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养殖尾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7744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前半周期养殖塘通过抽水泵和排水泵与对应一级生态沟渠连接,后半周期养殖塘通过抽水泵和排水泵与对应一级生态沟渠连接,一级生态沟渠进水端通过对应的平板阀与三级生态沟渠连接,且出水端与二级生态沟渠连接,二级生态沟渠的下游出水端分别通过平板阀与三级生态沟渠的两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高效利用现有排水沟渠,仅对其进行生态改造,具有改造简单、投资低、占地面积小和施工周期短的优势,同时改造后的生态沟渠能有效去除养殖尾水中的固体颗粒杂质,降低溶解态氮、磷含量,降解污染物、有害物,解决了养殖塘尾水处理的难题,并实现养殖尾水的循环再利用。再利用。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质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绿色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水产品需求日益扩增,水产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尾水对环境的危害也逐渐加剧。尾水中含大量死亡的有机体、鱼类的排泄物及残留饵料分解物,这些分解物分解后会产生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磷等污染物,该类尾水回用会恶化养殖水域环境,排放则会污染周边水域环境,因此寻求一种养殖尾水的净化循环利用及达标排放处理系统迫在眉睫。
[0003]目前,国内常见尾水处理工艺有成套设施净化设备和湿地净化系统。成套设施净化设备净化效果稳定、占地面积小,但投资大,运维难度高。湿地净化系统投资较低、运维简便,但占地面积大,净化效果受尾水不规律排放影响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绿色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
[0006]一种绿色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多个养殖塘,多个养殖塘分为多个前半周期养殖塘和多个后半周期养殖塘,
[0007]各个前半周期养殖塘均通过对应的抽水泵和排水泵与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连接,各个后半周期养殖塘均通过对应的抽水泵和排水泵与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连接,
[0008]前半周期养殖塘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进水端通过对应的前半周期平板阀与三级生态沟渠连接,且出水端与二级生态沟渠连接;后半周期养殖塘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进水端通过对应的后半周期平板阀与三级生态沟渠连接,且出水端与二级生态沟渠连接;
[0009]二级生态沟渠的下游出水端通过第一半周期平板阀与三级生态沟渠一端连接,二级生态沟渠的下游出水端还通过第二半周期平板阀与三级生态沟渠另一端连接。
[0010]如上所述一级生态沟渠连接的抽水泵位于连接的排水泵的上游。
[0011]如上所述三级生态沟渠为开口的环状,三级生态沟渠的第一开口端通过第一半周期平板阀与二级生态沟渠的下游出水端连接,三级生态沟渠的第二开口端通过第二半周期平板阀与二级生态沟渠的下游出水端连接。
[0012]如上所述三级生态沟渠分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一端与第一开口端连接,第一支路另一端与第二支路一端连接,第二支路另一端与第二开口端连接,前半周期养殖塘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进水端通过对应的前半周期平板阀与第一支路连接,后半周期养殖塘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进水端通过对应的后半周期平板阀与第二支路连接。
[0013]如上所述一级生态沟渠对应的排水泵的排水处设置有截留净化带,一级生态沟渠与对应的截留净化带连通,一级生态沟渠内设置有石笼过滤墙和沉水植物,截留净化带靠
近排水泵的一侧种植挺水植物,截留净化带底部种植沉水植物;一级生态沟渠两侧设置有挺水植物。
[0014]如上所述二级生态沟渠的两侧设置有挺水植物,二级生态沟渠的底部设置有沉水植物。
[0015]如上所述三级生态沟渠的两侧设置有挺水植物,三级生态沟渠内设置有立体生态浮床和提水式曝气机。
[0016]如上所述挺水植物包括香蒲、再力花、千屈菜、菖蒲、美人蕉、以及旱伞草;沉水植物包括马来眼子菜、苦草、穗状狐尾藻、以及轮叶黑藻。
[0017]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能同时解决湿地净化系统净化效果稳定性差、占地面积大和成套设施净化设备投资大、运维难的问题。
[0019]2、利用现有沟渠结构,可最大程度延长水力停留时间、强化净水效果,同时可增强系统对水质恶化和外源污染的适应性及稳定性;
[0020]3、可以对不同种类养殖塘的尾水污染物种类和浓度不同,作分区处理方便对生态沟渠的运维操控(如停留时间、曝气量等)作针对性调控,保证系统能稳定实现净水目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一级生态沟渠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3]图3为二级生态沟渠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4]图4为三级生态沟渠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5]图中:1

前半周期养殖塘;2

后半周期养殖塘;3

一级生态沟渠;4

前半周期平板阀;5

三级生态沟渠;6

二级生态沟渠;7

后半周期平板阀;8

第一半周期平板阀;9

第二半周期平板阀;10

截留净化带;11

石笼过滤墙;12

沉水植物;13

挺水植物;14

立体生态浮床;15

提水式曝气机;16

水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本专利技术将结合实例进行阐述,这并非指本专利技术限定于这些实例,这些实例仅仅用于表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可实施性。
[0027]实施例
[0028]如图1所示,一种绿色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多个养殖塘,多个养殖塘分为多个前半周期养殖塘1和多个后半周期养殖塘2,各个前半周期养殖塘1均通过对应的抽水泵和排水泵与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3连接,各个后半周期养殖塘2均通过对应的抽水泵和排水泵与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3连接,前半周期养殖塘1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3进水端通过对应的前半周期平板阀4与三级生态沟渠5连接,且出水端与二级生态沟渠6连接;后半周期养殖塘2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3进水端通过对应的后半周期平板阀7与三级生态沟渠5连接,且出水端与二级生态沟渠6连接;二级生态沟渠6的下游出水端通过第一半周期平板阀8与三级生态沟渠5一端连接,二级生态沟渠6的下游出水端还通过第二半周期平板阀9与三级生态沟
渠5另一端连接。一级生态沟渠3连接的抽水泵位于连接的排水泵的上游。
[0029]在本实施例中,前半周期养殖塘1包括第一养殖塘、第二养殖塘、第三养殖塘、以及第四养殖塘。后半周期养殖塘2包括第五养殖塘、第六养殖塘、第七养殖塘、以及第八养殖塘。如图2所示,上述八个养殖塘呈两行四列分布(现有分布方式),二级生态沟渠6位于两行养殖塘之间,三级生态沟渠5整体环绕上述八个养殖塘,一级生态沟渠3位于养殖塘的右侧。
[0030]在前半周期运行中,关闭各个前半周期平板阀4和各个后半周期平板阀7,开启第二半周期平板阀9,关闭第一半周期平板阀8。第一养殖塘、第二养殖塘、第三养殖塘、以及第四养殖塘的尾水通过排水泵依次排入对应的四个一级生态沟渠3,经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3初步净化后汇入二级生态沟渠6进一步净化。尾水流入三级生态沟渠5进行深度净化。尾水经深度净化满足回用要求后,开启各个前半周期平板阀4,第一养殖塘、第二养殖塘、第三养殖塘、以及第四养殖塘通过抽水泵从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3中抽水,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多个养殖塘,其特征在于,多个养殖塘分为多个前半周期养殖塘(1)和多个后半周期养殖塘(2),各个前半周期养殖塘(1)均通过对应的抽水泵和排水泵与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3)连接,各个后半周期养殖塘(2)均通过对应的抽水泵和排水泵与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3)连接,前半周期养殖塘(1)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3)进水端通过对应的前半周期平板阀(4)与三级生态沟渠(5)连接,且出水端与二级生态沟渠(6)连接;后半周期养殖塘(2)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3)进水端通过对应的后半周期平板阀(7)与三级生态沟渠(5)连接,且出水端与二级生态沟渠(6)连接;二级生态沟渠(6)的下游出水端通过第一半周期平板阀(8)与三级生态沟渠(5)一端连接,二级生态沟渠(6)的下游出水端还通过第二半周期平板阀(9)与三级生态沟渠(5)另一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生态沟渠(3)连接的抽水泵位于连接的排水泵的上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生态沟渠(5)为开口的环状,三级生态沟渠(5)的第一开口端通过第一半周期平板阀(8)与二级生态沟渠(6)的下游出水端连接,三级生态沟渠(5)的第二开口端通过第二半周期平板阀(9)与二级生态沟渠(6)的下游出水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生态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飞徐恒郑晨陈媛媛陈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