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吸能结构的单相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7617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53
一种含吸能结构的单相接触器,属于接触器技术领域。动导电排、静导电排、吸能结构、拉杆、驱动结构、绝缘结构及触头结构设在外壳体内;驱动结构与外壳体固定连接,驱动结构套在拉杆上端外侧,拉杆与驱动结构滑动连接,拉杆下端与绝缘结构连接,绝缘结构下端与动导电排连接,动导电排与触头结构上端连接,触头结构下端与静导电排连接,静导电排通过吸能结构与外壳体连接,动导电排及静导电排均与主回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驱动机构通过拉杆带动动触头运动至与静触头接触,并在接触后压缩吸能结构,完成消除合闸弹跳的运动,降低了接触器在开断过程发生电弧重燃的几率,避免了绝缘破坏的发生,确保了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行。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吸能结构的单相接触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吸能结构的单相接触器,属于接触器


技术介绍

[0002]接触器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新能源、电力系统、石油、化工、煤矿、冶金和电气化铁道等各个领域。主要用于主回路的接通或作为旁路开关对主回路的切换。
[0003]目前接触器的结构主要为驱动结构接到控制信号后,带动动触头完成合闸动作。若合闸过程中弹跳时间长,则接触器在开断过程发生电弧重燃的几率变高,甚至可能发生绝缘破坏,威胁整个电网安全运行。因此,急需一种可消除合闸弹跳的含吸能结构的单相接触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吸能结构的单相接触器。
[0005]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含吸能结构的单相接触器,包括动导电排、静导电排、吸能结构、外壳体、拉杆、驱动结构、绝缘结构以及触头结构;所述动导电排、静导电排、吸能结构、拉杆、驱动结构、绝缘结构以及触头结构均设置在外壳体内;所述驱动结构与外壳体固定连接,并驱动结构套装在拉杆上端的外侧,所述拉杆与驱动结构滑动连接,并拉杆的下端与绝缘结构连接,所述绝缘结构的下端与动导电排连接,所述动导电排与触头结构的上端连接,所述触头结构的下端与静导电排连接,所述静导电排通过吸能结构与外壳体连接,动导电排以及静导电排均与主回路连接。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7]本专利技术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驱动机构通过拉杆带动动触头运动至与静触头接触,并在接触后压缩吸能结构,完成消除合闸弹跳的运动,降低了接触器在开断过程发生电弧重燃的几率,避免了绝缘破坏的发生,确保了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吸能结构采用金属机加工折弯件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吸能结构采用阻尼弹簧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吸能结构采用金属机加工折弯件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4是电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5是气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6是图4分闸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7是图4合闸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8是触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9是阻尼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10是金属机加工折弯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11是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1:
[0021]一种含吸能结构的单相接触器,包括动导电排17、静导电排18、吸能结构19、外壳体20、拉杆35、驱动结构、绝缘结构以及触头结构;所述动导电排17、静导电排18、吸能结构19、拉杆35、驱动结构、绝缘结构以及触头结构均设置在外壳体20内;所述驱动结构与外壳体20固定连接,并驱动结构套装在拉杆35上端的外侧,所述拉杆35与驱动结构滑动连接,并拉杆35的下端与绝缘结构连接,所述绝缘结构的下端与动导电排17连接,所述动导电排17与触头结构的上端连接,所述触头结构的下端与静导电排18连接,所述静导电排18通过吸能结构19与外壳体20连接,动导电排17以及静导电排18均与主回路连接。
[0022]所述驱动结构为电磁结构。
[0023]所述电磁结构包括上磁缸盖1、静铁芯2、动铁芯3、磁缸4、合闸弹簧5、线圈6、导磁环8以及下磁缸盖9;所述拉杆35的外侧由上至下依次同轴套装有上磁缸盖1、静铁芯2、合闸弹簧5以及动铁芯3,所述静铁芯2的外侧套装有线圈6,所述动铁芯3外侧的上端环套装有导磁环8,导磁环8与动铁芯3之间存有一定的间隙,防止动铁芯3运动过程中产生摩擦;动铁芯3外侧的下端套装有下磁缸盖9,动铁芯3与拉杆35通过螺纹紧固连接;动铁芯3上表面为阶梯面,静铁芯2与动铁芯3在接触器分闸情况下贴合,呈现主副极面状态;动铁芯3在接触器合闸状态下与下磁缸盖9贴合,呈现主副极面情况;所述线圈6设置在导磁环8的上端,线圈6以及导磁环8的外侧套装有磁缸4,磁缸4侧面璧留出供线圈6引线输出的孔,线圈6的引线穿过所述孔后伸出至磁缸4的外侧;线圈6的上端与上磁缸盖1通过凸块限位连接,线圈6的上端面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固定在上磁缸盖1下端面的凹槽内,防止线圈6转动;所述上磁缸盖1的下端与静铁芯2的上端以及磁缸4的上端均通过螺钉紧固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下磁缸盖9的上端与磁缸4的下端通过螺钉紧固同轴固定连接;下磁缸盖9的两端与外壳体20连接;所述合闸弹簧5为矩形弹簧,合闸弹簧5设置在静铁芯2以及动铁芯3之间并两端分别抵靠在静铁芯2以及动铁芯3上,静铁芯2与动铁芯3的相对面对应设有放置槽,所述合闸弹簧5的上端设置在静铁芯2的放置槽内,合闸弹簧5的下端设置在动铁芯3的放置槽内,处于压缩状态。
[0024]所述导磁环8的外侧套装有与其同高的永磁7;所述线圈6设置在永磁7以及导磁环8的上端,线圈6以及永磁7的外侧套装有磁缸4,永磁7代替线圈6产生磁场。
[0025]所述永磁7包括多个围合成圆环体的扇形块,永磁7的充磁方向为径向充磁。
[0026]所述绝缘结构包括绝缘壳体10以及超程弹簧21;所述绝缘壳体10内设有超程弹簧21,并固定套装在拉杆35下端的外侧,所述超程弹簧21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拉杆35以及绝缘壳体10的内底面上,所述动导电排17套装在绝缘壳体10下端的外侧;拉杆35下端的外壁沿其周向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的上端设有开槽螺母24,拉杆35与绝缘壳体10通过开槽螺母24连接,超程弹簧21的两端分别抵靠在限位凸台以及绝缘壳体10上。
[0027]所述触头结构为提高耐压等级及防污染等级,触头结构选用真空灭弧室,包括导电杆11、动触头12、静端体13、气密绝缘外壳14、屏蔽罩15、静触头16、导向套22以及金属连接件23;所述动导电排17的下端与导电杆11的上端贴合设置,并绝缘壳体10的下端与导电杆11的上端插接,所述导电杆11的外侧套装有导向套22,导向套22限制导电杆11的左右晃动,所述导向套22与金属连接件23的一端连接,所述金属连接件23的另一端与气密绝缘外壳14的上端连接,所述气密绝缘外壳14环套装在导电杆11的外侧,并气密绝缘外壳14的下端与静端体13连接,使得灭弧室呈密封状态;气密绝缘外壳14为陶瓷材料,利用其促进熄弧及保持真空状态;导电杆11的下端设有动触头12,所述静端体13的上端设有静触头16,所述静触头16与动触头12配合设置,动触头12与静触头16的接触及分开动作完成接触器的合闸分断功能,且静触头16与动触头12的外侧罩装有屏蔽罩15,所述屏蔽罩15的上端与导电杆11的下端连接;静端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吸能结构的单相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导电排(17)、静导电排(18)、吸能结构(19)、外壳体(20)、拉杆(35)、驱动结构、绝缘结构以及触头结构;所述动导电排(17)、静导电排(18)、吸能结构(19)、拉杆(35)、驱动结构、绝缘结构以及触头结构均设置在外壳体(20)内;所述驱动结构与外壳体(20)固定连接,并驱动结构套装在拉杆(35)上端的外侧,所述拉杆(35)与驱动结构滑动连接,并拉杆(35)的下端与绝缘结构连接,所述绝缘结构的下端与动导电排(17)连接,所述动导电排(17)与触头结构的上端连接,所述触头结构的下端与静导电排(18)连接,所述静导电排(18)通过吸能结构(19)与外壳体(20)连接,动导电排(17)以及静导电排(18)均与主回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吸能结构的单相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为电磁结构或气动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吸能结构的单相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结构包括上磁缸盖(1)、静铁芯(2)、动铁芯(3)、磁缸(4)、合闸弹簧(5)、线圈(6)、导磁环(8)以及下磁缸盖(9);所述拉杆(35)的外侧由上至下依次同轴套装有上磁缸盖(1)、静铁芯(2)、合闸弹簧(5)以及动铁芯(3),所述静铁芯(2)的外侧套装有线圈(6),所述动铁芯(3)外侧的上端环套装有导磁环(8),动铁芯(3)外侧的下端套装有下磁缸盖(9),动铁芯(3)与拉杆(35)紧固连接;线圈(6)以及导磁环(8)的外侧套装有磁缸(4),线圈(6)的引线伸出至磁缸(4)的外侧;线圈(6)的上端与上磁缸盖(1)限位连接,所述上磁缸盖(1)的下端与静铁芯(2)的上端以及磁缸(4)的上端均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下磁缸盖(9)的上端与磁缸(4)的下端同轴固定连接;下磁缸盖(9)的两端与外壳体(20)连接;所述合闸弹簧(5)设置在静铁芯(2)以及动铁芯(3)之间并两端分别抵靠在静铁芯(2)以及动铁芯(3)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吸能结构的单相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环(8)的外侧套装有永磁(7);所述线圈(6)以及永磁(7)的外侧套装有磁缸(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含吸能结构的单相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7)包括多个围合成圆环体的扇形块,永磁(7)的充磁方向为径向充磁。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吸能结构的单相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结构包括气体发生器(25)、气缸(28)、活塞(29)、复位弹簧(30)、推动块(38)、分闸弹簧(41)以及气缸盖(42);所述气缸(28)的上端与气缸盖(42)固定连接,气缸(28)腔体的侧壁与气体发生器(25)连接,气缸(28)的下端与活塞(29)滑动限位连接,且活塞(29)活塞杆的外侧套装有复位弹簧(30),所述复位弹簧(30)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活塞(29)的活塞头以及气缸(28)上;活塞(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英王茹周学翟国富孙佳天硕孙会超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