光滑;
[0050](5)再次捆绑:把翻折完成的茶叶用棉线从翻折的底部进行捆绑固定,然后一圈一圈的顺着底部缠绕至顶部并固定完成。
[0051]实施例2
[005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百合宝塔的手工制作方法,包括:采摘鲜叶、萎凋、揉捻、发酵、手工制作定型、烘干、成品;其中,手工制作定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3](1)划分数量:把百合花以及发酵完成的湿茶叶进行人工单元划分,约3朵左右的百合花和约20根左右的茶叶作为一个单元;
[0054](2)理条:把每个单元里的每根茶叶进行头尾分装,即茶叶尖部理为一个方向,茶叶根部理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压茶的手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摘鲜叶、萎凋、揉捻、发酵、手工制作定型、烘干、成品;其中,所述手工制作定型的方法包括:划分数量:选择20

30根发酵完成的茶叶作为一个单元;理条:将所述一个单元内的茶叶按照相同的茶叶尖部朝向和茶叶根部朝向进行分装;捆绑:在茶叶中部位置用棉线将理条完成的茶叶进行捆绑固定;翻折:将捆绑完成的茶叶的茶叶尖部翻折到背面并基本覆盖茶叶根部;定型:将翻折完成的茶叶定型成宝塔或绣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压茶的手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的方法包括:在翻折完成的茶叶的底部用棉线再次进行捆绑固定,然后一圈一圈的顺着底部缠绕至顶部并固定,即完成宝塔定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压茶的手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的方法包括:将翻折完成的茶叶的茶叶根部塞到绑线下并固定,然后进行梳理,使茶叶匀称,光滑,即完成绣球定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压茶的手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的方法还包括:裹布:将梳理完成的茶叶用带有弹性的布料进行包裹;再次捆绑:用棉线在裹布完成的茶叶表面进行再次捆绑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压茶的手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单元还包括2

4朵百合花。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紧压茶的手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玺王得权
申请(专利权)人:蔡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