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排水式抗滑桩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加固
,特别涉及一种可排水式抗滑桩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工程实践中,常见的边坡抗滑处理方法主要有清除潜在滑坡体、设置抗滑支挡结构等。其中,矩形抗滑桩由于其在同等材料用量条件下抗弯刚度大,桩体抗滑强度能够充分保证,设置矩形抗滑桩在实际边坡加固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且加固效果也较为可靠。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施工设备的限制,目前矩形抗滑桩施工主要采用人工挖孔浇筑成桩,危险性较大(当桩长较大时难以成孔施工),容易产生塌孔破坏,且施工效率较低,每环施工需要使护壁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下环施工,工期较长,不利于潜在滑坡体的快速加固。此外,由于边坡地形条件的限制,大型机械难以在边坡地段开展施工,且大型机械施工过程中的震动及施工荷载等反而容易诱发坡体产生滑动失稳。
[0003]此外,地下水也是导致滑坡体出现失稳现象的重要因素。在长期降雨或者其他因素作用下,外部水体会逐渐渗透至坡体内,其不仅会增加滑体的重量,同时在地下水的长期浸泡下土体容易出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排水式抗滑桩,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环形护壁管片(1),环形护壁管片(1)从下至上堆叠设置形成护壁(2),护壁(2)内设有轴向排水管(3),环形护壁管片(1)上设有预留安装孔(4),横向排水管(5)一端与轴向排水管(3)连通,另一端穿过预留安装孔(4)后插入护坡内,横向排水管(5)远离轴向排水管(3)的一端分布排水孔,轴向排水管(3)和护壁(2)之间填充混凝土(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排水式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护壁管片(1)端部的内侧设有连接板(7),相邻的两层环形护壁管片(1)的相拼接端的连接板(7)通过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排水式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护壁管片(1)包括四组直角管片(101),直角管片(101)的端部相互搭接并通过管片连接螺栓(8)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排水式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管片(101)内侧设有管片支撑杆(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排水式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片支撑杆(9)两端设有铰支座(10),铰支座(10)与直角管片(101)内壁连接。6.一种可排水式抗滑桩的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禹,牛玉龙,向欣,李晶华,李文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